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一则医疗反思 -- 弦音醉舸

共:💬29 🌺1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一则医疗反思

最近上海小学生中流行病毒性感冒,很多孩子都因高烧或低烧不能上学,有的班级甚至同一天有十几个孩子缺课。恰好上周我孩子也经历了这场流感(上周患者数量没有这周多,很多人元旦三天都是在医院急诊室度过),发烧到40度,我通过网络视频指导用药治疗(家里备有常用中草药),这次较以往的外感治疗棘手得多,在治疗中也有一些反思,值得分析和进一步观察。

孩子从18个月大到现在(二年级),只在08年猪流感流行中,静脉用过两支病毒唑,其余时间遇到外感发烧或其它杂症,都是中药解决,几乎都是一副药晚上吃完,第二天正常上学。说这个,不是炫耀中医有多神奇,也不是排斥西医药(作为医疗从业者,我个人的理论体系中,这两者本身是没有冲突的),只因为这个“常态”与这次治疗颇费周折有关。

上周一(12月26号)早晨醒来时(9:40分左右)打开电脑,看到妻的留言,说孩子上课上到一半发烧,早晨起来还活蹦乱跳云云,让我打个电话回去。于是我立即skype拨通电话,孩子奶奶已经带他去医院看过了,量体温40度,血检白分没有增高,考虑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我这边与国内8小时时差,上午10:00,国内已经18:00,距离中午孩子提早回家去医院已6个小时)。已经吃过乙酰氨基酚发过汗了,说大汗淋漓,湿透棉毛衫,已经换过一件;还配了中药,来不及给我看,已经煮好,还没吃。

这次治疗前后费了3天时间,在上周四晚上(北京时间)才将体温从40度降到37度,周五临晨36.5度。期间临时消息制方达6次,从桂枝汤加麻黄发表,到麻杏石甘汤清里热,到大柴胡汤通便秘,到西瓜和白虎汤救液,茯苓白朮芍药甘草汤加紫苏以理脾湿,后为方便,以藿香正气水代,到越婢汤收尾,其中在周三早晨体温降到37.5度时误用过藿香正气水,如果早一点用越婢汤周四早晨应该就会痊愈了(没考虑到余热难清)。

最初用桂枝加麻黄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发大汗后仍然是恶风寒、发热、头痛、无汗、微咳症状,考虑到已经大发汗,恐怕津液不足,就没用麻黄汤,而是相对温和的桂枝汤(18:30服药)。

果不其然,22:00点时(北京时间),体温39.8摄氏度,口微渴,恶风寒消失,头痛消失,内热之象已见,急处麻杏石甘汤.

周二早晨体温依然39.8度,无汗,口微渴,无大便,小便利。有阳明热象,但因“小便利”,阳明热象并未结实,不可贸然攻下,于是处以小柴胡冲剂两包,加大黄粉2g、芒硝5g,即用大柴胡汤之意。

周二下午约14:00时,体温39.0度,未明显下降,头汗出,身体无汗,不畏寒,渴,小便利,大便在服用小柴胡冲剂+大黄、芒硝两次后排出,大便干硬。大便既然顺利排出,体温仍然39度,且渴、且小便利,大有伤津之象,“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故让母亲下楼买了一个西瓜,家里没有知母,故用梨、石膏、米、甘草煮汤,以助津液。

周三早晨体温37.5度,自述肚脐上两指左右微痛,余无不适,活蹦乱跳,精力不衰。舌象照片传过来见白苔腻滞,遂处以茯苓、白朮、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加紫苏叶。

周四早晨体温在37.3度-37.5度间,无不适,这天学校有考试(科技课考试已经有串联电路联线这种题目了,当年我们初中才学到啊),为了方便,就让孩子带了两支藿香正气水去上课。

周四傍晚,体温仍在37.3度,自诉喝水或吞咽口水时嗓子有点痛,肚子里有肠子翻转不适。这就提示用藿香正气水存在失误,虽然理脾化湿,却未顾及余热未清,遂予越婢加朮汤(麻黄、生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白朮),22:00时量体温37度。

周五早晨,妻说晚上出了好多汗,但不发热了,量体温36.5,自述嗓子还有一点点疼,予枫斗冲剂冲水带到学校代茶(滋养阴液),后痊愈。

这个治疗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反思,这次发烧,应该是个典型的太阳伤寒,以往都是麻黄汤一副药收工,这次遭遇了对乙酰氨基酚大发汗,以致津液损耗,更关键的是,太阳病误大汗,损津液,会引邪热入阳明,《伤寒论》谓:“何缘而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室,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这从周二用柴胡+大黄、芒硝后排出干硬结燥的大便可以反证津液的损耗。

问题是,这次仅仅使用过一次对乙酰氨基酚发汗就导致津液的损耗,而要知道,临床上绝大部分的孩子发烧都用这个药来发汗退烧,而且反复频繁使用!为什么没有津液损耗的问题呢?

这个回答,我从身管自紧“http://www.cchere.com/thread/3598710#C3598710”中得到启发,国外的孩子不像国内,国内独生子女宝贵,孩子高烧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发汗加物理降温无效,第二天就肯定带去医院挂水了,一挂就是3-4天或者更长时间,损耗的津液完全可以补偿回来。而那个帖子里“持续给Tylenol,第四天症状加重”,不说华人小朋友药物使用剂量是否应该比西人普用剂量(即说明书标准剂量)少,且单这连续4天的发汗,且无输液补充,体内津液该如何自救?这个回答不是我这次诊疗过程单一的反思,其实在《伤寒论》开篇就写得清清楚楚:“太阳病,发汗太多,致痉。”这次上海流行的病毒性感冒,很多家长的旁述是:“就是胃不舒服 疼,呕.... ”这些是阳明病范畴的症状了。

第二个反思,中医药的诊疗,讲究的是“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即诊疗的连续性及审机论治,《伤寒例》谓:“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池,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且看现如今的医疗模式,除非家长自身擅长医疗,不然如何做到?!

追述论治如上,唯一的愿望,是各位家长,当遇到孩子发烧时,请谨慎使用发汗药!

通宝推:紧箍奏,左手拈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