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武际可先生提出的问题:为啥我们非常勤奋却没有创新? -- PBS

共:💬59 🌺2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今天刚好看到这个文章,搬过来对比一下

不太确定真假,仅供参考。

女兒的美國老師因把中國教育方式帶到中學校園慘遭開除

女兒的美國老師因把中國教育方式帶到中學校園慘遭開除

  這是一個讓人難過的故事,就發生在今天的美國中學校園;

  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故事,中國教育方式在美國寸步難行。

  女兒高一時的數學老師今天慘遭學校開除,而開除的理由是,學生狀告到校委會,這個老師為了懲罰不听話的學生,在一次小考中,出了沒有教過的課程的題目,弄得全班同學都不及格。

  在美國的職場里,如果一個員工被上司警告過多次,沒有改正,那再犯類此錯誤,就要被開除了。開除(fire,discharge)是一個很嚴重的詞,不僅拿不到失業保險,對以後找工作,履歷上還有一個污點(對牛人例外)。所以,很多美國有實力的大公司,通常不會用fire的方式,而實在要人走路,通常用“lay-off”,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炒魷魚,還發給遣散費,大家好來好散,和和氣氣,讓走路的人心里舒服一點。

  對今天這個被開除的老師,鳥兒幾年前就听說過他。他喜歡中國嚴格的教育方式;他欣賞學習努力,勤奮上進的中國孩子。

  前年,他也同樣被學生投訴過,因為班上很多學生期中考試不及格,學生聯合起來告狀,他給女兒寫了一封email,要女兒說說,為什麼別人不及格,女兒和另外兩個學生可以拿A?女兒問我們︰“要不要給老師回郵件?我怎麼跟他說?”

  我告訴女兒,你仔細想想,你覺得你為什麼能拿A?不要帶同情和偏袒任何一方來說話。後來,女兒跟我們說︰“我覺得這門幾何課很容易,我剛從中國過來,雖然英文還有點跟不上,但我已經學過了;二,我放學回家都會看書,寫作業,可我發現班上的同學都不听課的,他們上課在玩手機,講話,遞紙條玩,很多人不做家庭作業,來到學校抄襲別人的”。我說那你跟老師實話實說。

  別說美國不排資論輩,按美國學校體制來說,通常資格越老,被炒的可能性越小。這位老師已經超過60歲,參加過越戰,在戰場上右腿被弄殘疾,按說,他被炒的可能性最小。

  這位老師從越南回美後,返回大學讀書,因為喜歡中國文化,還去沈陽讀了兩年大學。他很欣賞中國的教育體制,對老師在學生中的權威贊不絕口︰嚴格要求學生才是真正的教書育人,真正愛學生。

  他回美國找到這份教學工作,一干幾十年,他總是用他在中國學到的教育方式,來嚴格要求他的學生,他時不時給學生出點難題,讓大家考試考不及格,他不是故意刁難學生,只是希望大家通過考試,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加用功學習。老師心眼很好,只要學生提意見,說題目太難,會影響最後成績,他通常會網開一面,讓大家做一些Project來拿分,所以,每個學生在最後考試單上,都會往上提一個級別,D變C,C變B,B變A,但如果學生沒有吃透老師這一套,一直跟老師擰巴,那最後不及格的人就抱個D回去吧。大概這就是這位美國老師喜歡的中國式的權威吧。

  “這位老師好慘,他早年離婚後,再也沒結婚,一個人獨居;他上課的教室,靠近停車場,他每次都要一瘸一拐拼命趕路,可同學都很皮,有時上課時間到,老師還沒趕上,他們就在教室里敲桌子,跑來跳去,上課又不听課,考試不好嫌老師講課不行”。听得出來,女兒還是有些同情這位老師的。

  當女兒知道被開除拿不到失業保險金,她又開始擔心了。我趁機告訴她,美國還是一個相對比較公平的國家,員工被開除後,還有機會上訴的,只是程序比較復雜,如果他告到勞動部,可學校在勞動部發來的調查表上說他壞話,那他要做好第二步申訴,美國勞動部是保護打工者“弱勢群體”的,所以,政府會免費給被開除的人提供申訴的律師,分四步走,可以一直打了州法院去。應該老師還有機會可以拿到失業保險金,按他的年齡,過一年半載可以退休了,也可以享受政府的醫療保險了,所以,生活應該沒有太多的憂慮。

  寫到這,鳥兒也有點難過,因為我個人感覺,美國的學校,有點寵壞孩子,這兒那兒都怕傷到他們,可出了校門,哪里會是這麼風平浪靜的世界?今年女兒學校 “中國新年”春節晚會時,一個節目的孩子穿得太過暴露,引起另外的學生不滿,跑到英文老師那里投訴,這位老師就在Face Book上參與學生們的討論,言詞稍微有點嚴厲,結果,同樣被學生告到校委辦,嚇得這位女老師第二天就跑到排練現場,給大家派紅包,這位老師就是從台灣來的,她的思想里,有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中學生在校園不要穿過于暴露的衣服。

  我知道有的州,還保留了打孩子屁股來調教學生的法律,不過,在加州,是不是太過開明呢?任何事情,過了頭,就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後果,不是嗎?

此外还有个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