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建国三十年争论之补充: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的相关 -- 葡萄
曾经在天涯日本话题上和一个当时还满出名的ID在浮世绘上有纠缠。对方观点是,浮世绘对西方艺术影响非常大。其中他的证据之一就是,作为印象派大师之一莫奈收藏了大量的浮世绘。对于这个观点,请教了一个有鉴赏力的法国人,法国人耸耸肩膀说,那就是的猎奇。不过,浮世绘对梵高的影响相当大,也因为这个日本人对梵高是情有独钟的。
在开篇前写个段子,这个算是古文小说一种手法,概要是从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这里想说的,不过是怎么看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说的不是是非,说的是我们会如何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自处,一家之言,姑且一论。
最近在啃一些东西,大体都是各个霸权国家转型期与崛起阶段的矛盾和冲突及其应对。这里不说旁话,只说美国。美国其实在建国初期建立的制度与体制与其说充满理想还不如说充满混乱。这种矛盾与混乱,虽然被美国现在捣鼓的开国神话所掩盖。但是,我们回顾美国崛起的关键时刻,不能不说南北战争塑造了今天美国的政治形态与意识形态。我这样说是和国内问题一起来思考的。这里涉及的当年美国国家一个基本问题是,美国到底是要走什么样的国家道路,这里说的国家道路与其说是意识形态的还不如说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既走独立的工业化资本化的充满竞争,依靠人的贪婪而不是人与人的基本信任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现代国家状态,还是走依附性农业为主的能保持田园诗般恬静生活与人与人传统美德的社会发展模式。而这一切终究还是在南北战争中有了结论与答案。而这个答案其实早在1850年危机中就已经给出了明确与不可逆的方向。
这一篇实际是从过去列强崛起中的了路线结合现在各国博弈中的微妙局势来说说我们不远的将来的诺干问题。所以话说到美国1850年危机,这里先按下。话题转到今天和朋友小聚中讨论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实际是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的延伸),话题和美国也有关系。不过当事国家主要不是美国是伊朗。是即将核武器化的伊朗。即将核武化的伊朗,触动了美国的底线,这里给我们一个稍作喘息的契机。这里不讨论这个契机的臧否,只说现在的伊朗核问题。问题核心就是一句话,美国对伊朗现在动手不动手。朋友的观点,伊朗在赌国运,意图在美国刚从危机中获得喘息,并且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开始撤军才不久美国国内反战情绪浓厚,更加上今年恰逢美国国内大选,伊朗试图在这个窗口期实现核武化并迫使世界各国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承认伊朗的有核国家地位或者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证。朋友的观点是,这个武力打击不可避免。我说,美国可能还要等一个契机。昨天,伊朗总统内贾德刚接受了伊朗国会的质询。这是伊朗总统首次在国会接受质询。我说的美国还没有下最后决心的契机在于,美国曾经和伊朗内部以阿訇为首的神权宗教保守势力密约更换现在的伊朗总统内贾德。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很奇怪,伊朗社会的宗教保守势力一直视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为意识形态的死敌,这样在意识形态中存在不可调和矛盾的敌我双方怎么会苟合在一起,这个不是无稽之谈么。如果不是信息渠道我相当程度的认可,恐怕我对此也会一笑了之置之不理的。实际,信息渠道的论证以及我后来的查询大致认可了这个信息。这个论证与查询,都是建立在现在伊朗总统内贾德推行的社会改革之路上。如果要概述内贾德的改革内容,实际结合朋友和我的理解相关描述就是:内贾德试图通过工业化道路建设一个能满足伊朗现代化工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形态与政治形态。这种形态包含了从农村解放生产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文化发展伊朗的自主工业,并且打破伊斯兰教传统中对人的精神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某种约束。内贾德在做学生的时代,与内贾德同时期崛起的阿拉伯与伊斯兰政治家,或多或少都接受了当时阿拉伯世界方兴未艾的伊斯兰社会主义主张。而这些更贴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主张,实际与伊斯兰教宗教改革中出现的一切回到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运动改革方向相背离。更在伊朗,形成了在上千年时间里形成的阿拉伯阿訇长老(既可以用阿拉伯语诵读与解释《可兰经》的学者【伊斯兰法的发源就是可兰经,而伊斯兰法明确规定只有阿拉伯语的才可作为伊斯兰法的解释性语言】)社会巨大的冲击。直接点说,内贾德的改革直接在瓦解伊朗传统宗教神权社会的根基:阿訇与长老们对于农村基层社会的控制。话到这里,到底是美国直接出手对付内贾德还是与伊朗内部反对势力苟合达成什么目的对本话题而言已经不重要,这些结果我们估计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到的结果。从这个话题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还有感慨就是,无论是新教与天主教的三十年战争,无论是各国共产党路线斗争下的各种名目繁多的事件,乃至宁可和美国这样的敌对势力合作也要把自己国内意识形态对立面消除在无形的什么合作。看来,比异教徒更邪恶百倍必先处之而后快的是异端,古今中外概莫能免,到当下还是没有例外的。从这个角度看看国内啥与啥的争执争端甚至斗争,也是不错的参考。
然后我们回到美国1850年危机,在说这个前,我们不妨说说,现在被美国人吹的神乎其神,而国内外不少人以为普世而顶礼膜拜的美国开国元老群体在当年的政见分歧吧。这里我有些能作为结合当代中国政治,一种基于全民党理想主义设计,我不由的联想到美国那个开国初期,在国内元老融融洽洽的大合唱中组建的那个民主共和党起来了。
要说起这个民主共和党,就不能不说说北美独立那段被包装的过于华丽的混乱历史。说北美独立是在一片混乱中产物,这个并不夸张。这个混乱不仅来自英国政府与国王与王太子之间的争斗。也来自北美殖民地本身。话说,当时的英国国王为乔治三世。这个乔治三世,是英国宪政确立后不多见的强势国王。在他刚执政初期,就组件所谓国王之友内阁排斥英国议会势力。如果不是这个内阁过于无能,以至于在七年战争初期一败再败,国王不得已请出了自己及其厌恶的老威廉皮特做首相。要说这个老威廉皮特才华是没的说的。他不仅重组内阁,确立战争方针,放手在北美与印度全力打击法国,还进行了重建英国文官制度尤其是重建英国财政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为日后法国大革命时代,英国击败拿破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提七年战争,不进是这场战争对于英国来说确立的北美殖民地的基本格局,而且这场战争的丰厚收益,最终确立了后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日不落霸权神话。当然,这里说的是美国的事情,英国的只能概略。当七年战争结束,尽管战争收益丰厚,但是那些丰厚的回报不能即可反应在英国的收支平衡上,所以为了偿还战争贷款,英国政府决定向各个殖民地征收并强行摊派。其中导致北美独立的《印花税》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这里,回到英国国王,英王乔治三世虽然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但是,乔治三世身体一直不好,以至于几度不能亲政。所以,在乔治三世不能亲政期间,他的儿子威尔士亲王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四世代为摄政。而这个摄政王,恰巧也不是个善茬。
说起这个乔治四世,是英国王室中少有的艺术才华横溢的国王。对文学,艺术、建筑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作为充满艺术家气质的一个国王,他的性格有着艺术家惯常的不稳定一面。要说,英国汉诺威王朝的父子斗是一种奇怪的传统。这个乔治四世,在做摄政王的时候,债台高筑,绯闻不断,还秉承家族传统,拉起一群朝臣和父王对着干。这里这个对着干不进导致了英国内外政策的混乱,也直接在英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殖民地政策的反复,这种反复最终导致英国政府错失了解决北美殖民地纠纷的一个个良机。
我们这时候可以看看北美殖民地当时的情景了。其实,北美独立前,北美十三殖民地各州多半对英国政府保有一定的亲近感。南部几个蓄奴州,最初不是因为税收问题,而是因为英国政府宣布奴隶买卖非法开始与英国政府离心的。北美独立初期中坚力量的佛吉尼亚州当时就是一种温和的立场,主张与英国政府谈判解决问题。谈判的结果,也一度几近达成一致。但是,坚持无选举权者不纳税这个源自大宪章时代传统的北美殖民地,最后还是与忙于和政府乃至国王内斗的英国摄政王翻了脸。这里,顺便插一句,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政策。我们大多数人知道,英国虽然没有一部成文宪法,但是有一个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大宪章。大宪章确立了,无选举权者不纳税的基本原则,指导者英国遍布世界各个的殖民地事务。在七年战争之后,英国获取了非常丰厚的殖民地收益。在这些利益攫取的背后,也带来了各个殖民地在飞速扩展的过程中,殖民地居民要求开设议会实现殖民地事务自治的要求。实际,在北美独立前,英国议会已经开始讨论并认可了英国各殖民地开设议会的请求。但是,英国当时出现的摄政王与议会以及国王的内斗终于是把事情耽搁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当波士顿茶叶倾倒事件诱发了英国军队干涉北美十三殖民地事务的当口。除了少数激进派,还有南部的蓄奴州,大多数北美殖民地地区对独立还是处于一个观望态度。这种观望态度不进来自对英军战斗力的敬畏与对北美各州所依仗的民兵缺乏信心。(富兰克林在独立宣言签署前不就,去民兵营地视察,发现有半数民兵在当时不能作战)更重要的是,与英国的贸易维系着北美各州经济的命脉,担心与母国发生战争会导致殖民地经济危机。这样,在北美殖民地各州代表齐聚商讨是否需要宣布独立的时候。各方的矛盾是激烈的,争执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期间,蓄奴州代表几度迫使托马斯杰斐逊修改在独立宣言中关于奴隶制的表述,并坚持,如果不删除任何对奴隶制否定的内容,蓄奴州将不支持独立。而,即使在宣言签署前一天,纽约州代表还坚持温和立场。如果不是当时抵达纽约的英国军队强行征用的纽约州代表的房产彻底激怒了纽约州代表,独立宣言是否最终会以十三州一致的形式表现出来肯定是不确定的。不管,我们怎么看当时各方的混乱,北美洲独立了。非常有意思的是,当1783年美国刚宣告独立。在1783年12月,在英王乔治三世全力支持下,老威廉皮特的儿子年仅24岁的小威廉皮特担任了英国新首相。他上台的不久后,不进实现了与美国的和解,并且积极推进各个殖民地议会的成立,化解了在北美独立后带来的殖民地分离危机。随后,在殖民地事务重组后,度过危机的英国开始了日不落的征程。而美国当时这个年轻的国度,关于美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国家的争吵才刚开始。
其实如果没有今年上半年那些事情,这篇文字一路写下来,无非是想说。埋藏在美国建国之初的治国基本理念的分歧,虽然被美国开国元勋在维护美国国体的大前提之下求同存异了。但是,这些基本理念的矛盾和分歧,随着双方随着美国一起成长而壮大。在一次次碰撞与妥协,在一次次服从美国扩张大局之下的相互让步。最终,还是以南北战争的方式来解决。我写这些,实际也是想说,埋藏在建国三十年有关分歧中的各方,尽管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求了同存了异。但是,最终也都是要有个定论的。这种定论用什么方式来总结,恐怕像很多人理所当然那样的,只要有钱赚,就可以啥都不在乎是不能左右的。而近三十年矛盾走到今天,在上半年用特定的形式发作,也不过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索性,我们现在还能在古今中外的各种经验与教训中汲取影响。到现在,到这个2012年的五月,总算有人暂时胜出了。如果这种胜出,能以和平的方式存续下去。我想,那都是所有人的福分。
有时候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改变,我们此时此刻要的不过是为改变而多争取一些时间。不断走下去,不断在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中前进的时间。
(全文完)
这里补充一个最后会和这篇后话合起来说的文字
人性
人性(续)
人性(续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建国三十年争论之补充: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的相关 297 葡萄 字0 2012-03-06 22:41:46
🙂篇后话
🙂恩 13 葡萄 字0 2012-05-10 23:56:45
🙂恩,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 1 火莲居士 字128 2012-05-21 13:56:57
🙂求是这篇文字是不是例子 2 范进中举 字479 2012-05-17 21:54:59
🙂难,首先输家就有动机不遵守规则 1 真理 字102 2012-05-11 1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