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一些小讨论 -- 本嘉明

共:💬1093 🌺9191 🌵3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普及教育工业体系水利建设农业科技的大部分工作是文革中完成

这就是亮点,起码这些工作比文革前做得多。关于教育问题引用天天向上A的研究。我记得水利建设方面,铁路建设方面,三线建设方面,也都是文革时期做得工作最大。

60年至62年,中国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有所停滞甚至后退,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校“被砍”。据1962年的不完全统计,农业中学从22600所、230万名学生,一举砍到只剩下3715所、26.6万名学生;小学也被大批砍掉,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58年的80.3%,猛降到56.1%。由于学校被砍,加之交通不便,不少中小学生辍学。

196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明文规定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的数量、规模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保持适当比例,高中应全部包括在这类学校内,与高一级学校形成“小宝塔”,并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按照这个通知精神,各地中小学甚至大学大搞“小宝塔”、“教育双轨制”。根据腾讯网报道,这些重点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是“干部子弟学校”,延续了邓小平教育精神的“一贯制”链接出处。这些学校收费比较贵,也不招工农子弟,工农子弟就只能上普通学校,也因此失去了上中学、大学的可能。

1960年至1966年,教育部奉行“小宝塔”理论(虽然这个理论的出台是1962年,但在1960年就已经开始出现迹象了),各地大中小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对无法负担学费的工农实行“双轨教学”,重点中小学中真正的工农子弟比例非常小,这也直接反映到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