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红楼梦》背后的世界 -- 普罗丁

共:💬230 🌺126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乱相初呈(下)

这一次,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重头角色围着问宝玉究竟想吃什么,宝玉想了半天,只好提出一种要求:

· 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

王熙凤一听顿感头大,直说“磨牙”,这里的磨牙,看来不是莲蓬或者汤磨牙,而是她需要多废唇舌了。何以如此?

1)首先,她需要仔细想想这套莲蓬汤的加工器具是由谁保管的。为什么做汤还需要一种专门的“模子”?因为这种汤的特点,是把面块加工成各色的精巧形状,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莲蓬,有的像菱角。后边两种,显然让贾宝玉特别印象深刻,所以他用荷叶和莲蓬来给这种汤命名。这样的形状,总共有30-40种,刻在几个像尺子一样的银模子上边。加工的时候,只要把和好的面按上去,稍加梳理,就能够生产出各形各色的面块来。由于毕竟总共只有大约35种 X 4 = 140个凹槽,那么如果想要快速而大规模的生产这种物品,并且要利于保存,可能性是不大的。

2)根据初步调查,王熙凤发现厨房经理手中没有保管这种物品(该经理记性还不错,记得曾经亲手或叫人把这套模子交给王熙凤),茶房经理手中也没有。凤姐的记忆连续发生误差,最后还是有人在迅速的排查中发现此物在金银器皿专责经理的手中,并迅速取来交给了王熙凤,替她解了围。这次执行力严重不足的事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我们还记得,当初王熙凤主管宁国府的丧事接待事宜的时候,曾经对宁府下人的工作分工进行了井井有条的安排。由于茶水也就是饮料供应在接待事务中的特殊重要性,光是与“茶”字有关的工作,她就安排了四种,分别是“人客来往倒茶”“本家亲戚茶饭”“挂幔守灵供饭供茶”“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总共动用了人手120人!这4大群八大班行政人员的工作之间有没有重合之处,扯皮之处呢?无论如何,在凤姐当时的威严下,也在宁府上下的哀悼和配合心态下,一切还算比较有条理地进行了。毕竟丧礼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在贾府的日常管理中,王熙凤也很可能采用了类似的管理和分工办法。但由于贾府平时没有像丧礼那样的劳动力密集业务,所以分工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主要是从“以项目为主的分工”变成了“以地域为主的分工”,也就是贾府和大观园的每一块相对独立的空间,都有相对明确的负责人。而某些规模较大、重要性较高的区域,也有了相对高级的负责人。总之,贾府形成了一种具有金字塔特征或树状特征的管理结构,以王熙凤为核心发散下去。但是,毕竟不能把地域作为唯一的分工标准,因为重要性同样是管理的基本原则。所以在茶房经理、厨房经理这些核心成员之外,还增加了专门负责金银器皿的经理。这里的逻辑,和贾蓉当时专门负责器皿的采购,以及彩云负责的高级药品或化妆品管理,是一样的。后边这一类管理人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所以往往由最具有相互信任感的人员承担。

正由于后一类人物的重要,他们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于是一些相对分界不明的管理事项,也交到了他们的手中。比如这里的银制面汤模具,究竟应该由谁管理呢?似乎应当由厨房经理管理,但是厨房经理可能担心此物过于珍稀,不敢轻易担责,于是冒着风险把它还到了王熙凤的手上。而距离王熙凤活动区域最近的器皿经理,便被动或主动地承担了此项责任。但是由于这次分工是在王熙凤的管理纲目之外的,她记忆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可能缺乏书写和画图的能力(她曾经要求贾宝玉帮她写项目记录),所以关于这个模具的去向,她是彻底忘了个干净。只能在紧急事态发生的具体场合(偏偏当时器皿经理还没有资格出场),依靠增加几倍的人力和精力前去调查。

当然,跟由此产生的日常工作的乱套、纠纷和类似事件产生的类似纠纷相比,邀请大家吃一顿莲蓬汤就不算多大的事了。但就为了这件事,贾母仍然要挖苦王熙凤过于精算,迫使她自己掏钱来请大家,而凤姐对于此类现象的反感,也只能通过一种调笑和自嘲的口吻讲出,也未必能得到多少人的理解(相比而言,宝钗和袭人是反应比较快的,但她们也只是善于察言观色,对管理的内幕不可能知道太多)。

这个时候,林黛玉在忙什么呢?

==============================

一点说明:

写到此,我已经百分之百地相信曹雪芹是一个耶稣信仰者(耶稣信仰者与基督徒不同,后者的特征是狂热,而前者的特征是悲凉中的希望)。

至于他将会如何处理书中的一些关键人物,比如林黛玉,我跟各位一样渴望知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