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八一献礼:《善隐者,上隐于九天——热点战机 -- 中华暖风
记得好像是在那本书上看到的,不过他写那书的时候这项技术还在发展中,没多少资料可抄。ACS是目前主动隐身方面的一种主要手段,你综合的这些内容大体上说得没错,我这里再补充修正一些。
严格说起来电子对消ACS也是电子对抗技术的一种,有人也把它作为电子干扰中交叉眼技术(原路反相发射)和相干干扰技术的一种演进,ACS技术大概上世纪90年代才比较成熟,主要受限于告警定位技术的精确性、RCS信息库和对抗系统数字处理能力等因素,ACS技术也是有缺陷的。
机载雷达告警系统实现威胁辐射源检测和定位存在几个关键难点,一是威胁信号的筛选和建立跟踪,筛选就不多说要考虑杂波、信噪比等,建立跟踪则存在需要连续多个脉冲信号(这里谈脉冲雷达的情况)已建立跟踪文件的情况,当威胁信号确定时,一般是已经过了5、6个脉冲以后的事情了,而且系统还需要多个重频(确定采用同样的重复频率回波)才能确认和建立,这就涉及到与原始信号存在波前时延的问题。此外在确定辐射源方位方面,通常告警装置采用的方式都是基于三角定位、长基线加测距定位或交叉曲线定位等方法,数字化以后采用多普勒定位方式的也有,这些定位需要对检测出的信号进行综合处理比较后才能得出,极化判定也要做,不过可以并行做。而完善的ACS系统还要更进一步作处理,即根据有威胁辐射强度和本机在该方位的特征RCS大小,计算消隐所需的辐射强度,再通过功率增益控制选择相干的相位波前把对消信号辐射出去,这也需要对本机有一个比较完善的RCS方位信息库(至少针对主威胁方向)。正常情况下整个过程的时延会比原始信号落后一两个重频,这也给了对方脉冲多普勒雷达一个消除干扰的机会。
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特别是相控阵雷达)从信号处理的机制上来说,较新的型号针对ACS能力有一种针对性办法,就是在频率捷变基础上,接收信号相参时选择对信号包络边沿的跳变(类似二次FFT)进行检测,有延迟的回波这种情况下与原信号相参对比会存在对应包络延迟差(由于频率捷变,干扰方新建立对消最少每重频波前落后半个相位差)造成的边沿跳变脉冲,从而不受ACS技术影响。此外利用宽带雷达优势,采用并发多波束(不同频或时宽带宽)技术,也能造成干扰方处理的复杂性和遗漏,在接收端信号综合时也很容易通过相参比较选出有效信号。但这几项技术基本只能在数字化的较新的雷达上利用计算能力分析才能实现,其中对机载雷达来说多波束能力基本只有数字化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才能充分发挥,传统基于模拟电路的雷达实现这种处理要增加很多额外的电路设计,过于复杂代价大,尤其机载雷达基本不可能实现。
贴图我还没搞明白怎么授权,怎么别人贴都没事?本来有些图可以解释,更直观一些,不过大致的意思估计能看明白的。就是阵风的ACS对付尚未更新的大多数现役雷达装备是有效的,对付考虑了对消(或相干干扰)技术的新型数字化雷达就不一定奏效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期待 TopGun 字0 2012-08-02 22:10:15
🙂“主动隐身”技术 17 中亠 字6342 2012-08-08 04:47:52
🙂图片只看到两张 camper 字24 2012-08-16 22:21:48
🙂电子对消的图是取自英国D.理查森的《现代隐形飞机》扫图吧
🙂别人贴图大概没有使用那个图床 中亠 字44 2012-08-16 22:21:53
🙂【讨论】你说的可能是阵风的电子对抗系统 22 中华暖风 字485 2012-08-01 22:25:37
🙂感谢回复。EA-18G的确非常值得重视。 19 TopGun 字1286 2012-08-01 23:05:04
🙂确实必须重视 32 中华暖风 字1884 2012-08-02 0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