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漫 扯“鬼 节”习 俗 -- 老光

共:💬12 🌺10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漫 扯“鬼 节”习 俗

常德《红网》版主“苍狼”前几日相邀,说是拍摄了几张‘七月半’打发先人的照片,要我写一篇文字,与其一唱一和,就这“鬼节”说哈事儿,于《红网》上喧嚣哈这“鬼节”气氛,扯一扯闲谈话题。

为人要讲诚信,原想版主的图片登载后,我便看图说话,就事扯事儿。恰好昨儿白天停电,无法上得网来,呆坐家中直憋得弯弯打转,急得如同个麻狗子刹。等到大放光明时刻,赶忙登录上网,仔细搜寻版主的照片,却只看到狼版写了篇短文,题目叫做:“发粑粑与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且只有照片两张,又在文末数说了我一番,说是俺要躲避他云云。这才真正是天大的一筒冤枉!好呗!既然是答应了的事情,不管如何样子,终归还得要一杆子插到底为上!

古代以一、七、十这三个月的十五,分称作上元,中元与下元三节。

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乃是下元节,为水官解厄之日。缘于此,故有中元节日普渡孤魂野鬼一说。

中元节,在我们南方,亦称作“鬼节”。另有一说是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四。这七月十四有个说道,传说是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刻,元挞子兴兵犯境。再忙乎也不能忘记了祖宗啊,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了祖先,‘鬼节’就这样提了前。直到如今,我们这地方祭拜祖人,打发亡灵,依旧恪守着这种习俗,多在七月的十三,十四这两天提前办理。不过,这提前的说法则大不相同了。小的时候,听老一辈念叨的是:回阳世探望亲人的亡灵,按照阴曹地府的规矩,得从各地先赶往扬州汇齐集看戏带着开会,散罢了会,大家一体尽往阴曹去了。大约是之后再无元兵来犯境吧,你依旧还将打发往前再提,于人总得有个说法哦!

从前在节日这一天,人们得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封建时代,官府还下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军士与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这七月半“中元节”,世俗的说道颇多。俗称为“七月半”,又叫“施孤节”,又称“亡人节”,湖湘一带祭祀祖先,供品中西瓜那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又称作‘瓜节’。这一天,也叫“盂兰盆节”。中元节归属本土的道教,这“盂兰盆节”嘛,归属于佛教的节日,属舶来之品。自佛教传入中土落户起始,这盂兰节也就打上了中华民族的深深烙印。尽管叫法各异,但内容却相同。说的都是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回到阳世看望久违的亲朋好友。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这古老习俗。

迎接祖先归家,得置办下酒席,隆重接待,此后,要如同在世时日,一日三餐祭奠他们。送祖,又叫‘打发祖人归灵’。焚烧纸钱冥财,以便“祖先享用”。焚烧纸钱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大量钱纸,祭祀时进行焚烧,俗称为“烧包”。年内过世者谓之‘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称之为‘烧老包’。

  “中元节”一般是七天时间,有新亡人与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世俗说是新老亡人均要于这段时间回家看看,还说是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一般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新亡人多于‘七夕’夜祭奠打发。烧纸钱的时间,多选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谓之:阳气渐减,阴气渐升。焚烧纸钱,先用石灰在地上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焚烧。焚烧时嘴里还要不停地念叨着:“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远处焚烧一堆,这是专门烧给孤魂野鬼们的,为的是打发了孤魂野鬼,不致抢劫亲人的纸钱。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每年的七月中须举行“盂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倒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需要诵经超度,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与中国的鬼节祭奠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且佛经中的《盂兰盆经》有以修行孝顺激励佛家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传统,更加佛教传入中土后,与本地习俗相结合,益加得到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唤目犍连(俗称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在人世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坠入饿鬼道中。目连通过神通看到之后十分伤心,就运用自身法力,送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送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每每贪念一起,目连通过法力送予的食物一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的痛苦。便请教佛祖如何是好。佛为他念诵《盂兰盆经》,并于每年的七月十五,集合众僧力量,作盂兰法会,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用此般功德,济度其母。目莲依照佛祖旨意行事,使其母终得解脱。后来的‘盂兰法会’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国人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袭为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添了拜忏,放焰口等佛事活动。

  举行盂兰法会这日,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的桃子、瓜果,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待时过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一杆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等字样。仪式多在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瓜果,大米撒向东南西北各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作“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于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说法,水灯是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一天的下午到夜晚,店铺纷纷关门,要把街道让给鬼过路。街道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上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位道士唱着“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要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世人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中元节祭祀祖先具有极深刻的意义,首先是弘扬追先悼远,不忘祖先的孝道,再就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都是从慈悲角度出发,带有极浓厚的人情味儿。

其实,每人都面临一个扪心自问的问题儿:我从哪里来???若要追根寻源,就不该忘记这民族的节日——鬼节!

资料补充:

佛典《盂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神通眼观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用自己的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僧众的力量,救出你的母亲。”目连依尊师的指点,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陀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适)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我国广为流传。

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

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奠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场,放焰口,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中元节的真正来由可能在中国阴历历法。道家道术对阴阳五行的理解最为深刻,运用也极为广泛。道术把古代阴历的一、七、十月的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认为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为什么有这样的见解呢?其一、按阴历一年十二月划分,七月正在一年之中,称作“中”恰如其分;其二、按日月会辰,七月为“申”月,属于阳气盛极,阴气暗生之月,阴气即杀气、鬼气;其三、按二十八宿运行规律,七月里强调死亡、灾难、拯救、慈悲之义……所以个人认为,正是这些死亡、灾难、拯救、慈悲之义演变出中元节、孟兰盆会、水陆大会、祭鬼拜祖等一个个节目。

关键词(Tags): #七月半(铁手)#鬼节(铁手)#祭祀祖先(铁手)通宝推:混天球,菜菜丛,五藤高庆,李根,履虎,stamil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