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笨狼对长平决战末期的战役进程猜想 -- 迷途笨狼
大家都知道,事物发展是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战场上瞬息万变,想一切条件都尽善尽美,战机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强悍如日不落海军,也不过是强调“有算计的冒险”罢了。
撇开赵括身死军灭,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合力出结果,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以下认识大概是比较符合当时历史实际的:
1、长平之战是典型的综合国力的对抗,是总体战、消耗战,是秦国商鞅变法以来,积六世之奋烈,严格执行耕战国策和远交近攻战略的结果。
2、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秦国的军功爵位制、郡县制较之六国的贵族分封制更能适应长期大规模兼并战争的需要。
3、六国的国力之和简单相加还是大于秦国的,如果有效统合还是足以压制秦国,但各有盘算,无法形成合力,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外交战略和赵国、齐国、楚国、魏国联合谁、打击谁的外交战略失败加速了长平之战的悲惨结局。
4、就战局而言,长平之战给我们的印象是赵括完全被白起牵着鼻子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司马懿评诸葛亮),“天下英雄皆入吾綔”(李世民)。
这反映了赵括没有达到以下要求: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
(2)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3)以正合,以奇胜
5、就临战指挥而言,赵军主力的唯一生路应该是进攻秦军大营不克,及时侦知秦军奇兵动向,趁秦军合围还未成形之时,会同留守部队全力相向攻击,突破包围圈,逃出升天。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赵括要么无法及时侦知秦军奇兵动向,要么无法当机立断,要么无法定下战役决心,要么突围方向、兵力部署、命令传达等有问题,总之,丧失了机会,最终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6、至于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乃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 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这虽与长平之战无直接联系,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同构结构”传统说明了长平之战的结局与赵军主帅赵括本人(这一巨大分量)的内在缺陷有着必然的某种联系。
本人非专业人士,仅以军迷票友的身份,粗陋地谈一点浅见,部分内容参考了天涯论坛大牛“鄙视抢沙发的”的大作《地缘看世界》外链出处
最后,还是以中华兵学鼻祖《孙子方法》的开篇语作结,来纪念纸上谈兵的败军之将赵括和书写了长平之战这一得意之笔的军神白起。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想替赵括翻案也不是这么翻法的 silencsrv 字28 2012-10-11 06:12:20
🙂好机会稍纵即逝,患得患失就好了? 1 迷途笨狼 字0 2012-10-11 09:08:27
🙂呵呵,成王败寇嘛 2 江南水 字386 2012-10-14 04:35:27
🙂还真是死无对证,只能以成败论英雄了
🙂王翦是怎么做的,赵括他妈替他做了 迷途笨狼 字960 2012-10-14 23:43:42
🙂这句话是老兄自树标靶啊 1 江南水 字243 2012-10-15 12:10:17
🙂这句话不过是说出事实而已 迷途笨狼 字63 2012-10-15 23:22:18
🙂太史公祖上是赵括死对头,未能秉持公心 迷途笨狼 字0 2012-10-14 04: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