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老山作战中,我军装备质量问题 -- AK545

共:💬57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里面常识问题也不少

刺刀问题, 我军一向讲究刺刀见红, 拼刺也不是解放军一家专利, 美军也没少重视了, M9之前, M-16配的刺刀, 也只能拼刺用. 81式把折叠式刺刀取消改为可拆卸式那很好, 不过上战场前"让军械员把刺锥全拆了"这个就不像打过仗的人说出来的话了.

56式使用的是弯枪托没错, 不过AKM, AK-74外加81, 也全不是直枪托. 除了M-16, 抵肩位置在枪机后坐的延长线上的有托步枪, 还真没几支. 无托枪倒是没问题, 比如95.

发热的问题, 加厚枪管管壁? 那枪要有多重知道吗? 突击步枪也只是步枪, 就没打算当轻机枪用的.

保险套套枪口大家都知道, 不过那是携行状态, 战斗状态呢? 作战条件恶劣,泥沙进入枪口这个没错, 不过那种既能有效防护又不影响作战使用的防护帽, 在激光枪发明之前, 估计是做不出来的.

长点射是新兵上战场的必经之路了吧, 想解决就两条路, 3发点射机构, 或者近乎实战的模拟训练. 3发点射机构, 会增加枪械的复杂性和故障率, 加强训练, 那训练毕竟不是生死战场, 这个不是可以传递的经验, 好像必须亲身经历才行.

霰弹枪之类, 只能是辅助装备, 没有倒是也没什么. 多联弹匣, 这个东西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 M-16研制快速更换弹匣器我是80年代末看到的, 似乎也没有作为制式装备, G-36的弹匣扣, 现在抱怨的也不少.

某总师答记者问说的话很说明问题。当记者问及方案论证时有无到部队做调研时,回答是根本就没这个安排---我怀疑其真实性. 大规模生产前经过部队训练,演习的测试, 这个是必然有的阶段, 可不是他口中说出来那样没几个.

至于他结论中的所谓小儿科的毛病, HK有, FN有, Colt勃朗宁无一例外都有过. 相反的, 那篇文章倒是真正小儿科了, 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