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宜家效应 -- 淮夷
共:💬65 🌺974 🌵1
有重叠但是不完全一样。编出的程序觉得满足是一回事,程序得到使用或者立即被弃是另一回事。
如果您设计的是“递增报酬”,那反而无法测量“意义”的差异对劳动积极性的影响。因为就算再没意义的一件事,比如搬起一块石头给100,放下石头给200,再搬起给300,再放下给400,这种递增回报的劳动恐怕一定能让大多数人一直干到吐血为止,而无从观测“意义”对劳动的激励。我理解“递减报酬”的设计是有实验设计上的道理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大脑的思维是关联思维 7 老黑熊 字918 2012-10-25 20:36:45
🙂从关联记忆怎么就一下跳到进化上去的 乔治·奥威尔 字12 2016-04-10 14:35:44
🙂这个我倒是有个不同的解释 5 懒厨 字917 2012-10-23 22:21:06
🙂意义和成就感
🙂你这个解释,就是在具体回答什么是意义. 1 彩香 字17 2012-10-24 04:08:18
🙂关于宜家的话题好象缺乏生活实践 1 自以为是 字110 2012-10-23 19:23:35
🙂这个,要能证明:劳动作为人的基本需求,是由基因层面决定的 2 彩香 字0 2012-10-23 08:55:34
🙂这还真是一个思路。 2 灶王爷 字415 2012-10-24 22: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