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0-1 -- 桥上

共:💬58 🌺2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系年》第一章与《春秋经》和《左传》相关段落的对比

桥案:

《系年》前四章是关于周(01章)、郑(02章)、秦(03章)、卫(04章)四家“氏”族(国)的历史的,因此会说到春秋前的事情。我觉得,在《左传》所在的孔老先生的教育体系中,有关历史的教材是《尚书》和《诗经》,《左传》是讲解《春秋经》的教材,而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春秋经》所记录的事情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时政,所以,《系年》前四章中那些在《春秋经》之前发生的事件只在《左传》中分散、间接地提到。

《系年》:

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畝,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至于厲王,厲王大瘧于周,卿李(士)、諸正、萬民弗忍于厥心,乃歸厲王于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厲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歸于宋(宗)。宣王是始棄帝籍田,立卅又九年,戎乃大敗周師于千畝。

初步译文:

当初周武王有鉴于殷商的王对上帝不恭敬,祭祀也不规范,于是专门划出一块“籍田”,叫“千亩(畝)”,用那里出产的谷物祭祀上帝和诸位天神,以这样的行动为号召,以平定原来殷商的各个城邑,进而把周的善政推行于天下。到了周厉(厲)王,却对臣民拼命压榨,执政大臣,各部的长官,以及下面的族长们忍受不了了,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去,由“共伯和”执政。厉王在位的第十四年,生了宣王,后来宣王即位,共伯“和”就把政权交给了宣王。从宣王开始,放弃(棄)了专为上帝贡献祭品的“籍田”,结果在宣王三十九年,周的军队就在“千亩”那里吃了戎人的大亏。

《左传》:

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昭二十六年传》(p 1475)(10260903))(125)

桥案:

此段《左传》出自王子“朝”争夺王位失败流亡楚国后给各国诸侯发的公开信,其中简单提到了厉王、宣王之事,但没有提到宣王“棄帝籍田”。

下面是与厉王、宣王事有关的《周语》,我觉得《系年》只是一个提纲,在实际讲解时讲解人会视情发挥,而这段《系年》从厉王开始的部分在实际讲解时经过讲解人的发挥可能就会变成与下面《周语》类似的样子,而其他各段《系年》发挥后的样子大多可参照相应的《左传》:

《周語上》3:

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其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不聽,于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周語上》4:

厲王說榮夷公,芮良夫曰:「王室其將卑乎!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胡可專也?所怒甚多,而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猶曰怵惕,懼怨之來也。故《頌》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爾極。』《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于今。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必敗。既,榮公為卿士,諸侯不享,王流于彘。

《周語上》5:

彘之亂,宣王在邵公之宮,國人圍之,邵公曰:「昔吾驟諫王,王不從,是以及此難。今殺王子,王其以我為懟而怒乎!夫事君者險而不懟,怨而不怒,況事王乎?」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長而立之。

宣王即位,不籍千畝。虢文公諫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農,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給于是乎在,和協輯睦于是乎興,財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純固于是乎成,是故稷為大官。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

《周語上》6:

「先時九日,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陽氣俱蒸,土膏其動。弗震弗渝,脈其滿眚,穀乃不殖。』稷以告王曰:『史帥陽官以命我司事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動,王其祗祓,監農不易。」』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司空除壇于籍,命農大夫咸戒農用。

「先時五日,瞽告有協風至,王即齋宮,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王乃淳濯饗醴,及期,郁人薦鬯,犧人薦醴,王祼鬯,饗醴乃行,百吏、庶民畢從。及籍,后稷監之,膳夫、農正陳籍禮,太史贊王,王敬從之。王耕一墢,班三之,庶民終于千畝,其后稷省功,太史監之;司徒省民,太師監之;畢,宰夫陳饗,膳宰監之。膳夫贊王,王歆大牢,班嘗之,庶人終食。

「是日也,瞽帥、音官以風土。廩于籍東南,鍾而藏之,而時布之于農。稷則遍誡百姓,紀農協功,曰:『陰陽分布,震雷出滯。』土不備墾,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農師一之,農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師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則大徇,耨獲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動,恪恭于農,修其疆畔,日服其镈,不解于時,財用不乏,民用和同。

「是時也,王事唯農是務,無有求利于其官,以干農功,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故征則有威,守則有財。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則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而困民之財,將何以求福用民?」王不聽。三十九年,戰于千畝,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