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写在前面的话 -- 夕曦
第二部分,孩子的“错误”是什么?
分析了大脑的发育特点以及情绪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看看孩子的行为是如何导致家长形成“孩子犯错误”的认知。
所谓的孩子“犯错误”,是针对孩子的某种行为,家长所产生的心理感知--认为孩子的行为有错误。在很多情况下,或者说大部分情况下,实际上并不是孩子的行为“真”的有错。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认定孩子“犯错误”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实质上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发生了误解,其中的关键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会让父母很烦恼、头痛,自然地感觉不舒服。面对类似的状况,有的家长认定孩子“犯错误”了,有的还可以认为是相当严重的“错误”,但也有家长并不认为有问题,不当一回事。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不同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相关事物的理解、认知能力不同、对自己情绪控制的能力也不同,一些家长会将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上升,形成孩子“犯错误”的心理感知。在这一部分中,我会给大家着重解释、说明心理感知孩子“犯错误”的各种情况。
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解的原因很多,我在前一部分介绍过大脑的发育是神经网络先随机连接,然后通过外界环境信号进行的突触修饰来实现的。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外界事物对孩子大脑来说都是未知的,都是学习的过程。所以,教育过程与大脑发育过程是重叠的,从出生就开始,并一直持续进行。并且不分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地进行。孩子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但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是逐渐发生变化的,家长很容易忽略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变化,没有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不了解孩子正常发育的阶段性变化,就会主观地把孩子的这些行文当成是孩子的错误、孩子的毛病。比如一岁左右的幼儿主要是用嘴来感觉、认识世界的。可以想象一个刚会走路的、摇摇晃晃的、滴着口水的小家伙,对每一个能够得到的物体,都会放到嘴里咂摸一下,感觉一下味道、形状、硬度等等。长大一点儿,小家伙开始对书本感兴趣。只不过对书上的图画内容关注的时间一般很短,更喜欢的是用手撕书,看看纸的特性顺便活动活动小手。或者对所有能拿到的东西,都要用力敲打,完全不考虑那东西是不是很容易碎、还是很值钱。再长大一点儿,喜欢画画儿了,不过对在纸上画的兴趣不大,小家伙更乐意在墙上、窗帘上、桌子上等地方搞大手笔的创作—涂鸦。
所有这些行为,刚开始的时候会让父母非常得意、自豪。但很快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符合家长意愿的少或时间很短,更多的时候给家长造成很多不便,感到厌烦。还有的时候更让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如玩刀、工具或摸电门等危险的行为。这时候跟孩子讲道理似乎是行不通的,管又管不好,很容易让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解。
孩子成长中另一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是合群,即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合群之前的儿童,虽然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但基本上是各玩儿各的,不会和别的小朋友共享玩具或一起做游戏。孩子合群的时间一般开始于三岁左右,逐步适应发展,时间长短不定,有的可持续到五岁半左右。国内幼儿园普遍从三岁开始接收孩子入托,这可能是和每个班级孩子较多,师资较少管不过来,所以需要孩子能够合群便于管理有关。在一群年龄大小不同、合群有快有慢的小朋友们之中,还不太能够合群的孩子是很明显的、很突出的,幼儿园老师常常会当做问题通知家长。这会让孩子的家长非常担心,生怕孩子生长出现问题。但实际上孩子的行为并没有问题,只是孩子的发育还没有完成合群阶段。
在以上例举的发育阶段中,孩子许多会让父母很烦恼、很头痛的行为,都是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正常现象,持续一段时间都会有所改变,从几个月到一两年不定。由于国内的文化、卫生、教育体制的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家长既缺乏对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知识的了解,也很难获得恰当的、可靠的咨询辅导。稍微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由此产生误解、导致家长使用强制性的措施纠正孩子“错误”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多少了解一些孩子生长发育的知识,就不会过分纠结于孩子的行为是否有问题,而会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设计使用比较恰当的方法应对。
如果感知了孩子“犯错误”,每个家长都会有立即采取行动纠正错误的冲动。从心理学上看,这种冲动是家长需要即刻满足的一种心理欲望。越小的孩子,就越难仅仅通过语言沟通达到家长改变孩子行为的目的,只能采用强制性的处理方法,比如批评、命令等。如果孩子的反应没有满足家长的要求,采取的措施有可能逐步升级,从限制、制止到惩罚、打骂等等。对孩子的大脑来说,家长的强制性方式都是负面信息,很容易导致杏仁体激活产生负面的情绪。在经常感知孩子“犯错误”并强制纠正的家庭中,孩子的大脑会经常通过杏仁体劫持进行自我保护,长此以往形成抑制性神经通路,让孩子学习能力下降,打击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严重的还会进一步导致自闭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精神心理亚健康状态和执行功能(即情商)的丧失,从而让孩子很难培养自信、独立和责任感。
我在前一部分提到:” 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这句话可能不十分准确,但我提出来的目的是希望给家长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让家长在心理感知孩子“犯错误” 的时刻,能够暂停片刻,自我审视一下是否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某种误解。除了以上介绍的、比较明显的由于不了解孩子生长规律导致的误解,下面我要介绍其它几种常见的、非常隐蔽的模式,可以导致家长心理感知孩子“犯错误”。
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一)——家长与孩子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不平衡
当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总有一个或几个“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判断,支持随即实施的“教育”(纠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希望达到让孩子理解并记住这些“理由”的目的。但是,家长常常不会注意到,这些看似简单的“理由”,恰恰是产生误解的地方。通常家长感知“犯错误”的模式是:孩子的行动导致或者可能导致某个不好的结果。这里包含了两层因果关系,一个很明显:孩子的行动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的结果。另一个则不明显,常常被家长与前一个合并在一起,就是:孩子行动导致的结果使家长感到烦恼或者不能接受。这两个因果关系是前后关联的,合起来是:孩子的行动——〉某种结果——〉家长的反应。对家长来说,这是非常简单、不需要动脑就可以理解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却可能完全不是这样,常常会将“自己的行动”、“产出的结果“”、“家长的反应”“割裂开来,作为相互独立的事件来对待,不一定能够理解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为成人,家长对事物因果关系通常会有比较清楚、深刻认识,但孩子尚不具备相应水平的认知能力。很简单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在孩子的大脑中常常被当做两件完全独立的事情来看待。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具备分辨因果关系的能力,需要通过与适当环境交互影响,逐步学习建立。大脑的发育过程正是逐步认识这些事件相互关系的过程。人类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孩子接触的外部世界非常局限,积累的经验有限,只能通过本能的反应(如条件反射)认识学习因果关系,如触摸亮着的灯泡烫手了会立即缩手。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活动范围扩大,对周围事物认识、积累的逐步增多,会越来越多地使用试探性的方法去认识,如有目的地拿玩具做工具来撬开瓶子。再长大一些,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才逐渐学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先进行判断,然后根据条件再进行试探,来认识更加复杂的因果关系。
在大脑发育的全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总是有差距的,孩子年龄越小,差距越大。家长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孩子的认知能力很可能处于理解、认识孩子的行动——〉某种结果的阶段(表面的因果关系),不具有理解某种结果——〉家长的反应(隐含的因果关系)的能力。很多时候,家长将孩子的认知能力当做和自己差不多来考虑,认为如此简单的因果逻辑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懂得。所以,当孩子的行引起父母烦恼、头痛等负面的感受时,自然地会形成孩子“犯错误”的心理感知。
案例2中提到“一个4岁孩子非要在大热天穿冬天的靴子,死活不肯脱下来,还要穿到学校去。”这是个典型的孩子用“试探性”的方法来学习认识因果关系的情况。孩子喜欢穿靴子,但不知道靴子应该在天冷的时候穿,而不是在热天穿。直接通过试探,孩子可以很快通过自身的体会--“太热了穿不住靴子”--对其中的因果关系产生认知。自身体验的效果对大脑来说是非常强的环境信号,再加上家长的耐心解释,孩子会很容易地建立牢固的认知,同时也会保持并激励孩子继续探索的兴趣。
面对孩子的行为,母亲感觉很不爽,“不阻挡怕被人笑话呢”。这个妈妈没有意识到:造成她烦恼的是另完全不同的因果关系:反季节穿衣的行为(原因)会导致被人笑话家长不懂教育、不会照顾孩子(结果);被人笑话让家长很难受等等。很显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4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如果妈妈将孩子的行为认定为“犯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她很难仅仅通过语言沟通让这个年龄的孩子明白,只能采用强制性的处理方法,比如批评、命令。如果孩子的反应没有满足,有可能逐步升级,从限制、制止到惩罚等等。在另一个案例中(案例1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冲突逐步升级的过程。同时还可以看到妈妈不断地添加更多的“理由”,但此时孩子的大脑早以因强烈的负面情绪封闭起来了。
从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即导致成人认为的有问题、犯错误的原因)和家长的负面反应(不高兴,强迫,处罚等结果)联系在一起,而是无意识地将因果分开成为独立不相关的事情。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种情况,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很自然会感知孩子“犯错误”。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二)——由孩子“模仿”产生的
模仿(modeling)和试探(trial and error)是人脑最基本、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方式。可能由于太普遍了,在很多情况下,模仿和试探象条件反射一样被人们当做是本能的、下意识的活动,而没有被当作重要的学习方式来关注。其在大脑发育、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对个人素质(情商)的重要培养作用,也常常被家长忽视。在特定的环境中,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可以引起家长对孩子“犯错误”的感知。
“模仿” 不仅是人脑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过程的第一步(你能我也能)和第二步(我能做的一样好)是通过“模仿”完成的。不仅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使用,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一个人都在随时随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模仿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创造。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3岁的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通过模仿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在玩耍过程中她会不由自主地重复模仿学到的东西。作为父母看起来特别有意思,尤其是模仿老师的神态、行为。比如“打电话”,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家伙先是像大人一样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低着头做思考状满地溜达,过一会儿嘴里学出电话铃声(有时也会让家长学电话铃声),然后走到一个想象中的电话机前,拿起电话:“喂!”,接着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开始交谈,有时还会做出拿笔记录的样子,说完后挂上电话,继续抱着胳膊做思考状溜达,然后再打电话,反反复复,乐此不疲,非常专注。有一天晚上,她打完电话后,又增加了个新学的动作,伸出两个手指头,做钳状放在嘴边,然后再拿开,再放在嘴边,然后再拿开。这就让家长打吃一惊,她在模仿幼儿园老师抽烟的动作那。于是家长赶紧打断她的玩耍,耐心地和她谈话,让她很认真地意识到那个动作是抽烟,对健康有影响,家里不能接受抽烟这种有害于健康的行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随着孩子的成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孩子们有兴趣也有能力模仿学习所接触的一切事物。由于孩子的“判断”能力还不健全,常常不能分辨好坏,有选择地进行模仿,而是有样学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最方便、模仿最多的榜样。常言说“言传身教”,在学龄前教育中,尤其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言自由熟练地进行交流的时期,“以身示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传”的教育。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到好的东西,可孩子在与父母共同生活中也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缺点,养成某些不良的行为。从父母的角度,不一定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缺点是从自己的身上模仿学习到的,很多时候只会批评指责、强行矫正孩子的不良的行为,同时却不能够注意改正自身的问题。这种“言传”与“身教”的反差,给孩子的大脑提供了极为混淆的信号,让孩子不知所措。按有人介绍的例子:“老子(父亲)一边搓麻将,一边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啊!”这话什么意思?学习什么呢?如果孩子理解能力没有问题,应该和我理解的一样,就是以家长为榜样好好学习怎么搓麻将。另外,在工作、家庭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父母更加不容易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弱点,不仅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反面”榜样,甚至将自身情绪压力通过迁怒于孩子而宣泄出来,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言行不一致,使父母在孩子眼中的信誉降低,失去了孩子的尊重,逐渐丧失了在家庭中权威的地位。在孩子成长后期(如青春期)最需要家长进行“言教”的时候,失去了信誉的家长已经很难再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了。
孩子的模仿学习方式无形中给家长制造了很大的压力。在公共场合中不难看的这样的现象,某个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如不听从家长的要求,威胁到家长的权威,让家长面子上很不好看,因而当众斥责、甚至打骂孩子,以显示家长尽到“管教”的责任了。殊不知,这些公开场合发生的事件,不仅说明家长不懂也不会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更深层次地反映出的是家长自身的行为也有类似的问题,让孩子模仿学习后再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在公共场合闹出的动静越大,不是越表现出家长尽到“管教”责任,反而越发达不到家长最初的目的,造成的后果是让孩子大脑更加混乱,不知道为什么从家长那里模仿到的行为有问题。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三)——试探引发的问题
“试探” 是人脑的另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与模仿不同,它可以让孩子在缺少现成榜样、或者缺少帮助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认识、了解一个全新的未知事物的方式,是一种较长的、复杂的、通过归纳、总结和递进等方法来实现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瞎子摸象》的故事,从比较片面的认知开始的。对一个还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的孩子,新接触到的一个事物,由于他的大脑里还没有多少、甚至完全没有和这个新事物相关的记忆,对孩子是个未知的东西。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类似于探索“安全”与“危险”区别的边界,孩子对未知的事物的认识是从不断探索该事物周遭的边界开始的,也就是什么地方是事物的边缘,超出了就再“不是”该事物,探索结果被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证伪”或者是“失败”。经过反复试探摸索,各种“不是” 结果在工作记忆中积累、整合,就逐渐形成对该事物(“是”)轮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由外向内,进一步对事物的实质(或者说是性质、内涵)进行认识。探索事物的性质要复杂的多,常常需要专门设计一些不按常理的实验来进行体验。比如用牙咬、或在地面上用力敲打来感觉物体的强度,这会让不明就里的家长很恼火。孩子再长大一点,开始将模仿与试探两种方式结合,去认识、学习更加复杂的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社会文化规则等“软事物”。这时孩子同样会有意无意地设计不同的方法去试探各种规则、甚至法律的边界,当触及到家长“不能容忍”的底线时,就不只是恼火,而是愤怒了,这些情况都可能让家长感知孩子在“犯错误”。
做为一种学习方式,试探过程中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是经常“失败”。从孩子角度来看,应该是有目的、最好是有控制的“失败”。当然,由于大脑工作记忆发育还不完善,孩子对试探结果估计不足,时不时也还会失去控制、产生意外,损坏一些东西,或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比如摔了一个跟头、或头碰桌子了等等。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会立即产生失望、沮丧的负面情绪,再加上因伤害导致身体上的疼痛,或者家长的不适当处置(因损坏东西而责备、斥责孩子或大惊小怪),各种负面刺激汇聚起来,强度很容易超过大脑所能够控制的限度,因而采取封闭的保护措施。这时孩子最常见的反应是大哭、大闹、大发脾气。
对孩子出现的意外和哭闹,如果家长太较真儿了、太当回事儿了,采取了过度反应,比如过分关注孩子造成的损失而责备斥责孩子,或因孩子不很严重的伤势而大惊小怪,会给孩子额外带来持续的负面刺激,延长了大脑封闭的时间。家长不适当的处置,也转移了孩子的关注点,终止了正在进行的试探学习活动,尤其严重的是,给孩子在心理上就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负面暗示,“你不行,不要再试了”。反复多次的不当处置,会在孩子大脑中形成较多的抑制性神经通路,压制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更愿意在已经熟悉的环境中玩耍、学习,形成内向的自我封闭的习性,很难建立主动性和自信。另外,因损坏东西而过多则罚、甚至打骂,也会让孩子养成掩饰、欺骗等不良行为。
我们之前讨论的案例2(4岁孩子非要在大热天穿冬天的靴子)就是个典型的用“试探性”的方法来学习的例子。母亲不能理解孩子的正常学习方式,却千方百计地想方法阻止她。去年的新闻还报道过一个案例。在深圳有一个年青母亲下班回家,发现4岁的孩子把厨房中各种调料翻出来,混在一起,还不停地把搅拌后把调料往嘴里送。通过我们前面的讨论,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是孩子的一个试探行为。但孩子的母亲不却能理解这种现象,随后回家的父亲也不理解,共同视为孩子的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并立即对孩子开展“教育”,程度迅速升级,结局非常悲惨,暴怒的家长把这个“犯错误”的孩子打死了!父母也因此被判刑。而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就是因为家长不具备对孩子“犯错误”的认知,不知道这其实是孩子在进行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学习。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四)——过度兴奋导致行为失控
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网络的突触数量远多过成人的突触数量,神经纤维之间缺乏髓鞘的绝缘保护,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神经网络兴奋程度高,大脑消耗的能量更多,玩耍时间稍长,大脑很容易疲倦,进入过度兴奋状态,而此时身体并不一定处于疲倦状态。孩子一般不能意识到大脑的过度兴奋状态(对成人来说也不容易),也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来摆脱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就越发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能为家长接受的“错误”行为。比如虽经家长反复提醒仍然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怎么说也不听”;平时可以做好的事情现在也不会做了或做不好;没有“理由”或不通情理地大发脾气、高声尖叫;明知家长有限制,却要大吃特吃对健康有害的垃圾食品;平时很懂礼貌的孩子现在变得很粗暴等等。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进入过度兴奋状态,越不具备主动脱离刺激(如玩耍)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提供适当的帮助来脱离这种状态。
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孩子,“错误”的行为就是向家长寻求帮助的信号。
如果家长误判了孩子的信号,会专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对孩子进行现场“教育”。孩子的大脑这时一般处于半关闭或封闭的状态,很难理解家长的“教育”,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得现场“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给家长“足够”的理由升级为“惩罚式的教育”。在过度兴奋状态时进行的“惩罚教育”,最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长期反复实施会导致抑制性神经通路的建立。除“惩罚式的教育”之外,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大脑,很容易对其它正常信号启动自我保护的机制,也不利于形成更好的神经网络。
孩子大脑过度兴奋是一种常常被家长忽视并误判的状态,比较常见于出门旅游、生病,家里来客(如要好的小朋友)等状况。而更加隐蔽、很难被家长留意到的情形是由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大脑过度兴奋。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单位工作了一天,回家后还要一些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起居,虽然身体已经很疲倦,非常想睡觉,但如果临睡之前还想看看电视、上上网轻松一下,却常常可以在屏幕前很容易地度过几个小时。已有研究发现,电子屏幕(电视、游戏机、电脑等)可以让大脑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对于过多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可能不太累,但大脑早已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会让家长非常会困惑,“孩子今天也没干什么,为什么总是犯错误?”很容易误解孩子。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五)——父母与孩子执行功能的不平衡
除了在模式(一)中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不平衡以外,家长与孩子之间还存在有很多其它的不平衡。很多事情对家长来说是小事一桩,但对于孩子来讲却是无法很正确、顺利地处理。这些不平衡所对应的大脑功能,现在统称为大脑的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ing)。执行功能包含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行为技能(executive skills),能够让人发起任务(建立目标)、进行策划、执行任务、并进行任务管理(时间、空间和资源),同时为保证顺利完成,执行功能还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细节记忆、坚持不懈、控制冲动和调节情绪等。
简单地说执行功能就是在大脑控制下做事的能力,包括完成最基本的事情,比如孩子因口渴而给自己倒杯水喝。他需要根据口渴的程度,决定需要喝水,完成移动身体进入厨房,打开壁柜取出水杯,将水杯放到桌子上,再寻找水壶,从水壶往水杯中到水,喝水,将水壶、水杯放回相应的地方等一系列程序;同时还要克制在寻找水壶、水杯过程中看到其它好吃的东西引起的诱惑。如果孩子不具有良好的执行功能,那么他可以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制造出让家长头痛的各种麻烦,如果将水洒得到处都是,壁柜的门没关、翻的乱七八糟,用过的水杯随处乱扔等等。这种孩子一般会被家长认为在生活上还不能很好地自我管理,长大后自然会掌握相关的生活技能。但家长们却忽略了,这些生活上的小细节,和大脑的执行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家长长期替代孩子做日常事务,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可能导致孩子执行功能有缺陷。
由于执行功能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不平衡可以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都有可能引起家长感知孩子“犯错误”。很多家长关于孩子“犯错误”的问题都可以归纳入此类。比较常见的是在处理意外、突发事件的能力上父母和孩子不平衡。例如孩子在开冰箱时,不慎将冰箱门上没有放稳的牛奶桶打翻,将牛奶洒在地上。对于突如其来的事情,孩子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为什么牛奶桶会没有放稳?是谁干的?),而家长更加关注的是立即止损、处理,避免出现连带的问题(如牛奶不及时清理渗入地板后会发臭,有可能耽误导致孩子上学、家长上班迟到等)。突发的意外原本已经给家长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对应突发事件能力上的差距产生的后果更令人烦躁,会很容易使家长产生情绪,认定孩子“犯错误”。
注意力持续时间方面不平衡也容易产生问题。孩子越小,其大脑对一个具体事情关注的时间越短。三岁以前的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只能持续十几秒钟,而四、五岁的儿童一次集中注意力也很难超过5分钟。现在很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给年龄很小的孩子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如背唐诗、学数学、绘画、乐器等等。最常出现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不听话,坐不住,不能保持注意力,效果大打折扣,令家长非常失望,这也可以被认为是孩子的“错误”。
兴趣关注点的不平衡常常会给家长带来尴尬。比如父母为了扩展孩子的眼界,带孩子出去接触自然,但孩子对家长指点的风景、典故不感兴趣,常常是“父母看花,孩子看(花上的)虫子”,或只对吃的和游戏场所感兴趣,很不给家长“面子”。越小的孩子,对离开熟悉的环境感受到的压力越大,而吃或感兴趣的游戏会有效地给孩子减压。家长是否能够换个角度想一想,对该年龄的儿童,这些不正是正常的吗?为什么不能多给孩子提供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过度强制孩子以符合家长的期望,常常会让家长失望、沮丧,如果不从自身找问题,那只能是孩子的“错误”。
家长与孩子之间对钱、价值认识的不同会产生很多矛盾。比如孩子打破了一个贵重的物品或者对家长有重要意义的东西,孩子并不能认识其中的价值,但会给家长造成很大的烦恼。又比如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的影响,很多家长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让孩子参加各种教育班、素质班,但孩子却不能理解体谅家长的苦心,不能达到家长期望的进展,让家长感知孩子身上存在很多“毛病”、“错误”。
还有,家庭中地位不平衡也是产生矛盾之处。在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根深蒂固”的管教思想。这也许是根源于“万世师表”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伦理纲常;我们之所以说“封建”,是因为这个伦理纲常在家庭里树立起一个等级制度,孩子和家长之间常常是不平等的关系,处于低层地位的孩子必须理所当然地、无条件地、绝对地服从家长。在教育问题上,知识、技能上的差距维系了家长的统治地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不懂很多知识、不会很多技能,知识、技能上的差别带来地位上的差别是很自然的,所以更应该顺势使用“自上而下”的管教模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是权威,是规矩的制定者,是裁判,是教练,孩子必须处于服从的地位。如案例1中“母亲给孩子规定每天喝水的定量,不喝完就不让看电视。”就是一种利用地位不平衡进行管教的表现,这种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规定,当然会导致孩子用各种方式进行反抗了。如果家长不反省自己给孩子制定的规矩是否合理,也只能认定孩子“犯错误”。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六)——父母情绪的影响
情绪控制是大脑执行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大脑发育的最后阶段完成的。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不同家长执行功能中的情绪控制能力也是不同的。情绪同样对家长有影响,负面的情形根据程度的不同,对家长大脑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封闭,使其它方面的执行功能下降。而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不分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地进行着的,家长需要随时随地地密切关注孩子所处的状态,根据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由于工作和其它家庭生活的影响,一个家长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对孩子一直保持密切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另外,工作上的压力、困难,或多或少会影响家长产生负面的情绪,如果没有控制,会很容易地在孩子身上发泄出来。发泄情绪最常见的渠道就是孩子“犯错误”。由于情绪没有控制导致家长的执行功能下降,平时可以分辨出来的孩子的正常行为,也会因家长难以忍受,当做“犯错误”简单处理。
通过以上的讨论,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所谓孩子的“错误”,并不是孩子的行为“真”的有错,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心理认知。所谓的孩子的“错误”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那么,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呢?我会在第三部分给大家介绍。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听众问答摘录 18 夕曦 字10558 2012-12-24 13:54:47
🙂非常好,客观理性,有参考价值。 王小棉她妈 字0 2013-12-06 00:58:08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3 8 夕曦 字19244 2012-12-24 13:45:36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2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1 19 夕曦 字10690 2012-12-24 12:40:10
🙂根据回帖给的链接来到这里。哇,教育孩子都上升到神经学理论 唐鸢 字14 2013-01-20 05: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