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话说高低搭配 -- 晨枫

共:💬99 🌺615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欧洲尽管未研发有人四代机,但底子还是很厚的,尤其是生产规模。就拿大飞机的产量说吧,空客2011年交货534架大型商用飞机,平均交货45架/月。象A380这样的巨无霸,每个月至少完成2架,多则3架。

反观中国,“成飞”也好,“沈飞”也好,往往每月造的战斗机数量还不如空客的A380数量多。“西飞”的Y20正准备试飞,但新产品一般几年后稳定了才能上量。

许多行业是欧洲人有研发优势,中国人有制造优势。航空制造业恰恰相反,欧洲人具有制造优势,中国却多少有点研发优势,敢玩多个项目平推(比如三代机JH7,FC-1,J10,J11,J15,J16,已披露的四代机J20和J31,朦胧披露大型运输机Y20,即将披露的Z20运输直升机项目,未披露的隐形轰炸机项目,外加不胜枚举的无人机、特种飞机项目比如预警,反潜,电侦,电战机等)。原因?中国可以集中成千上万的年轻工程师,可以6×11疯狂加班,欧洲的工程师年龄偏大,不愿加班,且加班费狂贵。象中国这样铺开几十型号同时开搞,欧洲就是砸锅卖铁也玩不起呀。

总之,欧洲眼下是比中国强不少的--中国的飞机制造业的产量加在一起,也赶不上空客的一半。但中国追赶的速度是很快的,航空业的未来应在中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