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美国数学专业本科生的水平 -- GPRS

共:💬38 🌺2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最后一条很有道理

美国一直就有这个说法,一个人大学毕业后一看什么都不会都不能胜任,于是就去做sales了。但是别小看sales,做得好其实可以一直做到美国总统。

最近看了几个paper,大意是说数学好与能力智商什么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主观能动性,愿意学能下功夫就能学好。这点与我长期的观察一致,当然这不是说培养顶尖数学家,指的是经过普及教育后的数学能力,或者说对于常言说的美国孩子数学能力不强原因的一个探讨。

美国孩子数学不好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许多人口中常说的害怕数学,这个现象与上面的研究结论相符。中国人中印度人中这种“害怕”数学的口吻说从没见过的,反之如果某个人数学不好,是一个自卑的来源,也就是常说的当不成理科生的重要原因,甚至常被理科生拿来取笑文科生。这其中的原因我猜与中国印度这些国家在发展时期受苏联的影响,甚至于苏联在自己的发展时期受欧洲工业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毕竟数学是工业化(列宁口中的电气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全民的科学素质提高与数学的普及是分不开的。

但是为什么在美国会出现这个“害怕”数学的社会现象呢。我的一个猜想是数学教育对大脑的训练与人文的教育可能存在某些不相容的地方。我们现在都知道乐器的长期训练可以在人的大脑皮层上生长出新的其他不具备的回路,而且可以在解剖上观察到。是不是数学的训练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呢,更重要的是数学对大脑皮层的影响与情商的教育是否存在着相互抵触的效果?

一个明显的观察是,美国教育中非常重视个人的情商发展,从很小的时候就重视团队,合作,如何对待权威等。结果是成年后受美国教育的人心理年龄感觉普遍成熟的多。另一个侧面证明是做sales需要的主要技巧就是情商的高度发达,可以说美国学生如果什么都没到但是几乎可以保证的是情商的基础打的比其他只重视数理化教育长大的学生好的多。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学生会产生“害怕”数学的现象,一个解释说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不相容的因素。一个方面的发展会带来对另一个方面发展的阻碍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表现为厌恶,困惑,挫折感等。

反过来看,在中国一些数理化出色的孩子身上我们也会观察到类似现象,就是对人情世故的感到无聊无趣,甚至鄙视,比如王小波这句话中表现出的那种对数学不擅长人但是情商发达(当官)的人的调侃,虽然王小波本人是个文学创作者,他的数学如何不得而知,而且想当然作家的情商应该很发达,但是这种把数学与情商对立的看法似乎不仅仅是个普遍的看法,很可能两者之间存在着生理上的冲突。

比如王小波的话反过来似乎也成立,就是数学学的好的人长大后只能当技术员或职员,却当不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