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曾祖父之死 -- 往往外

共:💬355 🌺1578 🌵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花!
家园 这个数字不好估,我觉得最多也不会超过几十万,原因如下:

首先,1953年中国政府就实行了粮食统购统销,与统购统销配套的票证制度也在不久后实行。

现在不少人抨击并嘲笑粮票制度,但我以为,粮票(及各种票证)与统购统销的存在,使中国至少提前30年结束人吃人历史!如果那样的灾荒发生在农药大量使用前的任何一个不使用统购统销和粮票的冷位相时期,大量饿死人是必然的。而实行了统购统销和粮票制度的59-61年,在统购统销加票证的共同作用下,是不可能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大规模饿死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我们的长辈之所以都有饥饿的记忆,不管他们身处相对收成好的东北,还是灾荒严重的华北;不管他们是农民还是工人、干部、知识分子,是由于制度的保证或曰限制,饥饿被平摊,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正因为饥饿被平摊为一代人的记忆了,故大规模饿死是不存在的

在我看来这本是制度的优越性所在,但某些解放前本不可能尝到挨饿滋味的人,在那个被强制平等的年代尝到了饥饿的味道,因此他们用余生、用自己及下一代的嘴,去反复强调他们也挨饿了,并试图将这个灾荒描述成人祸,试图将此描绘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惨剧。也正由于大家都平摊了饥饿,每个人都挨饿的记忆似乎佐证了“3000万甚至6000万”的可能,但造谣者却忘了那时的制度不可能让这样的事发生。那时的“制度之恶”必然是平均导致的“恶”,而绝不会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恶。当然,平均主义一定会模式差异,所以不排除由于平均主义导致的个别人士营养不良导致死亡。但这个数字不会大。

其次,灾害虽然持续时间较长(几乎遍布全国的持续3年的灾害),但人祸在大部分地区持续时间并不长。反瞒产和查粮并非全国都在搞,主要是这几个省份:河南、广东、四川等,甚至安徽反瞒产也不多。

毛泽东得知各地搞反瞒产是1959年3月的事了,同年4月29日毛泽东就写了《党内通信》,并在各地纠风。当然不是所有地区都执行了毛泽东的指示,但我认为不执行的应该还是少数,至少不敢明面上就反对。由于纠风算比较及时了,而58年本是好收成年,因此反瞒产导致的问题也不会太严重。

信阳事件到底如何我不甚清楚,昨天又买了几本书,包括redapp提到的那本书,但在研究完之前,我只能大致说说自己的看法——由于黄河雨季泛滥、旱季断流是历史上常见之事,河南一向有逃荒传统,共产党执政也不可能改变这一点(现在河南依然有很多乞讨者,即便没有灾害和饥荒),信阳如果真的出现大规模饿死事件,不能想象大家会呆在家里。我在以前也看过一个数字,是河南在那3年逃荒新疆的人数统计,现在一时找不到资料了。

但是,即便是逃荒也不会太多,因为和另一个数字冲突,即水利工程的兴建。三门峡水库主要由陕豫两省兴建,那3年并未停工;林县的红旗渠是60年2月开始兴建的,一直持续至69年。除此之外,各地都有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在进行,一般省份在那3年展开的大大小小水利工程都至少以千计(在毛泽东时代,水利工程总数近10万座,大部分是50、60年代完成的)。干旱的持续使得修水利成为必然,也成为人们的共识。

兴建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以工代赈的方式。逃荒还不如干活,有活干就有饭吃,有饭吃就不会饿死。因此,在有那么多水利工程展开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大规模饿死的。

兴建铁路更是有饭吃有工资发。在《金光大道》一书里,就描写了兴建大型工程时大量招收农民工的事,那3年的工程很多,招农民工也不会少,这都说明大规模饿死是不可能存在的。

至于现在流行的一些数字和资料,在详细研究前,我不准备评价它们,也不准备采纳它们。

通宝推:左手拈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