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寒门无贵子》有感 -- txq2013

共:💬196 🌺915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非常感谢,但说下自己的观点

感觉有点歪楼了,是不是因为绝大部分河友都不是寒门出身

呢?

我提出自己的感受而来讨论的前提是寒门之子,而不是出身

有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富人之家。是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人

或几人读书,甚至是这个孩子读书了,那个孩子就不能读书

。只有一次机会,追求的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有孩子

读书的结果是做公务员或者赚钱了,整个家庭才能翻身的状

况了。

因此可能需要先把寒门做一下区分才会比较合适。我没有确

切的金钱收入来衡量,也因各地情形不同,我提一个相对的

情形来定义寒门:凡年收入刚好覆盖全家的日常开销外,余

额仅稍微超过孩子学费及以下的家庭称为寒门,超出部分暂

定为500元及以下。(我及我认识的有些家庭要年年举债交学

费,这还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对于这样的家庭,读书就是必须要衡量效益的问题,是个很

现实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理想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观念,读

书读到上大学,那是有名又有利的事,所以我们当地才有很

多人愿意花大钱去供养孩子读书一直到大学。有编制,吃公

皇粮,有保障。

但2000年的时候,国家就明确提出来不包分配,所以我在02

年18岁读高二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如果为了赚钱,家庭生活幸

福,以读大学来实现的可能性太低了,既然那时候已经可以

拿到高中毕业证,不如直接出来打工。这也是我为什么和父

母10年来一直争执的地方,争执的起因大部分都是父母看到

他们同龄人的家庭生活一天天在幸福,向我提要求,而可笑

的是,正因为我读书看的多,知道他们想要的我几乎不可能

实现,才愤而争论。但这就像一个死循环一样,到我07年大

学毕业的时候,不能进体制内,而社会就业一个月是拿1600

的工资,我父母的那种失望上升到了一个高峰。强迫我继续

考研(我承认我很懦弱的接受了这种安排).读研期间拼命

学习,与社会接触,与老师处关系,用自己的学识赚钱,过

了三年舒心日子。但毕业的时候,在进一切编制都要关系面

前,我被打回了原形。我选择了就业,工资不高不低达到

2700并在增长中。但是这已经是12年了,这样的工资,想让

父母享福。。。。。我后面这两年的故事也就不再多说了。

在痛定思痛之后,我提出来人生目标的问题。这是支持一个

人长远发展的前提,才能持续的为自己积攒资源,实现转变

。寒门之子,需要的是全力改变经济上的困局,在农业社会

,寒门之子读书是为了出仕,只要能上榜,一举翻身。而现

在,舆论导向是:想发财就别当官。更何况是大学生并不是

功名在身,有位可候,想进体制而不能。那么,读书顶个鸟

用?

有河友提到那种美好的规划,毕业四五年,双方父母再各提

供20万,父母另外需要留多少钱才能够他们维持自己的老年

生活呢?这是寒门吗?

写这样一些感受,也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前行。

想起有委员(中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

)提议不鼓励农民子女上大学。这话很实在,我很赞同这个

观点。此文也是拿出来和大家讨论,从一个更广泛角度来讨

论读书的意义,本以为大部分河友层次更高,见识更广,思

想有见地,对我的观点是赞成也好,反对也好,能够有理有

据的提出观点,进行批评指正。但是,见到的更多的是批评

谩骂,理性发言的少,套用一个词,不知道这些河友,是大

小公知呢?还是被公知忽悠的群众呢?

(公平这个词太大,不敢轻易涉及,也希望愿意讨论的河友

先就读书这个层面进行讨论,分层次的,比如寒门,中产等

等来说,划定范围,也有利于众人吸取经验,有所获)

(也非常感谢很多河内大牛、前辈对我此帖的回复,只是高

山敬仰,学识浅薄,聆听指教,不敢妄自回复,在此一并致

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