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不可挑剔的“印度制造” -- 大众河蟹

共:💬112 🌺15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就要扯远了,因为我认为这涉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论战

难道是印度的贵族阶层知道适可而止地剥削而半岛物产丰富农民没有被逼到民不聊生的境地?

印度也有起义,但是他们的起义好像仅限于水泊梁山的规模,不能形成燎原之势。中印的这个差别我看功劳还要算到灭六国一统中华文化的嬴政身上去。

印度的贵族阶层,从目前我看到的材料来说,真心的是比起中国的恶霸地主来说要温柔的多了。当然了,印度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小型庄园,政治上表现就是四分五裂的印度教土邦。地主和佣工之间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而小国家总是比较好管。同时封建土地制度下,地主阶级直接抵达地头,所以印度的贵族,确实不多像中国的那样不把人逼到去造反就绝不罢休那种。

贵族地主这么温柔,不可否认的,宗教起到了很大的一个作用。印度的历史里不乏因宗教原因放弃了中国人看来可以捞的钱的例子。这一点,作为一个几千年唯物主义的中国人的后代,我实在是很难理解。所以我在想唯心主义的宗教的制约究竟可不可能让人放弃可观的利益?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印度宗教那么盛行也并没有彻底终结人的贪婪,这也是被印度历史证明了的。但是唯心主义可不可能创造一个不那么贪婪的机制呢?我个人认为是可能但是也是可质疑的。但是我没有看到更多的材料。所以我现在只能说印度的贵族阶层真可能知道适可而止地剥削,而半岛确实物产丰富,农民没有被逼到民不聊生的境地。印度历史上知名的全国性的起义,无论这个国是印度共和国还是一个土邦。也就那么一两次,更多的是贵族武士之间的互砍。所以代价相对于中国的改朝换代确实是少了很多。这也许可以给人的奴隶性做一个注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