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南义沟,我饿 -- daharry

共:💬405 🌺4523 🌵10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不能把心里想像的美好事物当成事实

我出身自农村,到现在我也一直未脱离农村的点点滴滴.我也许对其他地方的农村知道不多,但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还是有相当的发言权的.

你犯的逻辑错误太多了,我就一一列举下.

1、我举淮海的例子是说明,把人组织起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形式有很多,军事化、半军事化是其中一种,以色列有基布兹,俄罗斯有农庄,中国还有建设兵团,我们这的农场基层单位就是连。

所以,看这种组织形式好不好,是否有效,至少有个标准,那么粮食产量就是个重要指标。

而人民公社在这点上完败。你根本无法解释,在实行了人民公社后,要到1963年粮食总产量才达到1956年的水平。这是总产量,跟人口可是无关的。

2、对人性的改造。我先不说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中,在工厂中,在西藏,共产党对人性的改造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些跟人民公社有关吗?这是从建国就开始的历程。

我们记忆中的人民公社做了哪些改造人性的事?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插队下乡。如果说人斗人是改造人性,恕我不敢苟同。

其实你说的和我说的都跟人民公社无关。人民公社是一种组织形式,可以用来干好事,也可能干坏事。而改造人性明显不是人民公社的功劳。

3、水利建设。这个是无法否认的人民公社的一个功劳。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这搞的水利建设是开河。然而事实上,这条河对农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电灌站。所以在建了很多有用水利设施的同时,无用的水利设施其实也很多。至于产生巨大危害的水利设施也是有的,比如河南1975年溃坝。

至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之所以当初电影院非常重要,是因为人被束缚在土地上。在毛时代,农村人口(务农总人口)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我所在的乡或者叫公社,最多时有9所小学,11个平行班,现在只有相当于1个班级的本地学生。这样的差别才是需不需要基础建设的关键。

但是当初电、自来水、液化气、有线电视、电话有几样在农村普及了?

4、农业机械。机械的作用不是增产,而是增加效率,减少使用的人力。而在人民公社时代,你自己也说了,农村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力。我们这当初有插秧机,结果因为损伤秧苗,使用插秧机的产量普遍比人工的少。我们是用手扶拖拉机耕地,耕完地基本就闲置了。而改开后,这些手扶拖拉机都被私人用于运输,发挥的作用大了很多。

人民公社农民年终分配,才几十元钱,毫无消费能力,就这能促进工业,你确定你不是在开玩笑?

5、生产组织。我的母亲做过畜牧场、菌肥厂(生产蘑菇,作为员工的孩子,我当时只能吃到蘑菇根,蘑菇是吃不到的,因为要出售到外面价格很贵)的员工。一个公社的生产组织不过几个、十几个,员工几十到几百人。而现在,单是个体户,我们这一个乡就是900多,其他大小企业几百个。这能比吗?

当初成立人民公社时,很多私人企业并入人民公社。你能找出一个典型例子,有发展壮大的吗!

6、增加生产、节省粮食。增加生产我前面已经批驳过了,至于节省粮食,那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饿着吧!!!

毛时代对人民生活改善的直观体现是在建国后的十年中,1956年人均粮食产量过了300公斤。而人民公社成立后,只起到了束缚人的作用,正能量除了在建设水利上有点发挥,其他可说是乏善可陈。也许对比解放前是巨大的改善,但不要说是和改开后相比,就是和1949-1957相比,也是极为不如的。

我向来不喜欢用前三十年后三十年这种说法。在我看来,1949-1957是一个阶段,1957-1978是一个阶段,1978-1994是一个阶段,1994-现在又是一个阶段。这其中,1957-1994其实中国的发展根本没有达到它应该拥有的潜力。不是说这二个阶段十分糟糕,相比解放前,这二个阶段也是巨大的进步,但相比其他二个阶段或者日本、四小龙起飞阶段,那是非常可惜的。任何为此而鼓吹的行为都应该看清楚被称赞行为是否真是那么好。

而在我看来,你为人民公社鼓吹的形为到了可笑的地步。因为你把丑当成美,把失败当成功。就像果粉一样,只能被一次次打脸。

通宝推:文化体制,daharr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