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草16 蒿:蒌蘩萧艾苹蔚莪蓬(下)

蒿、蔚、蓬

————————————————————

古人所谓“蒿”除了作为这一类植物的总称之外,还特指其中的一种:青蒿。

《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高亨先生注:蒿,蒿之一种,又名青蒿,有香味。(《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17)《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诗经》中又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接着还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蔚。”高亨先生注:蒿,又名青蒿,又名香蒿。蔚(wèi),蒿之一种,又名牡蒿,茎高二三尺,叶互生,花褐色。干茎燃烟可以驱蚊。(《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07)《小雅谷风之什蓼莪》)。

这里就又提到了“蔚”,也是一种蒿,即牡蒿。

《诗经》中还有:“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高亨先生注:蓬,草名,今名蓬蒿。(《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33)《召南驺虞》)

这里所谓的“蓬”——蓬蒿,又称茼蒿,也是牡蒿。不过,“蓬”还常常作为一般野草的代称。

题外的话,“蓬”和“莱”都可代指一般野草,合起来的“蓬莱”却成了海外仙山,可见这海外仙山其实是长满了野草的荒岛。唐-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有句“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是《中国植物志》中提到的两种青蒿和两种牡蒿的图片,图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青蒿(植物学大辞典),又称:草蒿(神农本草经(部分)),廪蒿(日本植物图鉴),茵陈蒿(汉英韵府),邪蒿(救荒本草、野菜博录),香蒿(俗称),苹蒿(吉林),黑蒿(山东),白染艮(福建)。其原变种为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 var. carvifolia——青蒿。还有变种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 var. schochii (Mattf.) Pamp.——大头青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rtemisia annua Linn.——黄花蒿(本草纲目),又称:草蒿(神农本草经(部分)),青蒿(神农本草经、中药俗称),臭蒿(日华本草),[左犭右卂,xìn]蒿(蜀本草),黄蒿(俗称),臭黄蒿(内蒙古),[上艹下冏,méng]蒿(山西),黄香蒿、野茼蒿(江苏),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鸡虱草(江西),黄色土因呈(湖南),假香菜、香丝草、酒饼草(广东、海南岛),苦蒿(四川、云南),“沙拉翁”、“莫林-沙里尔日”(蒙语名),好尼-沙里勒吉(蒙药名),“康帕”(维吾尔语名),“克朗”(藏语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牡蒿(名医别录),又称:蔚(诗经),牡菣(尔雅),齐头蒿(唐新修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土柴胡(陆川本草),油蒿、花等草(吉林),布菜、铁菜子(河北、山东),日本牡蒿(河北、陕西),假柴胡、菊叶柴胡(广西),流水蒿、香蒿、茼蒿(四川、云南),鸡肉菜、脚板蒿(湖北、湖南),青蒿、香青蒿(上海),油艾(福建),花艾草、六月雪(浙江),熊掌草、白花蒿(江苏),细艾(湖北),匙叶艾(台湾),“胃痛灵”(瑶族土名)。其原变种为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var. japonica——牡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rtemisia eriopoda Bge.——南牡蒿(东北植物检索表),又称:牡蒿(北京植物志),拔拉蒿(山东青岛),黄蒿(山西、内蒙古),一枝蒿(山西),米蒿(河北、山西),“乌苏力格-沙里尔日”(蒙语名)。其原变种为Artemisia eriopoda Thunb. var. eriopoda——南牡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

提到“莪”,春秋时,在欢迎宴会上,“君子”常常会唱一首歌《菁菁者莪》来称赞对方:

晋侯饗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kuàng)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文三年传》(p 0531)(06030701))(052)

十七年春,小邾(zhū)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é)。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昭十七年传》(p 1384)(10170101))(116)

下面就是那首歌: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汎汎杨舟,载沈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高亨先生注:菁菁,茂盛貌。莪,蒿之一种,又名萝蒿。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43)《小雅南有嘉鱼之什菁菁者莪》)

孔颖达疏引陆璣曰:“莪,蒿也,一名萝蒿也。生泽田渐洳之处。叶似斜蒿而细,科生。三月中茎可生食,又可蒸,香美,味颇似蒌蒿是也。”

《说文》:“莪,萝莪,蒿属。从艸,我聲。”《尔雅释草》:“莪,萝。”郭璞注:“今莪蒿也,亦曰廪蒿。”

前面的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青蒿也有别名叫廪蒿,现在已无法起古人而问之,“菁菁者莪”到底是哪个“莪”。

不过在上面提到过的另一首《诗》中,我们发现“莪”与蒿属的“蒿”和“蔚”还真的很像,诗人就差点错认: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

高亨先生注:蓼(lù陆)蓼,长大貌。莪,蒿之一种,茎抱根而生,有细毛。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孃(娘)蒿。”蒿,又名青蒿,又名香蒿。蔚(wèi),蒿之一种,又名牡蒿,茎高二三尺,叶互生,花褐色。干茎燃烟可以驱蚊。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07)《小雅谷风之什蓼莪》)

莪这个名字后来似乎很少有人用,只有萝蒿这个名字比较常见一些。下面是我通过《中国植物志》在《中国植物图像库》中找到的两种萝蒿的图片:

首先是同在蒿属的Artemisia anethoides Mattf.——莳萝蒿(东北植物检索表),又称:肇东蒿(植物研究),小碱蒿(河北),伪茵陈(山西),“博知莫格”、“霍宁-沙里尔日”(蒙语名)。严格地说莳萝蒿这个名称未必连得上萝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就是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Incarvillea)的Incarvillea sinensis Lam.——角蒿(唐本草),又称:莪蒿、萝蒿、廪蒿(救荒本草),冰耘草(四川大金),大一枝蒿(陕西),羊角蒿(辽宁),羊角透骨草(山东),羊角草(河北)。其原变种为Incarvillea sinensis Lam. var sinensis——角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上,角蒿有一个别名就是“莪蒿”,看来后人认为角蒿才是“莪”,而且角蒿从形态上看也比莳萝蒿更接近青蒿和牡蒿,虽然角蒿与青蒿和牡蒿甚至不是一个科的,隔得有点远。

————————————————————

其它

————————————————————

下面是另外一些也以“蒿”为名,但不属于蒿属的较常见植物的图片:

同属菊科的有三种:

野茼蒿属(Crassocephalum)的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野茼(tóng)蒿。这一种也说不定会被古人看作是“蓬”,形态上与牡蒿也有些类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百花蒿属(Stilpnolepis)的Stilpnolepis centiflora (Maxim.) Krasch.——百花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菊蒿属(Tanacetum)的Tanacetum vulgare L.——菊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属于菊科的还有两种:

十字花科(Cruciferae)播娘蒿属(Descurainia)的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播娘蒿。

前面高亨先生曾引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孃(娘)蒿。”这样看来,说不定这个播娘蒿就是抱娘蒿,也就是“莪”,而且这个播娘蒿的形态与蒿属植物也真有些类似。如此,则更加复杂,反正我的头已经有点大了,看图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松蒿属(Phtheirospermum)的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Thunb.) Kanitz——松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月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