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印度崛起:神话与现实 -- 晨枫

共:💬2140 🌺13348 🌵8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实在忍不住要吐几句

我这是不止一次看到这种东西啦,但最大的问题是无从吐起。

首先,他说的到底是谁就不知道。美国的小村(城)镇大概可以分成几种,一种是边远地区的农业村镇,一种是依靠一个或者若干个主要工矿业雇主的非经济中心的地区;为什么说这两种不是经济中心呢,看看三个产业的GDP比例就知道啦。再一个边缘性的城镇就是所谓内城区“inner city",这基本上是去工业化留下来的少数组群聚居区。

和经济中心相连的小城镇是所谓的“卧室城市”或者“半卧室城市”,就是大家白天开车到商业中心去上班、晚上回来睡觉。

他总结所谓小城镇特点,车轱辘话倒了好几个来回,大概有这么几点:

1.自主意识强,“投票踊跃竞争激烈”

2.“自治程度相当高也相当好”,“在3-9个选举出来的市政府官员领导下运作”

3.自立能力强,不受联邦和州政府干预,也不需要上级政府帮助

4.这句话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总结,大概是想说小城镇有自己的内在稳定性:“每个镇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构成,于是也有相对稳定的政治倾向。”

先扣个帽子,这基本上是典型的免煮柿油原教旨思想。

他这里面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说:“每个镇子自己有税源,与州政府有税收分成与财政补贴关系”,他想说州政府没什么干预能力,但到底数据是怎么样的呢?再比如,"有独立的警察局、消防队、独立或合署的学区,大点的有招商引资部门",这“合署的学区”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比如说,“这样的运作基本还相当良好,尽管多数镇子的财政状况并不好,很多还捉襟见肘,但看不出来任何大面积崩溃的可能”,这个“但是”和“总捅不能见中国女士、但能见日本女士”的逻辑一样有四维性。

他说的这些特点显然不适应那些所谓“内城区”,这种地方大概可以说是社会结构崩溃的反面典型。那些所谓“卧室城市”因为人口富裕,房价高,经济上倒是比较富足、独立,但一向被人诟病人与人之间冷漠,社区没有向心力。

所以和美国极右人士的幻想一样,这种理想化的城市存在于远离经济中心的农业村镇、或者还残存着的工矿业城镇。但这些工矿业城镇离开实际掌握经济命脉的企业,比如说工厂关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马上崩溃。那些农业化村镇理论上可以过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如果离开州和联邦政府间接和直接的补贴,大家的生活水平就会大幅度下降。这些地方在幻想中可以过着原始社会的大家庭一般的生活,但实际社会功能是很有限的;美国这几年邮局不景气,好多地方要关门,一个担心就是没了邮局,这些村镇就失去了唯一的一个社会活动中心;当然你要是不知道美国邮局是联邦管理的,就当我啥也没说。

再把这种种小村(城)镇都放在一起说,你说投票踊跃,你知道美国地方选举的投票率是多少?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是怎么样的?你说小城镇经济独立,你知道美国现行财政制度下,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出是怎么样的?你说小城镇可以自己应付灾难,你知道每年救灾款项里各级政府的支出比例是怎么样的?你知道为什么每当有自然灾害,不管是左的还是右的地方政府,都希望自己的辖区能被宣布为“法定受灾区”?

选举“竞争激烈”倒不能说不对,但与此相应的就是地方政治是极其幼稚、甚而腐败的,好在如前所说,它们能够掌握的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危害不大。所谓“每个镇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构成”和“政治倾向”,对于这些极右派所在的地区来说,倒可以说得通,什么呢?因为美国这边就是穷人赶着富人跑,最后穷人就沉淀在那些“稳定”的地区啦:一方面是有色人种稳定地支持民主党,白人和自以为被白人看上的某些非白人稳定地支持共和党。

回到我们前面的那个大帽子上来,就是一部分低层次的美国白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被边缘化,想回到以前相对好的时光、可又没什么可行的办法,把自己、也把二战后20世纪这几十年的资本主义形态田园化、而产生的种种幻想。

通宝推:二至,发了胖的罗密欧,p3p2p1,蜜饯,等明天,老老狐狸,wooxiao,珊珊一何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