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人间词话》三段话 -- 九霄环珮

共:💬125 🌺2307 🌵4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间词话》很好,叶嘉莹的书就未必了

也许我才疏学浅,我觉得王国维,梁启超这一代人,在旧学的环境里面长大,解说诗词明白深刻,是因为其实和唐宋文人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或者至少有他们文化的影子。到了近代,旧文化的基础既然已经不存,如果还硬去模仿他们的写法,难免局促。

就叶嘉莹的这几本书,我觉得不好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钻故纸堆,特别喜欢捡生僻的诗词来讲。如果是一般爱好者看来,自己从小诵读的妙语佳句一样都无,作者列出来的诗句,不细看作者的品读简直不知道好在哪,难免自信心大受打击。其实就读了以后,也只能赞一句作者心思深微,很少能有共鸣。我知道这几本书都是大学讲义,不追求流行效应,但是作者的刻意,比《人间词话》要明显的多。我觉得,类似安如意哪种心灵鸡汤固然肤浅,但是叶嘉莹这书,则是刻意营造高深。

第二就是中西方交叉解构过甚。清末民初的中国文人,特别是对西学有所认识的人,极为喜欢这样做。讲古典诗词必扯上康德尼采;讲西方文学又拉上李白杜甫。但是哪个时候刚刚西学东渐,这是一种新的思路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等到了叶嘉莹的时代,对古典文学架构和方法认识已经很深刻,完全可以就诗论诗,用本土化的语言思路还介绍。我看她书里那么多的英文词汇,大部分是不必要的。用西方文艺理论去理解古典诗词,费力不讨好。除了理论上显得高深以外,与情感的共鸣,美的欣赏并无多少益处。画家分析梵高,动辄“有力的笔触,强烈的情感”,但是基本不会有人用这套理论去分析中国画。但是诗词这样干的却大有人在。大体上是因为视觉效果太明显,大家一看画就知道这种理论是扯淡。但是语言艺术则不那么明确的原因吧。

通宝推:ING,泉源,二至,铁手,TopGun,方天化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