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路上的风景 -- 北斗

共:💬12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嗯。 和我看过这段差不多^_^

一本书读一遍一个味道,再读一遍又一个味道,可能读十遍十个体会,对一句话的理解也可能每遍都不一样。有些话好象上次读没看着,其实是看到了但脑子里没有引起共鸣,没起到信息效应――一种共振的效应。我在这里讲课,说不定那句话你听了觉得“唉!真对!”脑子里一激灵,好了,你赶紧捕捉住身体里面那一瞬间的感觉,能捉住那是一个很好的身体变化,从精神到肉体的整体的变化。有这种感觉,这堂课别的都不听都值得。还有时在练功中会突然出现身体异常舒服的感受,这时马上把动作停住,原式呆着不动,认真体会这种舒服的感觉,体会全身的整体性,内、外的整体性,把形体和其它都忘了。这就是过去讲的“得意忘形”。“得意忘形”出于《庄子》,不是个贬意词,练功就是要“得意忘形”,得着这个意念、这个精神活动状态,把形体忘了,把别的什么都忘了,就体会身体里面这个感觉。《庄子》一书中很多语言是从练功高度讲的,是对那种状态下的状况的一种描述,而人们是从一般的世俗的语言去体会的,如“呆若木鸡”,是说斗鸡在一时间出现精神非常凝定,凝而定就表现出非常冷漠,这是形容练功的一个层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