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好读书 不求甚解》——给新生社团的读书建议 -- 马前卒

共:💬9 🌺20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完

历史趋势

读历史,我也先不推荐书,先谈谈读历史的方向。前面谈地理学的时候,我强调读书要对尺度有一个感性认识。读历史,首先也要对时间有一个感性认识。平时说几千年,上万年前的事情,我们会感觉差一千年,几百年没啥大区别。所以我建议换个说法,用“代”这个单位来衡量时间。孔子是公元前551年生人,距现在2500多年。但他离现在有多少代人呢?

1949年,国民党跑到台湾的时候,带上了当时的“衍圣公”孔德成。现在他的后代叫孔垂长,继续在台湾继承这个职务,按照家谱,他是孔子的79代后裔。孔子出生到今天就是80代人,一代人差不多是三十二三年。按照这个算,一个世纪是三代人,1000年是30代人。我们和苏东坡、欧阳修之间就隔着30代祖先。人类文明史是一万年左右。我们和第一个建立农业村落的祖先之间,只有300多代的差距。

如果我们每一代的直系祖先都到今天演讲这个教室里来,可能有点挤,但肯定能塞的下。我们和这300多个祖先手拉手站到操场上,刚好可以绕400米操场一圈。每个人对自己的直系祖先传一句话,他再讲给自己的直系祖先的话,用不了一小时我们的问候就能传达到文明史的开端。这就是整个文明史的感性长度。所以,不要一看文明史就头大,历史没有我们想象的漫长,一个人花上几个月的业余时间,对整个人类文明史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一点都不难。

对人类历史建立印象。切忌一下子把自己埋到海量的史料里。那样不要说300代人,就算3代人你也听不过来。翻一部24史的白话版6000万字,读书再快,读的再粗糙也要一年时间。地球上和中国文明层次差不多的文明,少说也有四五个,普通的历史爱好者哪来那么多时间读历史。我们必须像物理课那样,先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再去研究具体的案例。

就人类历史而言,这个理想化模型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动。具体来说,人类各种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包括宗教,包括所有的文化模式,甚至包括吃甜的多还是吃咸的多,穿衣服能不能露小腿,女人要不要带头巾,都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些生活方式之间不断的在竞争,争夺支持者。但是呢,他们之间的竞争最终不是靠软实力来对抗的,两个宗教抢信徒,从长期来看,是要看经济基础的。

比如说,眼下伊斯兰教内部,发展最快的派系就是瓦哈比派。这个派凭什么发展比别人快?比历史,他们是18世纪才出现的,中国都到大清朝了,比道德,这个派别历史上是土匪,动不动就屠城,专门抢劫去麦加朝圣的人,现在的核心成员也是土匪。比虔诚,瓦哈比派还理直气壮地干过最牛的事情,就是摧毁穆罕穆德的墓地,刨了伊斯兰教的祖坟。

就这么一个野蛮教派,现在是整个伊斯兰世界最时髦的教派,在中国西部发展也极快。原因很简单,这个教派就是沙特王室的国教,沙特的石油全世界最多,最愿意在传教上撒钱,愿意贴钱去造清真寺,愿意养恐怖分子去干掉别人的阿訇。所以瓦哈比派能从沙漠里的土匪信仰变成主流的信仰。我们这个地球就是这么现实。

所以,我们讨论历史上的各种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时,千万不要有这样的逻辑,说某某制度更好,更美,更有诱惑力,所以在制度竞争中赢了,成为主流的生活模式。中国建国的前30年,东北工业最发达,支援全国发展,所以东北话到处输出。现在四川云南边境的攀枝花,长江边上的武汉,都有很大一片东北方言区。等到80年代90年代,广东经济发达,香港来的投资和订单多,全中国都以说广东话为时髦。我那个时候听十首歌,有六首是粤语的。这种变化和东北话或者粤语好听不好听都没关系。

回到刚才那个例子。沙特有钱,但钱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生产力水平高,而是因为有石油。石油是个偶然事件,不是历史的主流趋势。历史的主流趋势是生产力水平高的才有钱,才有强大的军队和政治影响力。如果某种社会制度从长期来看不促进强大的生产力,不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那迟早会被其他的制度吞并,或是被逼着改革。我们看历史上的那么多王朝更替,几百种宗教兴起又衰落,几万种种文字和艺术死掉,归根结底要把问题归结到经济问题。谁更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谁就能扩张,就能压倒别的竞争者。

比如说,中国的周朝是个贵族社会。贵族武士的后代住在城里,叫国人,负责打仗,负责当官,负责搞学术,其他的人叫野人,在城外种地。这符合青铜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等到战国时期,铁器普及了,农民不需要城里人也能获得金属工具,能打仗也能开垦新的土地,原来的统治制度就不合适了,需要变法。哪个国家能先消灭国人和野人的区别,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去占领新的土地,开垦新的土地,哪个国家就占优势。不愿意改变的国家就被干掉,当了别人的踏脚石。在这个过程中,哪个国家取得胜利并不重要,也不是历史大势,历史大势是新的制度一定胜利。你这个国家不愿意主动接受,就会被别人吞并之后被动接受。

回到刚才那个话题,沙特这种腐败低效的制度,这种和现代经济脱节的宗教符合历史大趋势吗?显然不符合,沙特这套东西能做大,不是因为他们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实而是是冷战后期大国对抗夹缝中的特殊情况。几十年的时间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依我看,瓦哈比派和沙特王室的寿命也不会超过一代人时间了。历史大趋势偶尔会倒流,但很少会倒流太久。我们如果希望尽快给自己建构一个历史模型,就首先要懂得这种大势。但如果我们想了解具体某一段历史的事实,就要在大势中了解偶然的细节。

这些大趋势和细节都不是历史专业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要搞清楚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我们需要去读技术史,就必须对工业、农业有比较初步的了解。在这里我推荐一下牛津版的《技术史》,一共七卷,800万字,一个女生是背不走的。如果大家有兴趣且有时间,推荐看看这套书。如果大家不想深入探讨的话,碰到这本书也推荐翻一翻,了解过去一万年我们都发展了什么样的技巧。

还有些偶然因素纯粹和自然界有关。比如说沙特的石油,本身就是个偶然因素。 贾雷德·戴蒙德 有一本《细菌枪炮与钢铁》,就举了好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说,为什么欧亚大陆的文明要比美洲大陆的文明发达?他论证,说欧亚大陆的主要轴线是东西方向的,美洲大陆的主要轴线是南北方向的。地球上的气候带主要和纬度有关系,受南北方向的影响大。所以美洲大陆的农业文明没法沿着大陆的主要轴线传播,亚欧大陆的农业文明技术进步可以很方便地沿着大陆主要轴线传播。所以是欧亚大陆的哥伦布去发现美洲的印第安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开着船,拿着火枪来屠杀欧亚大陆的原始人。这本书和这个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我也强烈推荐一下。

既然又说到地理了,我再推荐一下《泰晤士历史地图册》这本书是你看历史书时的最好辅助工具。这个图册和谭其骧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册》结合,基本能满足我们这种历史爱好者的阅读需求。这些图册还是挺贵的,我自己到现在还没舍得买,大家能到图书馆去借就借,借不到不妨下个电子版,网上到处都是。大家要尽早养成下载免费电子书的习惯。

最后呢,说说历史方面的推荐书。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先读通史,20世纪写的大多数世界通史和中国通史都值得一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人类与大地母亲》最近刚出的那套《世界:一部历史》也可以作为入门读物。国内的通史,我建议找一套解放后的和一套解放前的对照看,比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和咱们华东师大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放到一起。然后再读分段的史书,而且最好也是全球史,比如说刚刚去世的霍布斯鲍姆写的十九世纪三部曲。

看过这些宏观视角的史书之后,我们不妨用前面说的“代”当单位,给自己画一张年表,起止时间你自己定。看看各个历史人物和各个王朝都是哪一“代”的,你心里差不多就有一个历史框架了。再进一步可以找一张空白世界地图,自己选择几个典型年代,把国家和重大事件画在上面。画几张,心里就有一套简史了。

再接下来,读历史就可以随着兴趣来了,回忆录、口述史、断代史、行业史,地方志,乃至马可波罗游记这种介于玄幻小说和历史之间的东西都可以读,都很有趣。把这些把具体的段落挂到原有的框架下,你学到的所有历史知识就能成为一体,要用的时候可以一起发挥作用。具体读什么我就不推荐了,但是基于个人经验,我建议远离一些关键词。比如说【揭秘】、【秘闻】、【你不知道的某某事】【历史原来很简单】这些词。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可能有好的方法,但绝对没有取巧的捷径。没有通史,没有各个时代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单说一段历史,哪怕是说事实也没什么意义,更何况好多野史根本就是娱乐性大于真实性。如果我们希望学到的历史变成一门科学,最好远离这些东西。

了解当代

我前面说的这些,从人类学开始,推荐天文学、地理学、再到历史学。实际上是对我个人人文方面知识的一个整理脉络。先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的环境,再了解人类社会都做过什么。这等于在时间、空间、历史渊源和生物本性几方面给自己定位。定了位置,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视角,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现实。

反过来说,如果只定位,只研究这些当代人类社会之外的东西,读书也就是个纯粹的乐趣了,和了解一个外星人的社会没啥区别。我们眼下毕竟不是外星人,不是个纯粹的观测者,肯定都是因为现代社会的某些原因才想读书的。好比相亲的时候,双方拐弯抹角地了解对方的历史,最终还是要了解对方的当前情况。所以,最后我想谈谈了解当代社会的读书问题。

和古代社会相比,今天的社会空前复杂。不用说别的,就人口一条就能完全压倒古代。1500年全世界人口是4亿,大概就是中国现在华东人口的水平。1800年的时候,全世界人口10亿,1880年左右,全世界人口差不多是13亿多,和今天的中国差不多。100多年后,全世界是70亿人口了。我记得有个粗略的人口统计,公元1500年之前生活过的所有人类数量,基本等于1500年之后生活过的所有人类数量。考虑到公元1500年之前,人类有上百万年的生物史和8500年的文明史,最近的500年人类历史值得一提的事件肯定要比之前的历史密集的多。

鉴于到现在全世界各个人种之间还可以通婚,我认为古代人和现代的基因区别不算大,不存在现代人的创造力或者艺术水平不如古代的情况。只是人类的知识和艺术都是以第一个发现的人命名的,现代人就算完全原创地把古代大师的那些东西再发明一遍,也没法再当开创者了。所以某些技术进步的年代显得大师多,但不意味着我们今天的人比不过当时的人。前一阵子我采访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他就评价过民国那些大师。

他说:“他们出生在一个大转折的年代,是一个汉语都彻底变化的年代。他们一方面掌握了许多中国历史的旧资料,另一方面引入了西方许多分析方法、研究方法,比如马克思的理论。他们是新人读旧书,拥有最好的研究机会。只要拿西方的方法去研究过去的资料,就是开创性的大师,因为没人这么做过。今天的学问还能这么做吗?显然不能了。”我很赞同这段话

现在我们回头看历史上的名人,一方面要佩服他们的开创精神,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妄自菲薄。今天仅仅中国就有10亿多受教育人口,能写文章的人可能比中国从古代到民国加起来的文化人都多。一旦这些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文化繁盛程度是任何一个时代不能比的。实际上,现在网络上的散文、小说的总体质量远远压倒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对于各种专业问题,比如历史、音乐、诗词这些小众话题的研究和探讨,民间水平也远远压倒大多数古代文人的专业水平。如果用上层建筑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做标准,我可以说,当代社会问题相当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知识之和。这个判断既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自信,也说明了充分理解认识当代社会的难度

认识这么一个复杂的时代。我必须承认我完全没资格在这里推荐书了。但我还是想谈谈我个人的经验。

我现在的工作是在一个网站,观察者网负责新闻工作。每天都有无数的消息源传到我们的编辑手里。但我们只挑其中100条左右处理加工,做成精品新闻推到我们的首页。否则的话,我们处理不过来,我们的读者更看不过来。所以我们每天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新闻的选择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的理论是这样的。你要想知道什么是新闻,首先要知道什么不是新闻。所谓不是新闻,就是事物的常态。你要知道这个城市、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乃至这个地球正常情况下是怎么运转的。然后你看到一则原始报道,你用这个报导里面的事件,和你大脑中那个普通状态做对比,如果有明显差异,这就是新闻;如果你能解释这个差异的原因,这就是新闻评论;如果你意识到这个原因背后还有故事,跑到事发地去采访,找到真正的原因,这就是读者爱看的深入报道。但如果你不知道事物的普通状态,那么你无非就是两种情况,看啥都新鲜,看啥都是新闻,要么是看啥都不是新闻,看不懂。这两种状态对我而言都是一回事,就是这个人在我这个网站是废物。所以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脑袋里对这个社会有个一般状态的模型。

要构造模型,首先,你要知道这个社会是怎么构成的,缺了什么就不能运转,比如说政府各个部门都是干啥的。搞清楚这些问题,就不会像某些人那样,质问地震局,说你这么大的机构不预测地震还有什么用?

其次,你必须了解各部分占用各种资源的比例。比如说某个机构消耗的财政数字,某个单位占用的人力,某个行业消耗的能源。因为不谈成本的好处都是耍流氓,我们知道警察多了犯罪会少,但我们不能让所有人当警察。我们都知道环保做好了,生活环境会变好,但不能因为环保停掉所有的工业。所有事情都有个度,限制这个度的就是它消耗的成本。

到最后,我们心里应该有这样的模型,一个平均值的模型。中国有两三千个县级单位,那么,平均每个县区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的GDP?有多少个中学?有多少个公务员,应该有多少工厂,多少税收?修多少公路?每年消耗多少能源?这些指标我们应该有个粗略的数字,还要知道这些数字的发展趋势和相对比例。

当然了,中国幅员广阔,肯定不能用一个平均模型去套所有的地区。但脑子里有这么一个平均模型,看到每天各种消息涌过来,你基本能知道哪些消息可以在原有的模型里出现,哪些消息是融不进你这个平均模型的。即便考虑到模型的数据有误差也融不进去。这时候你就要考据了,进一步搜索数据,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这个模型就是新闻编辑的一个筛子,用来筛掉那些不是新闻的消息。

在座各位不一定都想当新闻编辑,但我还是建议,如果各位有心了解现在的社会,那么在读各种书籍资料的时候,就应该有意地去建立这样一个模型。每读到一个有意义的资料,就把它作为一块拼图拼到自己的模型里。拼着拼着,你就知道这个模型还缺哪些部分了。虽然这个模型永远拼不完,永远在更新,但是有了一个拼了一多半的模型,你再去了解社会的具体部分就能事半功倍。

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各位都有繁重的专业课。专门去阅读政府年鉴,研究中国基层机构的运行不太可能,但是我提一个小建议。如果每天有空,不妨看看新闻联播,读读人民日报。

作为新闻编辑,我必须承认这两个东西有很多枯燥的党八股,有很多无效信息,比如说对领导人活动的固定报道和吹捧,但只要你看上两三天,我相信任何人都有过滤这些无效信息的能力。被你过滤剩下的,那就真是有效信息了。这两个新闻机构,每天发出的有效信息比例,在国内媒体还是首屈一指的。当然,我认为我们观察者网做的更好,但我不方便自吹自擂,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看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尤其是看新闻联播后20分钟的东西,看人民日报前面八股社论之后的内容。里面会谈到许多数据的变动,许多社会细节在大范围内的渐变,对你构建自己的社会模型很有帮助。

理工科硬件

讲到这里,我在人文方面的读书建议就基本都说了。但是呢,作为一个工科学生,作为曾经的不合格工程师,我想谈谈理工科知识的问题。

我们现代社会之所以是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科学技术,以及因此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就是因为社会的人均财富大大增加了,我们才能让所有年轻人受教育,让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来读大学,其中又有不少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是的确想全面地了解这个社会,比如今天在座的大多数听众。作为生产力进步的结果,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了解这个社会的硬件部分。

当然了,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进步,一个结果就是科学和技术的细分。早在19世纪,最牛的科学家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科学门类有深入了解了,20世纪初,爱迪生时代之后,也再不可能有哪个工程师对所有的技术门类都深入了解了。现在是21世纪,更不可能有这样的人。但如果我们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对大多数行业有一个粗浅的印象还是可以的。这种印象不足以让我们去当个技术员,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理解很多社会现象的技术背景。就算我们的本行就是理工科,就是搞技术的,也应该去关心一下其他工业门类,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

比如说,今天大多数都市人口都住在楼里,大多数上班族都在高层建筑里办公。这里所需要的技术背景不仅仅是盖房子的建筑工程,还得有电话和网络,否则所有信息都依靠邮递员来送的话,每个大楼修20部电梯也未必能解决信息传递问题,盖楼节约的空间全都被电话占了。这么多电话,如果全靠接线员来转接,随着电话用户的增长,接线员的数字也会指数增长,可能把所有小姑娘都集中起来当接线员,还是无法满足剩下的人打电话。所以说,现代电子技术带来的自动交换机也是盖大楼的前提。至于高层供水,下水道、电梯、消防、供暖,每一个系统都涉及到不止一个以上的现代工业门类。如果对这些技术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概念性的理解,我们描述现代城市社会的时候,就肯定有偏差,做出结论的时候甚至会闹笑话。所以,即便我们只想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必须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背景,有基本的工程技术概念。

我首先推荐大家去读一些基础科学方面的科普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了几个系列的《第一推动丛书》,算是很好的科普书。还有写科幻小说的那个阿西莫夫,也写了很多的科普书籍。虽然有点旧了,但大多数还是值得一读。乔治·伽莫夫写的《从一到无穷大》,柯朗 H·罗宾写的《什么是数学》都是很不错的书,我看完都好好的保存着,准备将来给我儿子看。最近有一本书叫《信息简史》,詹姆斯·格雷克写的,也推荐大家翻一翻。

其次呢,我建议大家在经济学和生物学方面读一些基础性著作。经济学可以读萨缪尔森,也可以读曼昆。生物学呢,我完全不知道该读什么,理由很简单。这是我个人的读书缺口,我知道我在生物学方面有缺陷,而且知道这对接下来的社会很重要,所以要读。如果大家觉得哪本科普书比较好,谢谢你也给我推荐一下。

最后呢,我建议所有非工科的同学,花上几个月时间去了解一门实用工程技术,看一个工程实例。土木工程也行,机械工程也行,化工电子都可以。因为工程和科学的逻辑不太一样。

我过去当设计员的时候,曾经向一个文科同学解释我的工作。

他问我:工程师是不是在上学和实习的时候学了很多种技术,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某一种。

我回答说:工程师的确在上学的时候学了很多技术,但更多的是学到了一个目录,很多技术细节我们也要查。我们手边有很多技术手册和国家规范,还有设计范例。我们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

这个同学很奇怪,说:既然你们大部分问题也要边查边做,为什么还要有专门的工程师呢?

我告诉他,工程师的用处不在于背下许多技术数据,虽然我们的确要背一些数据。但是这些真正要死记硬背的数据任何人花几个星期都能背下来。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妥协,在各个看起来指标之间妥协。有的地方你要耐久,就没法有非常突出的效率,要高效率,可能就没法控制产品的稳定性,要稳定,可能就要配很贵的技术工人。什么都要,那这个工程你肯定造不起。所以,我们就是在各个使用性能之间妥协,在不同系统的技术指标之间妥协,在成本和所有的功能之间妥协。在人和机器之间妥协。我们肯定找不到所有指标都理想化的方案,但我们试图提供相对最适合你的方案。

这就是工程和科学的区别。科学家研究了许多东西,但实际负责建造和维护社会的,是工程师和具体的管理人员。各个行业之间隔行如隔山,但在妥协精神这一点上,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一样的。我希望各位去了解一门工程技术,不是让大家去兼职当工程师,就是让大家体会这个工业社会必不可少的妥协精神。讨论社会问题的时候不会抓住事情的一个方面走极端。

读点马克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总的来说,我今天的读书经验分享以人文方面为主。但是,我前面的讲稿差不多2万字,马上就要说完了,我完全没有谈哲学,也几乎没直接谈宗教文化方面的阅读问题。这是因为我是来分享经验的,基于客观事实的东西对大家都一样,才能分享,而哲学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的主观判断影响,就算分享了别人也很难用上。

如果说一定要谈点和信仰相关的东西。我最后想谈谈马克思主义。因为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算信仰,他是一套基于唯物主义的逻辑系统。我前面谈到历史的时候,用的就是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我给自己搭建的全套人文知识体系,基本结构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照搬的。以外星人的视角来观测人类和人类社会,这个视角也是从马克思那里学的。从19世纪的角度来说,我前面想说的话,马克思全说了。所以,我的最后一个建议,就是读点马克思,读点马克思列宁太祖的原著。

我为什么把这个建议放在最后呢?这是因为在阅读顺序上,我并不建议学生时代从马克思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虽然很了不起,虽然提供了很完整的思想逻辑体系。但是,在马克思主要著作和我们当代人之间,隔了差不多150年,马克思死的那一年,就是全世界人口等于现在中国人口的那一年。马克思基于19世纪的现实和科学搭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逻辑和原则,也包括细节和很多具体结论。如果对历史学和经济学没有初步认识,直接读马克思,很难区分那些理性原则和具体结论,很有可能是全盘接受,改也改不掉,也可能是发现错误之后全面排斥,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现在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就是起到了这种恶劣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本来很简明,逻辑非常清晰。但自从被苏联中国捧为官方信仰,这东西就成了神学。不仅基本原则不能讨论,具体细节也不能讨论。甚至连创始人的个人经历都不能讨论。苏联中国出了那么多马列著作,但从来没拍过马克思和列宁一生的电影,只能在具体事件里出现他们的伟大形象。中国在最推崇太祖思想的年代里,不仅不拍马克思,连反映太祖一生的电影也没有。这实际上就是把科学变成神学的表现。因为神是不能描画的。马克思主义就这么成了一套和普通人没有关系的文字游戏。

现在各级的党校和宣传系统里,有十几万人靠这套神学游戏吃饭,所以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玩弄神学的细节,以折磨考生为乐,从中考到高考再到考研,不厌其烦地强调学生要学马列主义太祖思想。结果就是大家离马克思越来越远。我今天重新向大家推荐马克思和他的唯物主义,大家一定要记住我推荐的是原则,是思考方式,或者说是加工知识原材料的一种模式。这些知识原材料,大家要在马克思的书之外学到,然后再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来处理。马克思主义的细节和结论需要各位自己去推导,绝对不是到教科书上学来再应付考试的标准答案。这就是我今天推荐读的最后一样东西。

不求甚解是时代精神

今天我的发言很混乱,牵扯到很多领域。这和我个人的读书习惯有关。我努力地想把我的读书经验整理出一个脉络来,结果还是铺了这么大的摊子,到现在能听到底,没有先走的听众,我谢谢你们给我面子。我最后讲一个关于读书的小段子,就是我在各位这个年纪经历的事情。

我读大学的时候,大概是1999年或者2000年左右,有一次复旦的葛剑雄教授到同济开讲座,内容我都忘了,只记得最后他说起谭其骧教他怎么读书。说谭其骧要求他们背许多历史年表,许多历史典籍,要求背的一字不差,理由是研究不能浪费时间。虽然这些基本的知识都摆在图书馆里,但是你搞研究需要在头脑里把相关的信息排列组合,希望找到新的逻辑关系。每次验证你的设想都要到图书馆里爬书架的话,效率太低了。所以年轻时要花点时间死记硬背,年纪大了搞研究会把这些时间省回来。

不过呢,葛剑雄当时还说。谭其骧肯定没有预计到后来电脑的发展,可以把所有的历史工具书,所有的经典史料都放到计算机里,随便检索,根本不用跑图书馆也不用爬书架翻目录。可以省去死记硬背的许多功夫。

当时葛教授举的例子好像是24史的光盘版,他还只会用单机的搜索功能。那时候上网还是昂贵的奢侈品,复旦和同济之间有几十家大型网吧,但能上网的电脑加起来也就是几百台,其他几千台的网吧机器统统只能用来打单机游戏。在郊区的公交车上谁要是掏出一个手机打电话,全车的人都会盯着你看。

那时候葛剑雄教授也不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 google公司刚刚成立。那时候你要是送google公司几台服务器,你现在每月的分红就能给整个华东师大发工资。现在15年过去了,在座应该所有人都拿着一台智能手机,随时都能上网搜索吧?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人手一个智能机,这相当于每个人都随身带了一个数据库,一个比我们大脑大不知道多少倍的数据库。你不用坐在电脑前才能查东西,你要是外出跑步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创意,你立刻就能掏出手机上网,查一查这个创意是不是已经有人先想到了,验证一下所需要的条件是不是靠谱,不靠谱你继续跑步,去发明下一个创意,靠谱的话你就可以回家继续研究。这比葛剑雄搜索光盘又上一个层次了。

这就是交互性阅读给研究带来的便利。我们和上一代人,上两代人比起来,拥有更强大的随身数据库,可以省下更多的死记硬背功夫。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建立学术模型,发明新的创意。不过呢,不死记硬背不等于不读书。你可以不把书本背下来,但至少你要知道这本书大概是谈什么的,谈到什么深度。需要的时候才能去搜素。否则你连搜索什么都不知道,再好的数据库也用不上。

所以说,葛剑雄教授讲的这个事情,和我开头谈的诸葛亮读书模式是一回事。我总结下来就是标题的七个字: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符合历史趋势的读书模式。是信息革命时代人类迟早要走的一条路。各位如果能早走一步,肯定能比别人多占一点优势。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听我啰嗦了好几个小时。我不指望大家能把我讲座的内容都记住。就像我刚才说的,葛剑雄先生十几年前的讲座内容我都忘光了,就记得最后一个小段子,甚至段子本身也不是葛教授的原话了。不意外的话,用不了多久,各位也会把这个讲座忘掉,把我也忘掉,这都不要紧。因为今天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实际上就说了一件事,就是信息时代读书要多,要学会泛读。大家只要记住我这个讲座的标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我这几个小时就不白讲。如果有人还真的对我讲座的内容有兴趣,会后可以找组织者,要我这个讲稿的电子版。

谢谢大家。时间不早了,大家早点休息!

通宝推:pulque,良金百辟,钓者任公子,秦桑,胡一刀,穷贱忙人,大汉铁骑,我们的田野,有道理,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