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林总的庐山 (前传)建国后的林总之开国政坛架构A -- 史文恭
1.五马进京,一方面有勤王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的确有削藩的想法。五马进京前,其实真正的削藩是削军方势力。
这点上,毛刘周代表中央,利益上是一致的,彭林刘陈贺聂粟叶全部交出军权,上调的上调,养病的养病,办学的办学。
后面的五马本来就是监督前面的军头的角色,然后第二轮再把他们调上来,这样,在地方上就完全被调空了,中央的权威再也不会受到威胁,这一点上,是中共吸取了中国封建政治和国民党的政治教训,做的非常成功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后来又设立本被撤销的大区,也是因为区域诸侯已经不存在,完全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威胁矛盾基本上不存在,剩下的就是中央内部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几乎从五马一进京就开始了。
2.主席的想法本来是是试探性增加刘周与新来五马的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结果最后引发了建国后第一次党的分裂的危险,最后只好抛出办事不周的高饶。
3.高饶是不是个集团,这很难说,但无疑高岗是关键,饶与高的关系,估计是饶通过高知道了或猜到了主席的本意。但饶本来被认为是刘的人,其实饶自己谁都不服,是标准的单干户。原本在主席眼中,饶在他与刘之间,不如此,饶也不可能被认命为中组部长,他本来是在毛刘间的一个平衡棋。加上他单干户的名声,在本比较适合在毛刘周之间搞平衡术,但饶一到中组部就开始反刘,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平衡。
或者说饶在政治方向上判断是正确的:到了中央就要站在毛一边,尤其是手握组织大权,这是根本的长远之计,但在时机上不幸地同高搅和了在一起。
或者换个角度说:饶只不过是毛与刘斗争的牺牲品,他也可能与高无涉,但也从来没有向主席交底,所以刘要借机拿高的同时也顺便拿下他立威。
毛在高上理亏,也就顺便再让刘一个。何况他本不是自己的人,是刘的人。
4.高饶倒台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
就是太冒进,是不分主次。
毛刘周三巨头,一次对准两个,毛不得不在最后时刻权衡。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上调中央本来是削周的权,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加国家副主席,高本来已经在政务系统上权力配置上与周有直接冲突,高再去主动出击搞刘的党务系统。高可为不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主席让高夺了周的一半权力后,再让高云调查刘,大约只是想利用一一高的“二杆子性格”或者说“鲇鱼效应”,未必想到这可能涉及到党的决裂这么严重的问题。
5.陈邓 与林彭
从历史描述上看,饶是否串联不明确,但依他单干户的名声,似乎没有证据。但高四处通气,是确有实据的。高找的人,主要有如下几位,陈邓林彭。
这其中很有意思,陈邓是向主席汇报了,林彭没有。
高为什么找这么几个人?
其中,陈林彭与高有工作交集,相互欣赏,陈是中央常委,而林原本管过东北和中南,饶在华东也是霸王的厉害角色,高又是西北出身,主政东北,所以高觉得不需找老习。华北是刘的老窝,余下的只有一个西南,所以高去找邓。
关键问题在于:高去找诸位诸侯串联,是否经过毛的同意和暗示?
从事情的发展逻辑上看,毛或许只是暗示高挑动一下局势,而不是授意。
另一个关键问题,高直接找了林彭,林彭居然同情高所主张的,而且林彭也没有向主席汇报。这或许是高倒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因为毛清楚,林也好,彭也好,刘周是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的,主席死后,谁能管得住你?这话不完全是栽赃,只有毛才能真正管得住。真要翻脸的时侯,秀才是拿兵没办法的。
而高居然在没有毛明示的情况下,动了这个根本,这恐怕不得不让毛惊悚。
而林彭何以在高串联的情况下,没有向毛汇报,彭也就罢了,林居然也是,这让毛不得不考虑。这说明林彭同情高,有共鸣,林彭有怨气。
军队有怨气,而这个怨气完全是毛的决策造成的。是党的体制和国家长远之计而造成的。
何以林彭同情高?就是因为打得天下是一批人,坐得天下是另一批人。换成高的说法:就是红区党与白区党,军党与地方党。
而这个局面是谁造成的?
往浅里说:是在五马进京之前的第一次削藩。
往深里说:是土共安身立命之根本的——党指挥枪。
高压周一头已属不智,在压周的同时再挑战刘,在没有老大明确之前再去军队搅一手,而且起了大的波澜。这已属完全白痴,太不了解主席。
这个斗争已经不仅仅牵涉到党务,政务,还直接牵涉到枪杆子,而且这个枪杆子居然不是刘周试图挑动的,是高岗这么一个毛头小子掀起的。
毛不得不考虑:刘涉党不涉军,周涉政军,林彭涉军,高现在是涉政涉军,又向党权冲击,还涉俄,背后还站个斯大林。
而且还有二杆子性格,这样的人,如果刘周都倒,高是否比刘周更可靠?
所以,在这种局面下,就突显出邓的聪明。
在这种局面下,邓没有跟着高搅和,而是向主席汇报,这种汇报一方面可试为向毛摸底,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只听主席的,不搞小团体,另一方面也向刘邓示好,最后表明自己不屑跟在高之后。
陈邓二人都汇报了。
但邓的这种态度其实更为毛所看重,陈不涉军,是周的副手。陈的态度代表周的态度。
邓本是铁杆毛派,军政双挑,与周无关,与刘无关,他的态度其实代表党内绝大多数力量的态度。
这也是高饶事件后,邓坐上总书记位置的根本原因。
最后说一句,高饶虽然倒台了,但十年过后,文化大革命所做的一切,仍然是高饶当年所主张的又一次翻版。
这次,主席扳回了一局,而当年高饶事件的受益者几乎统统倒台,唯有周苦力支撑至死。
高饶事件谁整谁都是表相,其实质就是军功权力与行政权力之争。这就是中国政治的传统主题。一直到现在恐怕还在上演和延续。
而对于毛主席来说,他一直试图在其中平衡左右,觉得自己可以掌握一切,但最后在行政上的失败,又迫使他转向拿起枪杆子,但他深思熟虑后,迫于时代潮流,迫于强大的自尊心,而改其名为“文化大革命”。
这个主题有点像什么?
同封建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官僚系统)的斗争又是何其相似?
官僚系统有其自我堕性和封闭性,如果一个领导者只想讨好和维护这个系统来支持自己,本质上不过就是一个超级大官僚。
其出发点恐怕还达不到封建皇帝的态度。
而与其斗争,敢于斗争者,注定是强人,但成败功过,则很难说。
但完全放弃斗争和管束,则也是一种堕落。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不宝推不行了。这个帖子有想法。刚建国时马屁精少奇不敢造反 3 脊梁硬 字0 2014-09-29 15:00:09
🙂简单认为刘没啥本事,靠拍马屁上位,本狐觉得也是个误区 23 老老狐狸 字245 2014-09-29 22:02:39
🙂很期待下集啊 1 gb2312 字425 2014-09-29 04:41:01
🙂高饶倒台的原因在于主席本想拿他俩来斗争,而非决裂。
🙂什么是“勤王” 1 先圣 字58 2014-09-27 01:49:43
🙂高饶事件说明主席政治上弄不过总理少奇,组织路线上最终失败 85 陈经 字1742 2014-09-26 23:57:31
🙂给 v 个 老子曰老 字11 2014-10-15 01:42:08
🙂主席搞的是路线斗争,不是人事斗争 22 可梦之 字211 2014-09-30 0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