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左传》中的成语15 -- 桥上

共:💬44 🌺19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中的成语15附:子产为政18

《定八年传》:

郑-驷歂嗣子大叔为政。((p 1570)(11081101))(111)

《定九年传》:

郑-驷歂(chuǎn)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蔽芾(bì 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shào)所茇(bá)。’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xù)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p 1571)(11090201))(111)

我的粗译:

郑国的驷歂(子然)接替了子大叔在郑国执政。

五年后,驷歂杀掉了邓析,却采用了他制定的《竹刑》,于是贵族们评价子然说:

这么干就是不忠了。如果有能对国家有利的事,只要剔除其中不好的方面就可以了。唱《静女》那三章诗,从中要用的,可以只是“彤管”。唱《竿旄》里的“何以告之”,从中要用的,可以只是“忠”的意思。所以,就应该用其道,不弃其人。而《诗》里说的则是:“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念那个人,甚至会爱惜那棵树,又怎么能用其道而不照顾那个人呢!子然这么干无法鼓励那些有才干的人。

一些补充:

郑国原来子产主政时曾经“铸刑书”(《昭六年传》(p 1274)(10060301))(111、114),现在刚刚过了三十五年,郑国又另外制定了《竹刑》,看来郑人对“依法办事”还很有心得,正在不断根据实践修改他们的法律,而且还准备继续修改,所以新的法律也就写在了竹简上,而没用铜铸。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59))

《鄘风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75))

《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20))

————————————————————

《定九年经》:

夏四月戊申,郑伯-蠆卒。((p 1570)(11090002))(111)

六月,葬郑献公。((p 1570)(11090004))(111)

一些补充:

郑伯-蠆就是郑献公,他是在子大叔执政时继位的,在位十三年,

这是在鲁定公九年(公元前五〇一年,晋定公十一年,郑献公十三年),夏四月戊申杨先生注为“二十二日”。

————————————————————

《哀五年传》:

郑-驷秦富而侈(chǐ),嬖(bì)大夫也,而常陈卿之车服于其庭。郑人恶而杀之。子思曰:“《诗》曰:‘不解(xiè)于位,民之攸塈(xì)。’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鲜矣。《商颂》曰:‘不僭(tiě)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p 1631)(12050401))(111)

我的粗译:

子产去世三十二年后,子大叔去世十六年后,我们的哀公五年(公元前四九〇年,郑声公十一年),郑国出了个驷秦,他富而侈,只是低级的大夫,却经常在院子里摆着卿才可以用的车辆仪仗。郑人讨厌他,就把他杀掉了。于是子思(国参,子产——国侨的儿子)评论说:

《诗》里说:“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说的就是不肯安于自己的位置的人大多长久不了。《商颂》里也说:“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一些补充:

《大雅生民之什假乐末章》:“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12))

“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这两句诗在《左传》中三次被人引用,杨伯峻先生曾注这两句诗曰:“句见《诗大雅假乐》。解同懈。塈音暨,休息。义为在位者不懈怠,百姓即得休息。”《成二年传注》(p 0808)(08020804)。但显然这里子思的意思并非如此。

《商颂殷武四章》:“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33))。杜《注》:“僭,差也。滥,溢也。皇,暇也。言驷秦违《诗商颂》,故受祸。”

子产的家族——姬“姓”国“氏”与齐国的姜“姓”国“氏”不是一回事。后世的国姓很难说到底出自哪家,也许两家都有。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之《索隐述赞》末尾云:“釐、简之后,公室不竞。负黍虽还,韩哀日盛。”韩哀是指战国七雄韩国的君主韩哀侯,是前面与子产同时的、晋国执政的卿韩起(韩宣子)的后代。

如《述赞》所言,在子产去世一百四十七年后,公元前三七五年,郑国终于未能摆脱被“韩哀”攻灭的命运。韩国后来迁入郑国的国都,以之为自己的国都(今郑韩故城),但自身却也变成了像郑国那样的小国,处于四战之地,被周围的大国欺负。

子产虽仁,可究竟“不能及子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