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代传奇,而今已矣。叹息斯人去 -- 熊腰
不是我懂的领域,索性漏漏红屁股
“天下”恐怕也不是“世界”的同义词,而是“教化”的同义词
匈奴是“一家”,但是没有“教化”,所以皇帝们基本是“你不闹就可以了”的态度,例外的汉武帝是“保证你没有能力闹就可以了”。当然物质条件也是一种限制
周天子的天下是很小的,天下的扩张基于华夏文明的扩散,尤其是后来占据主流的“有教无类”的儒家。文明的扩散也不见得不允许有武力因素,马援、诸葛亮也影响着中华的范畴,甚至文天祥等人逃到广东、郑成功与国民党跑去了台湾,也可算是对于中国化的一种加强
也许国民党不算……
蔡文姬“事件”,我认为是这种文化认同的典型体现。“家乡在喀什”帖子里讲到的“我们在流血你们在干什么”也是一种认同,尽管即出乎意料又尴尬
石敬瑭放弃幽云十六州,不仅仅是失去了领土、地缘,更是“夷夏之辨”的倒退。类似的还有黄河帖子里的“我们大满洲国人”
和“民族国家”相对的是什么?古罗马的“罗马”是很局部的一部分,以小小的罗马为中心的十分自私的体制,没有广泛的人群认同,虽然体制允许来自边远地区的精英成为皇帝,或者说成为掮主、成为代理人。除此之外的更广泛人群,仅仅是被罗马统治的。各个被统治的人群,彼此差别缺乏共同的文化、价值认同,没能同化,也就分崩离析了
西方人脑子里、概念里对于出身、籍贯、种族的执着,从来没有能够超过战国时代
中华没有包括了朝鲜半岛,还是没有进入一家子
看三国、晋朝末期,各自称王称霸,但是多少有点“一中各表”的意思,对大一统的执着、对“共同价值”的追求,不由得“分久必合”了。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民族国家”的特征:“共同认同感”,才会有“大一统”的中国,而且在分分合合之后,仍然能够是中国
当然了,我的脑筋也不是很清楚,例如“同文同种”的日本就不算中华,后来创造了自己文字、也基本是“同文同种”的朝鲜也不算中华。最终都属于现代中国的“藩”和以中国为宗主的国,在当时的政治地位、文化向心力是怎样的不同,我也很好奇。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用文天祥举例,不妥 江南水 字263 2014-12-06 08:10:11
🙂有吧…… 1 epimetheus 字328 2014-12-07 02:17:28
🙂呵呵,中国古代的政治理念是“天下一家” 江南水 字367 2014-12-07 07:19:00
🙂较个真
🙂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江南水 字16 2014-12-07 10:46:09
🙂又一个只有洋人标准才是标准的偷换概念。草之了 1 脊梁硬 字0 2014-12-06 10:33:53
🙂和爱国心过了没什么关系 mhymark 字467 2014-12-05 22:33:32
🙂呵呵,你又是这套扯淡逻辑 2 flyingcatgm 字341 2014-12-07 0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