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俺滴读书心得] 一、怀疑,习惯和道德 -- 有点搞笑

共:💬32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您的提醒,偶也说过是胡思乱想或者说胡说八道来者,霍霍

斯密的《国富论》在我的pda里躺了很久,一直没能静下心来通读一遍,而他的《道德情操论》只闻其名,大致上也听到过其两本著作是同一思想两种表述的说法。

老实说,写完这帖子后在word中一看居然码了约2W5字儿,不由得佩服一下自己,自己从来没这么能写的,尤其对于我这号懒人。咔咔

其实这个帖子写了一段之后偶就已感觉有点不对劲,把道德归咎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自私自利太绝对化了,但偶滴政治和哲学素养不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所以只好在《三、没有与利益无关的美德》的一开始用俗人的眼光来加以强调说明了一下: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帖子里提到的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是一种综合外部各种信息(包括环境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度、法律的制约、道义的约束、来自社会主流观念或者后世的评价等等)来进行基于自身利益的利害计算,以及由此养成的习惯,这只是一种适应同时期上帝之手的手段而已,应该算是一个中性词,无可厚非。与之区别的,那种不考虑外部环境和他人感受的,极端自私自利的思维模式,注定或迟或早会受到上帝之手惩罚,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所受惩罚的程度不一而已。

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时常进行着这种自私自利的利害计算,以及由此衍生的习惯。道德高尚的人,更在意名声,也就是说把外界的评价计入了主要的考量;道德低下的人则反之,实际上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利害计算(强调,帖子里的自私自利是个中性词),只不过人们常常对此是不自知的。

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算是我的自圆其说,或者说同一思想两种表述。哈哈,臭美一下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