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柴静视频观后感 -- 方恨少

共:💬180 🌺1911 🌵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她就是一个出境记者

她的水平有人分析过,她不能驾驭气场比她大水平比她高的人,适合进行人文关怀,采访过得比她苦或者有感人事迹的普通人。这期节目是组织任务,柴静不情愿的,后来她的好基友土摩托还写了篇酸溜溜的《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可惜后来IPCC丑闻打了他们的脸。

丁老完全是我想象中智者的样子,开始还普通憨厚,谈笑间锋芒毕露,眼神都像出鞘的剑。

前段时间,央视面对面栏目做过一期关于气候变化的节目(文字稿在这里),我就认为很有问题。这期节目采访了两个专家,一个是北大的钱维宏教授,一个是中科院的丁仲礼教授。两人都是气候专家,在学术上我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我只想从科学规律的角度对这两位的发言做一点探讨。

先说钱维宏。钱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高科技的观点,明显和IPCC唱反调。但钱教授的这个观点并没有被任何一本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所接受,这就不得不让我怀疑这是他的一家之言,而且很可能是有问题的。所谓“同行评议”,是科学界施行了很多年的一个行规,它并不要求所有参加评议的专家都同意你的观点,它的主要目的是让第三方监督你的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实验设计是否存在漏洞,以及逻辑推理过程是否存在偏差,等等。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就像是一次审稿。未经同行评议的观点可以报道,但是必须注明这一点,让读者明白你报道的是一个未经审查的新观点,很可能有错误。

未经同行评议的观点是否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可能性很低而已。科学界确实存在拉帮结派的现象,但像气候变化这样参与人数众多的领域,要想被所有专家所歧视,其可能性并不高。另外,越是有名的杂志(比如《Nature》和《Science》),就越不会拉帮结派。作为一个记者,尤其是缺乏专业背景的记者,最可靠的办法就是遵循这个同行评议原则,只去报道有名的主流科学杂志上的新发现,而不要轻易相信一家之言,否则犯错误的可能性要远比正确的可能性大。

钱教授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一家之言,那他为什么还要到处演讲呢?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自认为是个精英,而且不是一般的精英。一般的精英歧视的只是大众的智商,但不一般的精英歧视的是同行的智商,这得精英到多大的份上才行啊?!

其实这种精英气质在某些记者身上也有所体现,这样的记者总是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来和专家对话。恕我直言,这在科学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以前说过很多次,如今的自然科学,已经发展到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程度了。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记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自学成才。记者所能做的,就是遵循科学研究的普世规律,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请专家解释问题。记者所要鉴别的,就是这位专家是否尊重科学界的普世价值。这样做当然也有可能犯错,但可能性就低多了。至于说到具体的科学问题,记者是很难问到核心点的,肯定会被专家牵着鼻子走。

再来说说丁仲礼。丁教授主要对“排放空间”这个概念不满,提出了一个技惊四座的观点:发达国家自愿减排也是不行的!恕我直言,这句话实在是超出了一般人的逻辑。下次如果我生病住院了,能不能用这个逻辑拒绝父母前来探视呢?“爸你别来了,你一来,就等于说下次你生病的时候我也得去探视你,这太不公平了!”—如果我说了这话,我爸早就大耳刮子扇过来了。

当然丁教授的逻辑不至于这么差,说白了他不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件坏事,所以才会得出这么一个可笑的结论。但是从他说话的语气里,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科学家的身影。以前我们总说民族舞蹈家,民族音乐家……其实科学家也分民族的,这位丁教授就是典型,因为他时刻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他研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崛起。如果你看清这一点,他的那些逻辑就都一清二楚了。

民族科学家好不好?我就不说了,你自己去判断。说到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部好片,就是BBC刚刚播出的一个系列纪录片,叫做《How Earth Made Us》。我看这部片子,最大的感触就是结尾出现的那个顾问名单。这样的片子难的不是拍摄技术或者拍摄经费,难的是大视野。BBC为什么牛?牛就牛在英国有一大批具有国际大视野的科学家做顾问。央视的科教频道为什么办不好?正是因为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是丁教授这样的民族科学家。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我告诉你这期面对面节目是应上级要求而做出来的,你会是什么心情?

通宝推:梓童,二锅头上品风度,坐言起行,白玉老虎,山药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