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争议李光耀 -- 龙头大哥

共:💬71 🌺632 🌵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争议李光耀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3时18分点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自1965年领导新加坡独立并出任总理之后,担任总理25年之久,卸任后继续担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直至2011年,不仅在新加坡的影响力无人能及,即便放诸亚洲,也少有人能在个人影响力上与之比肩。

李光耀时代,新加坡仅用了一代人略多的时间,就从一个一无所峙、连淡水都需要从前宗主国马来西亚进口的弹丸之地,跃升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这种情形世界上几乎没有第二例,毕竟瑞士和卢森堡的富裕远非是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积累出来的,李光耀也因此被新加坡奉为“国父”, 亨廷顿称其为“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其发展模式被总结为“新加坡模式“。

所谓新加坡模式,首重的并非西方念念叨叨的民主自由,而是强调在精英治国机制主导下推行威权法治主义、发展主义、贸易开放主义和社会福利主义,政治上开放,但更看重“抓住极少数一部分人“,依靠少数精英治理国家。“精英”“高效”、“法制”是李光耀治国的关键词。威权之下,李光耀自然面临着 “不民主”、“暴君”、 “独裁”等指责,新加坡仍在生效的鞭刑等也时常引发微词,家族式执政更使新加坡被戏称为“李家坡”,但李光耀我行我素,并不理会---睿智、绅士但非常强硬,是李光耀的风格。当西方人对其指指点点时,李的回答是:“你说我是独裁者,那随便你吧。”他不认为有任何一种思想或政治模式能够征服全世界,对照搬西方式民主毫无兴趣,而是选择他认为的最合适的方式。这句自白充分表明了他的实用思想:“我来到这世上,并不是为了探索什么生命的意义,更不会对这个深奥的问题发表长篇大论,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尽力而为,所以我很满足,没有遗憾。”任何玄虚或者教条的东西,李光耀都不予理会,如果非要说主义,他的主义就是:实用!

新加坡模式证明了非西方价值形态的后发国家也能取得成功。相对于“西方价值观“,李光耀大力宣扬“亚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及其发展模式对其他后发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无论是中国、中东的一些酋长国、还是老冤家马来西亚,都将李光耀的实践视为宝贵经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前后,显然参考了李光耀的部分意见。

在缔造经济奇迹的同时,李光耀还在外交方面为新加坡赢得了与其微小幅员和有限人口极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和威望,堪称是“以小博大”的典型。在外交上,李光耀更是把实用主义奉行到极致。他一方面坚定地仰赖美国,一方面又尽量左右逢源。美苏争霸时,李光耀欢迎苏联介入亚太;中国改开之初一穷二白,李光耀却不乏溢美之词,极表重视;等到中国日渐崛起,李则屡屡发声希望美日制衡中国,同时大力把印度拉进东南亚。当李光耀站在美国一边时,不忘批评美国几句;而当他几乎站到中国对立面去时,也不忘表扬中国几句----总之,李光耀想尽量抱对粗腿,但又尽量不把话说绝、不把事做绝。在中美交好时期,李光耀在外交上尤其是如鱼得水,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博得了巨大的声望。但当中美深层矛盾日益浮出水面,无论是新加坡,还是李光耀,能左右逢源的空间便越来越小。而此时,新加坡或者说是李光耀,则显然是日益靠拢美国一边。当年北京非典期间,新加坡就在国际上危言耸听,高调唱衰中国,动员外资撤离中国甚至拒绝中国总理参加东盟SARS峰会,这一举动,被大多数中国人国人认为是“落井下石”。虽然说话、做事的是他儿子李显龙,但李光耀显然不会对此一无所知。

随着中美碰撞的频率越来越多,新加坡已越来越难两面讨好。近年新加坡积极配合美国遏制中国,与台湾及民进党眉来眼去,不咸不淡地评论钓鱼岛事件,主动向美提供樟宜海军基地,而且大谈中国威胁论,阻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接近,甚至曾经提议让美、日加入马六甲海峡巡防,只不过遭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反对而未果。“安全上,抱美国人的粗腿;经济上,赚中国人的钱”----这不只是新加坡的打算,似乎是许多周边国家的如意算盘,只是这个算盘看来是越来越难打下去了。

许多中国人都对李光耀的遏华言论甚为不满,其中一个原因是潜意识里认为“华人应当亲华”,但这个纯粹是一厢情愿的心理,华人不等于是中国人,君不见骆家辉?他毫不含糊地代表美国利益,而并非中国利益。同理,李光耀也的确无需对中国人的期望负责,他只是自认须要对新加坡人负责而已。如果李光耀认为,须要站到中国的对面去才比较符合新加坡利益,他当然会站过去。甚至在很早,李光耀就在华人占75%的新加坡放弃了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李光耀是这样解释的:“新加坡位于东南亚,1000年后我们仍是东南亚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跟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命运不同,连生活方式也不同。我们的政策,就要确保在东南亚跟邻国和睦相处,并在自己的家园当家做主,任何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原则为准则。”

李光耀也反对把华人的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列入学校教程,以免因华人说不同方言而把社会撕裂。他承认,在新加坡建国之初,华人的语言是个敏感的问题,“不只是对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或者欧亚裔人其实一样。只要身在新加坡,我们的前途就取决于新加坡的繁荣,而非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或者印度尼西亚的繁荣。”

除了遏华言论令中国人不快,李光耀试图在外交上两面通吃的手法,也有许多网友嗤之以鼻,这个倒应客观地看,某种程度上,这不也正是小国的郁闷之处?只不过新加坡近年来似乎是跳得高了点,它也未必不为此付出代价。之所以新加坡会明显地倾向于美国,也未必是李光耀个人更喜欢美国,而是因为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从历史上到现今,更多地是“挂靠”在美国的“体制内”的,正如同李嘉诚的成功,虽然赚的钱是中国人的,但他的核心利益也是“挂靠”在西方体系下,所以,如有可能,自然是鱼与熊掌得兼最好,一旦熊掌与鱼不可得兼,便舍鱼而取熊掌。只不过,究竟谁是鱼谁是熊掌,咱们中国人倒还要走着瞧。

大国争锋,李光耀在世尚能勉力长袖善舞,李光耀之后呢?新加坡还有左右逢源的能力吗?新加坡模式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如今世界局势波诡云谲,诸多矛盾引弓待发:克拉运河的开挖、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亚洲金融中心的争夺、南海与马六甲的不平静、中美越来越直接的交锋、甚至与前宗主国马来西亚的关系处理,这些对新加坡来说,都是足以关系其兴衰的大事,没有了李光耀的新加坡将何去何从呢?它会就此归于平淡吗?

关键词(Tags): #李光耀 时事 政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