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工作随笔 一 错误的管理心得 -- beiba
受人点化,读了《道德经》。
读后总体的感觉,这确实是一本人生必读之书。《道德经》蕴含中华文明哲学的精华,儒释道三者齐名,老子人称道祖,确实名副其实。
和《论语》、《圣经》不同,《道德经》把它放到人生必读之书,是有原因的。前者要灌输给读者的,是某种道德体系、价值观,是没有思考辨析过程的(并不是说全书如此,只是它们的核心思想如此);而《道德经》则不然,它是让人思辨的,最后的“无为而无不为”只是结果。再好的道德体系、再好的价值观,总有过时的时候。我们回头看,现在的约炮,三十年前的流氓罪,一百年前的缠足,两百年前的牌坊,道德体系和价值观,都不一样,更不用提五百年、一千年和两千年来的变迁了。唯有对真理的追求和思考,是值得世代流传的;而对真理不加思辨和批判的接受,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所以,尽管《圣经》、《论语》树立了远超同时代的价值体系,部分到今天仍然有正面意义,但是它们只能是人生不能读之书。
《道德经》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无为而无不为”,只讲到了一半。
理想中,如果能达到那种“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民无知无欲”的无为状态,自然家国平安。可是有人类历史有哪个阶段真正达到了这种状态?最多是压抑了人性,压抑过度的爆发反而造成巨大的伤害。
进化是种本能,堵不如疏,所以,只有反向为之(不是像儒家提倡的尚贤修身那一套),方是正道。使民众皆锐意进取,使之不善小善,不屑小恶,非大善大恶不为,非大贤大奸不肖,非大富大贵不贪,非大欲大欢不取---这里的大,是指在看穿权、钱、名等浮光之后,采取的对自身最有利的行为,并不排斥人的正常需求,例如一个穷光蛋最需要的是不饿肚子,那么他首先就是要填饱肚子而不是考虑什么忠孝仁义。对自身最有利到了极致,就是顺应、推动历史潮流。
《道德经》剩下的一半没讲出来的是“无不为而无为”。
此外,由于本身的文学水平较差,直接阅读理解困难,所以曲线救国,网上搜各种白话翻译,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挑选、整合到一起,供想读此书却也有同样困扰的同道中人批判、借鉴。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事物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遵循的(第二个道是循道而行的意思),但它又不是永远不变的客观规律,因为没有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知是在进步的。
根据事物的特性来认识事物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在进步的。
天地诞生于混沌虚无,而物质形态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所以人们总是抽离物质形态的(抽象的)方法来认识客观规律,
总是用物质形态来验证的(实证的)方法,来认识规律的适用边界(条件)。
这是一体两面的说法,合在一起就是真正的学问;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认识论,是众多理论的基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是因为丑的存在了;都知道什么是善,是因为恶的存在了。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据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丧失功绩。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无为而治,即没有什么问题不可治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无形不可见(冲即虚也),里面所蕴涵的内容,和运用的领域是用之不竭的。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在我们不断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除跟中认识的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道”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却又深奥莫测。我不知道它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造物主的前面。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没有“仁义”,只是按照客观规律支配万物的发展;真正智慧通达的人,也不会有仁义,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神妙深奥的大自然,它永恒存在,不存在生死问题;能诞生天地万物,生生不已,所以是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生化之枢纽,所以是天地的本源。大自然的运动不勤不惰,稳定一贯,永恒持久,延绵不绝。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故能永久存在。
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众人后面却身居前列;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难道不是由于他不追求私利的缘故吗?正是如此才能实现他的个人价值。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的品德是像水一样。
谦虚不争,利万物,处最下(人皆好高恶下,惟水自高往低),是最善,近乎大道。
有道行的人都是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的环境,他们心怀博大、深藏不露,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做事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办理得最好。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为人处事顺其自然,所以没有麻烦。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娇,自贻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身心一致持之以恒的遵循自然规律,能否不偏离方向?
心平气和专心致志,能像初生的婴儿吗?
消除杂念和(对大道的)执念,能忘心绝迹,坦坦荡荡吗?
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顺应自然吗?
万物生化,事物演变,能不把现象拘泥于心吗(看透本质规律吗)?
智慧通达,能大智若愚,不炫耀吗?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是最深远的德了。
第十一章
卅辐共一毂,当其無,有车之用也。
燃埴而为器,当其無,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無,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卅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因为留有车轴的空间,车才能用。
燃烧粘土使其成为器皿,因为中间有空间,器皿才能容纳。
开凿门窗建造居室,因为中间有空,居室才能住人。
有形的东西之所以被人们利用,是因为看不见的无形在起作用。
注:“有以观无”是《道德经》的核心原则之一。这一章用此为喻,喻有形的万事万物有用,其实真正有用的是客观规律。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
所以智慧通达者的做事,重视内在的充实而放弃表面的愉悦,因此舍弃后者取得前者。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什么叫宠辱若惊?
荣华富贵不是好事,得到了无比惊喜,失去了无比惊恐,这就叫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我所以有灾祸临头,因为有高高的身份地位,如果我没有什么身份地位,还有什么灾祸呢?
所以把天下苍生的荣辱当做自身荣辱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于他;爱惜天下像爱惜自身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
(道)视而不见,称它为无形。听而不闻,称它为无声。摸它不着,称作无迹。此无色、无声、无形之道,不能穷根究底, 所以道是混融不可分的(亦即万事万物的道都是一致的)。
它既不是明亮的又不是昏暗的,所以迷茫得难以形容。说其无,万物由它而形成,说其有,又不见其形。
这应该是无状态之状态,无物象之物象。这就是似无似有的恍惚。
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往后跟随不知何时结束。
然而如果能够把握住这恒古之道,就可以驾驭现在的一切。就能了解到能知道事物发展的初始状态,这既是自然规律。
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那些善于研究自然法则的人,能够从一般现象的微妙处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更能深入到一段人不可认识的境界。正由于难以认识,因而要有不畏困难的精神:有时像冬天涉水过河,犹豫不决;有时像担心四邻起祸,畏首畏尾;有时相当拘谨,好象做客一样;有时过分执着,好象一名纯朴而不能开窍之人;有时认识太空泛,如同山谷一般空荡;有时糊涂茫然,如同浑浊的污水一样。哪一个先贤能因为糊涂就停止研究的呢?他们总是能安静下来化浊为清。谁又能保证这种理论认识长久立于世、不会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呢?他们总是能以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观,逐步进入新的领域研究。只有不断追求新的目标的人,才能逐渐得到知识的升华。只有保持这种永不自满的心态,就能化糊涂为明白,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要实现抽象的道理研究,使之达到高层境界,就得从事物的静态方面去探讨。我总是通过观察万物的过去,来总结出生长繁衍规律,纷繁万物各自的生长规律,均可以追索到它的最初阶段。而这一研究本源的过程,则是用静态方法研究的过程。回复到当初的静,也就是回到对万物生长运势的研究,回到对万物生长运势的研究,则是一种常理(自然界的总法则) 的研究,懂得了常理,也就使人明智了。若不明常理,愚蠢蛮干,就会自尝恶果。一旦明白了常理,就可将常理容纳于各类事物之中,而这一过程又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演过程。这种普遍的法则又正是治天下的王道法则,而这些王道法则又是自然界的法则,这种自然界的法则就是道。道的理论是永恒的,即便人的躯体不复存在,所总结出的道理是会流传于世的,它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有失必有得也是自然界的对立法则:废弃了自然法则的研究,就会有仁义的产生;一旦弘扬了人类的智慧,虚伪狡诈也会随之产生;正由于存在六亲之间关系不融洽的现象,才产生了尊老爱幼的孝道,才崇尚其慈悲心;正是因为有国家的混乱,才产生了忠贞守节之臣。
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权威,丢弃智巧(丢掉小聪明,下笨功夫),对于民众而言则大有裨益;抛弃仁义这种表面文章,百姓自然会恢复仁慈之心;禁绝了机巧制作,抛弃了贪图思念,就不会出现盗窃现象。圣智、仁义、巧利,均属文表和虚华,没有实用,不足以治国修身。所以治国、修身的教诫和嘱托是心地纯洁,行事真诚朴实,少存私心和分外的欲念,抛弃巧智之学就没有忧虑。
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一味顺从与相互抵触,其间的差距又有多大呢?美好与丑恶又相差多大的距离呢?只要众人回避的,你也就不得不惧怕。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智慧通达、做大事的人都是很会运用自然规律的人。道的体现和作用,模模糊糊、混混沌沌而难于捉摸。在混沌模糊之中,好象有着道的形象,又好象有着很实在的东西。在那深远暗昧之处,有着非常纯粹的东西;这种东西非常浑朴纯真,有确实的依据和信验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从现在一直往古时考证,这种形象始终不变,可以用它来作为观察世间万物本源的依据。我是如何来了解万物本源的呢?凭借的就是这个东西。
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有弯曲就会有圆满(委曲求全),有歪斜就会有端正,有凹陷就会有充盈,有陈旧就会有崭新替代,某方面获得少,另一方面就会有所得,某方面获得多,另一方面就会使你困惑。因此智慧通达者总是对立统一的来看事物,并以之为最普遍的理论准则。不固执己见,所以保持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荣耀,因而能取得成功;不骄傲自大,因而有长进。只要你不同别人争权夺利,天下人自然不会同你较劲。古训所谓委曲求全,难道是一句虚托之语吗?确实完全可以归结到这句话。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天)者,同于失(天)。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天)者,失(天)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人生最稀贵的是要顺其自然。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
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不道不德的人,不道不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踮起脚虽然能高一些,但不可久立;两步并作一步走路,反而不会走快;固执己见者,并不明智;自以为是者,不能是非昭彰;自我夸耀的,反而不能成功;骄傲自大者,难以长进。如果从“道”的方面来说:上面的行为都是多余、累赘不堪的东西,就如同剩饭、赘瘤一样,百害而无一利。所以问道之人一定要避免它,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所处的天地在形成万物之前,构成的物质是模糊不清的——它没有如此众多的物质形式。那时是寂寥的——没有大地上的众多生命形式,这些物质是相对独立的,也是永恒的。它们始终作一些周期性的循环运动,凭借这一推测可以认为,它们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天地的本源。我不知道这种原始状态该如何称呼,干脆将这一形成过程叫做“道”,勉强将其名称取作“大”。所谓“大” ,就是指已消逝的过去,所谓“逝” ,是指在时空上离我们相当遥远,而遥远的事物总是会一反原有的形态,产生新的物质形式。因此,整个宇宙中有“四大” :道大——道这种自然规律无处不遵循;天大——它的阳光雨露滋养了万物无所不在;地大——它形成了无数门类的物质形式;人亦大——人类又能认识自然规律,是其它生命形式无法企及的。我们所处的区域中有“四大”,而人类就是其中之一。人类依赖大地而生存,大地上万物又依赖天(日月星等)而生存,而天又依赖道而运行存在,道又是以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准绳。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得以轻为基础, 奋斗不息的精神要以相应的稳定为根据。正是由于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君子们的行为以重为根本。虽然有那么多华丽的物质享受,却能泰然处事,不受它的影响,顺其自然。为什么有的君主本末倒置,只顾攫取眼前利益,害了自己也害了天下?若轻视民众,就会失去当国君的基础,过分追求个人的辉煌——金钱的、政治的,就会失去君位。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走路的人,走起路来总是不声不响;擅长言辞的人,说起话来无懈可击;善于算术的人,计算起来,用不着算盘之类的工具;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正是这样,圣人善于救人(人尽其才),其眼中没有废弃的人;善于救物(物尽其用),其眼中没有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某方面)有能力的人可以做为没有能力的人们的老师,而没有能力的人可以作为有能力的人的借鉴。不尊重老师,不热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范式。甘愿做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真朴(未散之前的原木叫朴,之后叫器)的“道”分散形成万物,圣人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则成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浑然天成、不能割裂的。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想要治理天下,却要用强制的办法,我认为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行统治(不得人心),如果强行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行把持天下,就会失去天下。
所以,世间事物的存在有的自行,有的从随;有的嘘暖,有的吹寒,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因此,圣人戒出手过分,戒自奉过奢,戒行走极端.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发展一旦达到旺盛的极限,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提前消亡。
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兵器属不吉祥器械,几乎每一种生命都厌恶它,所以懂得自然法则之道的人不以它为伴。有远大抱负的君子对待兵器的态度有两种:当安居乐业时,将它放在次要位置,一旦爆发战争,又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们是不祥之物,在万不得已的时才去利用它,他们愿意过着恬静、安然的生活。即便战胜了,也认为不是一件好事。而那些赞美战争、喜爱战争的人,其实是以杀人为乐的人。那些以杀人为乐的战争狂,决不可能得逞于天下。应把吉利的事情看得寻常些,对凶恶的事看要考虑多一些。指挥战争的将领应把功名的事情看得寻常些,统摄将领的帝王把战争所带来的后果看得非常重要,说是把战争视为一场葬礼:当战争中死伤惨重时,能亲自参加一些葬礼,当战争赢得了胜利时,还是以举行丧礼的方式来对待。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
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
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是非常宽广的,他包容万物无所不至。宇宙万事万物,都依靠着它(“道”)生长,而不用对它辞谢。有功而不居功。虽然衣养着宇宙万事万物,而不去主宰它们,可以称其为小。“万物都依存于“道”而不主宰它们,可以称其为大。正是由于它不自以大,因而成其大。
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古今持守大“道”,天下的人都来归往,并且不互相侵犯,所以不会勾心斗角等发生矛盾,因此大家都很安泰平安。声音音乐和美食能够使行客留步。
真正的大道本身,说出口来非常平淡,让人感觉十分平常,好象淡得没有什么滋味的食物;看起来也十分平凡,好像不值得一看的平常事物;听起来也十分单调,根本不像美妙的音乐那么动听悦耳;效力却好像无穷无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所以说道是微妙而又显明的。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有利武器(治国方略,重大决策,战略武器,军事机密等)不可以轻易拿出来夸示于人。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有上等德的人,不自以为有“德”,所以是有德。下等德的人是有心施“德”,所以他无德。有着上等“德”的人“无为”出于无意,所以无所不为。下等“德”的人,“无为”出于有意,所以无所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而是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而是出于有意。上“礼”的人,出于有意,若是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浅薄虚华而取敦厚朴实。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也!
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以前那些能够“得道”(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
天得道就会从混沌变为清澈;地得道就会从震荡变为宁静;
神得道就可以施展能力从而变得灵验;山谷得到道就会积水而充盈;
侯王如果顺应大道,国家就会公平公正,进而天下所有人就都会自动归顺。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推导出:无道
天无法清澈,就会重回混沌,进而爆裂;地无法宁静,人们就会逃跑,进而被废弃;
神无法灵验,没人信,神灵就消亡;山谷不能充满水,那剩余的水也会被蒸发而枯竭;
侯王如果无法得到人们的信任,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再认为侯王是贵重、崇高的,恐怕侯王的地位就可能被推翻。
所谓的贵是由无数的贱而不断叠加累积而成,所谓高是也是又无数的下叠加积累而成。
因此那些侯王用孤、寡、不榖来称呼自己,这就叫以贱来作为自己统治的根本么?
根本不是!
所以那些有着无数荣誉的人,根本就没有荣誉!
所以不要去羡慕成为那些有光泽文采的美玉,而要做粗糙坚硬的顽石。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五 读书笔记 34 beiba 字16936 2014-11-17 23:21:10
🙂论语是本圣典 柴门夜归 字245 2021-04-25 05:29:32
🙂《道德经》笔记(续) beiba 字21179 2015-05-06 09:51:49
🙂《道德经》笔记
🙂牛逼!我基本上都没读过 方天化几 字0 2014-11-19 17:24:38
🙂随想 6 天涯睡客 字894 2014-11-18 04:23:25
🙂多谢 3 beiba 字2146 2015-03-23 22:42:04
🙂《论语》还是要读的 1 文青 字35 2014-11-18 0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