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罗伯特.德.尼罗:致2015届TISCH学院毕业生的讲话 -- 万年看客
或者说,命运的东西太难说了。
从这个意义上,我赞成红军迷说的,人有的时候像种子,飘到哪里发芽,其实是大半由天的。换种说法,人其实常常是被生活的浪潮裹挟着向前或向某个方向走的,潮流来了,稀里糊涂被潮水推着就走了,等到了明白些的时候,常常是大局已定了。
说句题外话,拿我自己做例子,我觉得我对人生开始有些搞明白,大概是在40岁左右开始,见得多了、波折多了、磨砺多了、思考多了,突然有一天,对于人生是怎么回事,就有些似乎明白了。孔老夫子说,四十而不惑是有些道理的,不惑意味着有定见,不为表面或过眼烟云所惑,能够做到有定见,大约是要有些能看到本质的眼光的,否则,看见的东西像露水一样,一个早上就没了,想有定见,怕是很难啊。
说这个题外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我来说,我当年也是想去美国的,原因呢?红军迷说了,美国当时各方面都好。
向前兄的问题,为什么没有考虑主义和奋斗呢?说老实话,当时根本是把主义和奋斗当空话,而且不止年轻人,当年从精神上向美国投降可是TG从上到下的主流,再说句题外话,其实任何时候,不论年纪,我以为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跟着潮流或者被潮流推着走的,潮流是怎么回事、要到哪里去,很少人会去想,会去关心,能够跳出潮流或者精神上不被裹挟,我看就有些智者潜质了,而像主席这样的不光不为潮流所裹挟,本身就可以制造潮流的人,那都是贯通了本源的天才。
所以,出国也好,没出也好,对绝大部分人而言,其决定都是潮流的产物,不过裹了一层独立思考的外衣而已。
比如向前兄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我以为这个问题的物质基础是今天中国的飞速发展和美国的相对衰落,如果中国没啥起色,美国继续如日中天,也许这个问题未必就那么方便问了。
其实想去美国留学,在80年代确实是主流,有办法的谁不想去,对学生来讲,人往高处走,也没啥值得责怪的。
至于跑去美国的人是否就背叛了先辈的理想,恐怕也不能这么说,我看美国的爱国者就很多,而且出过国,对国内外有比较,这样产生的爱国情绪和认识其实比没出过国的更牢固。至于对国家的贡献,虽然身在外国,没有直接对中国的建设有什么贡献,但间接的,从各种渠道对国家也是贡献良多的。
当然,年轻时跟着潮流就出国了,对事情也许看得没那么清楚,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做决定,也许当年就不会出去了,但历史没有假设不是。既然出去了,安家立业有孩子了,再动确实麻烦,但这些我想都和主义、奋斗、牺牲没什么太大关系,今天的中国,也不要求在这中间做出选择。
说到最后,还是要多谢中国的建设者,将中国建设到了比肩美国的程度。
胡乱写了一通,不通之处请见谅。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压缩 2 层
🙂真是令人唏嘘 3 向前向前 字404 2015-08-04 23:56:42
🙂我觉得个中原因挺容易明白的 37 红军迷 字1495 2015-08-05 02:21:06
🙂感谢回复,美国那边应该已经很晚了吧 6 向前向前 字472 2015-08-05 03:22:5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
🙂好 2 南寒 字78 2015-07-31 2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