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死亡起源 The Origin of Death -- az09

共:💬315 🌺3153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的确值得存疑

的确值得存疑,这个方案的确挺昂贵的, 所以我用了“可能”两个字。

但是,再细想想,有更廉价的方案吗?比如单纯靠基因突变?

我在文章里面写了下面一段,我们思考一下,如何不用昂贵的方案,采用“廉价”的方案去处理?

我们再展开讨论一下:假设环境或者竞争的一个突然的短期变化,需要我们的身体的某个基因,在短期内就出现某个特定指向的性状的改变,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体内的基因,动辄几万个,我们如何保证,我们可以通过“掷骰子”的方式,去精确的指向所需要的改变?首先几万分之一的概率,就已经很小了,并且基因本身又是一串长链,它或许还需要精准的指向某一小段基因片段,而且,基因自己突变的概率更小,两者相乘,则接近0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种群数量,加上足够的时间,这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如果再复杂一些,变化的环境需要我们同时出现几个性状的改变呢?然后,再考虑一个更加复杂的情况,即便它运气很好,“掷骰子”中奖,获得了所需要基因的变化,但如果这个短期的环境的的变化消失呢?那又如何变回去?要知道,这种情况其实在生命的经历中非常常见。

所以,以其相信高等复杂生物的演化是通过基因突变累积的,我宁可相信他们主要是通过类似“转座子”(Transposon)的方式,以这样的基因的“剪切与粘贴”或者“复制与粘贴”造成的,至少,这样看起来还靠谱些。

看起来用廉价的方案很难做到,不是吗?

那我们再看事实:事实上,我们体内有许多基因都是演化上保守的,也就是,在演化过程中,基本不变的,要维持这种不变,本身就需要一个相对‘昂贵“的成本。

另外,还有一个更加诡异的事实,是在所谓的”非编码DNA“,也就是所谓的垃圾DNA中,也有许多保守序列,这就更奇怪了。毕竟,我们的”有用“的DNA只占总数的1.5%而已,在非编码区维持这些保守序列,是很奇怪,也是成本很高的事情。

那么,事实上,有没有冗余呢?我认为是有的。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各种各种样的返祖现象,比如毛孩,我们其实在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把有长毛发的基因打开的,只是我们不需要了而已。这个基因并没有消失,还藏在我们体内,这就是一种冗余数据的表现。相信这样的冗余数据,还有许多。

还有,我们每一个体细胞,DNA都是一样的,但是,分化后的体细胞,功能各不相同,这意味着这些体细胞,在“数据库”上有相当大的冗余的,再加上它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性,则需要更大规模的冗余...........

总之,生命似乎为了追求更大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采用了一个大冗余的做法。虽然昂贵,但是却似乎很值得。

这是我的看法。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