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最近看到的笑话之七 -- 钛豌豆

共:💬4002 🌺30008 🌵2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人之笔,殊为可怕

就这一个段子,在几年前,是用来攻击国家的。

杨:你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中国,到底是什么驱使你回国呢?

  (此时有几个答案:一党的感召;二对祖国的眷恋;三在美国受到种族歧视等等,且看季教授如何作答)

  

  季教授:“钱多”,他接着解释说,当时一个副教授五十元,一个正教授八十元。而当时一石谷只两元钱,薪水和物价实在很悬殊,因此他选择了回国。

  

  杨澜显得很失望,但是仍不死心:依你看北京大学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答案有几个选择:一是要以三讲为中心,发挥党的核心骨干作用,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等;二是改革教育体制,建立教授能上能下,党、干、部变公务员制度等等,且看季教授如何作答)

  

  季教授:北京大学本来就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还不存在如何成为的问题。但要更进一步,主要是钱的问题、教育经费的问题,如果没有钱,就请不到好教授,就不能把学办好,其他什么都是空话。现在讲教育是什么什么都是假的,投入不增加,说得再好听都是假话。

  

  杨澜作为我党的一名宣传工作者,这时明显地露出尴尬、绝望之色。我估计她是在想,北大基本上已经是伪北大了,怎么偏偏就剩下这么一个讲真话老头?而又偏偏选着他来采访。但是事已至此,她还得问下去:

  

  当时北大从人民大学调来了一个校长,杨:你认为怎样才能当好北大的校长?

  (可选择答案同上)

  

  季教授:会弄钱。就是能把经济提高、把教育经费提高。

  

  节目到这里基本上是杨澜抢着说话了,她匆匆地使采访结束了。

但是这个也可以说是假的。

特别是其中括号里的选择。

我看到还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

杨澜:有些人也说,留学生之所以不回来,很多是因为那边的物质生活条件好,所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在您做学生的那个时代,中国的生活水平和西欧比,那个差距比现在还要大,为什么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留学生都回来了呢?

  

  季羡林:那时候差距不大。

  

  杨澜:不大?

  

  季羡林:为什么,在国外,在国内一回国,“清华”、“北大”回国以后不能当教授,“北大”叫副教授,得过渡那么几年。“清华”没有副教授这个名字,叫做专任讲师,得过渡几年。他回来拿的工资在国内,生活水平是高级的,三百块“大头”,四百块“大头”,那很高级了。反正起码不比国外低。

最多也就是这样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