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9:鲁息姑——吾将授之 -- 桥上

共:💬22 🌺1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9附:鲁平杞莒1/1

《隐二年经》:

夏五月,莒人入向。((p 0020)(01020002))(006)

《隐二年传》: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p 0022)(01020201))(006)

《隐四年经》: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p 0033)(01040001))(006)

我的粗译:

在我们的隐公二年(公元前七二一年,周平王五十年,杞武公三十年),莒子(莒国国君)从向国娶了老婆,但那位向姜在莒国呆不住,自己跑回向国。这年夏五月,莒人打进向国,又把姜氏(向姜)抢了回去。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曰:

入者,以兵深造其国邑之名。然有二义:有入而取其地者,有入而不取其地者。取其地,与灭同,闵二年“狄入卫”,哀八年春“宋公入曹”是也。不取其地,隐十年“宋人、卫人入郑”,桓二年“入杞”是也。此“入向”不知取地与否。据《传》云云,是称兵夺妇而入其国邑,未尝取地,故《公》、《谷》亦曰“得而不居”。然僖二十六年公会莒兹 [不/十]公、宁庄子盟于向,宣四年鲁伐莒取向,襄二十年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向皆莒地,则又似灭其国而取其地。说本毛奇龄《春秋传》。

杨伯峻先生注“四年春王二月”曰:

冬至在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己卯,此年实建丑,二月则建寅之月。

莒人伐杞。取牟娄”杨伯峻先生虽云“无《传》。”,且云“外诸侯取邑,全部《春秋》唯此年及六年两见。或以后疆埸之争,此取彼夺,数见不鲜,故皆略之乎。”,但这正是莒人灭掉向国之后膨胀的体现,也引起了后面他们与杞国的冲突,需要鲁桓公来调停。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莒”——“介根”(杨注:莒,国名,《郑语》“曹姓邹、莒”,以莒为曹姓,恐另一莒。此莒国,春秋后五十年为楚所灭,见《楚世家》。传世彝器有中子化盘,记楚简王伐莒,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据文八年《传》及《世本》,当为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省-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据《鲁语下》“晋信蛮夷”之语,则当时人以蛮夷视之。#介根本莒旧都,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四十里,即胶县西南七里,并参隐二年《经?注》。),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9.9,北纬37.1(胶州西南)。

“莒”——“莒父”(杨注:莒,国名,《郑语》“曹姓邹、莒”,以莒为曹姓,恐另一莒。此莒国,春秋后五十年为楚所灭,见《楚世家》。传世彝器有中子化盘,记楚简王伐莒,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据文八年《传》及《世本》,当为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省-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据《鲁语下》“晋信蛮夷”之语,则当时人以蛮夷视之。#据《山东通志》,今莒县即莒国,一云,即鲁之莒父邑。),推测位置为:东经118.83,北纬35.58(今莒县县城,春秋初莒国迁来)。

“向”(杨注:向,国名,姜姓。据《太平寰宇记》,莒县南七十里有向城,当即此向。杜《注》谓“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则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四十里,距莒甚远,非也。怀远之向当是襄十四年“会吴”之向。说详江永《春秋地理考实》、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并黄汝成《集释》。顾栋高《大事表?春秋入国灭国论》云:“莒人入向,而宣四年伐莒取向,则向已为莒邑,而隐二年向为莒灭明矣。”#向,莒地,在今山东省-莒县南七十里,又见隐二年《经》并《注》。#向即隐二年“莒人入向”之向,在今山东省-莒县南七十里。本为国,莒人取之。今鲁又取之于莒。然襄二十年《经》云“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杜《注》云:“向,莒邑。”似向仍属于莒,或此年鲁虽取之,而其后莒又有之。杜《注》谓“东海-承县东南有向城,远,疑也”,则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之东南。杜预自疑其远,他人自不信之矣。说详《汇纂》及江永《考实》。),推测位置为:东经118.74,北纬35.32(莒南县-大店镇西南部,有遗址,南北约2500,东西约3000)。

“牟娄”(杨注:据《清一统志》,牟、娄为两邑,牟城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北二十里,娄乡城在诸城县西南四十里。杜预《注》以牟娄为一邑,即诸城县西之娄乡。昭五年《经》及《传》“莒-牟夷以牟娄与防、兹来奔”。如此,牟娄实为一地,杜说可信。宣十五年《经》之“无娄”,《公羊》虽作“牟娄”,实另一地。外诸侯取邑,全部《春秋》唯此年及六年两见。或以后疆埸之争,此取彼夺,数见不鲜,故皆略之乎。),推测位置为:东经119.18,北纬35.84(程戈庄遗址)。

————————————————————

《桓二年经》:

秋七月,杞侯来朝。((p 0084)(02020005))(006)

《桓二年传》:

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p 0090)(02020301))(006)

《桓二年经》:

九月,入杞。((p 0084)(02020007))(006)

《桓二年传》:

九月,入杞,讨不敬也。((p 0091)(02020501))(006)

《桓三年经》: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p 0096)(02030003))(006)

《桓三年传》:

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p 0098)(02030401))(006)

我的粗译:

十一年后,到我们的桓公二年(公元前七一〇年,周桓王十年,杞武公四十一年),秋七月,杞侯(杞武公)来朝见我们的主上(鲁桓公),不敬。等这位杞侯走了,我们就开始策划进攻杞国。

这年九月,我们打进杞国,这是要惩罚他们的不敬。

下年六月,我们的“公”在“郕”那里会见杞侯,这是因为杞国向我们求和了。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九月,入杞”曰:

不称主帅,帅兵之人非卿也。入,入其国而不有其地。

杨伯峻先生注“九月,入杞,讨不敬也”曰:

僖二十七年《传》云:“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又云:“秋,入杞,责无礼也。”与此《传》事同而文异。

杨伯峻先生注“六月,公会杞侯于郕”曰:

《公羊》作“公会纪候于盛”。杞、纪易误,郕、盛可通。杜预无《注》,则以此“郕”即隐公五年之“郕”。《谷梁》范宁《注》云,“郕,鲁地”,与杜异。鲁地之郕,《左传》作“成”,故城当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杜《注》云:“二年入杞,故今来求成。”

“杞”——“淳于”(杨注:杞,国名,姒姓。杞本旧国,汤封之,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二曾言之,证以卜辞中有杞侯(《殷虚书契后编下》三七?五),良信。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是为重封,故亦称夏(见《逸周书?王会解》),犹宋之称殷、称商。国都初于今河南?杞县,春秋前即已东迁。清-光绪间,山东-新泰县出土杞伯器多种,许瀚以为新泰即杞都所在,详见吴式芬《攈古录?金文》卷二。其后又迁淳于,即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三十里之杞城。据顾栋高《大事表》,杞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春秋后三十六年,即杞简公元年,楚惠王灭之。《史记》有《杞世家》,传世有杞伯鼎、杞伯豆等。一九六六年,山东-滕县-木石公社-南台大队又发见杞伯-每比所作邾曹鼎,定为西周-厉王时物。),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4,北纬36.07(僖十四年前襄二十九年后杞都,泰安县-淳于村)。

“郕”——“成”(杨注:《公羊》作“公会纪候于盛”。杞、纪易误,郕、盛可通。杜预无《注》,则以此“郕”即隐公五年之“郕”。《谷梁》范宁《注》云,“郕,鲁地”,与杜异。鲁地之郕,《左传》作“成”,故城当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成”,《谷梁传》作“郕”,成、郕字通。古成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北。后为孟氏采邑。定十二年仲由为季氏宰,将堕成,公敛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云云;哀十五年成叛入齐,既而齐归成,是成为鲁北境近齐之邑。#成,据《山东通志》,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十里,亦作“郕”。#“成”各本俱作“郕”,其实成、郕一地,今从监本,以求一律。#成即郕,本杞田,后为孟氏邑。今山东-宁阳县东北。#成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里,在鲁都稍西而北五十余里,鲁北境。),推测位置为:东经117.18,北纬35.86(田家林,有遗址)。

————————————————————

《桓十二年经》:

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p 0133)(02120002))(006)

《桓十二年传》:

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p 0134)(02120101))(006)

我的粗译:

又过了十年,到我们的桓公十二年(公元前七〇〇年,周桓王二十年,杞靖公四年),夏六月壬寅那天(杨注:壬寅,初二日。),我们的“公”和杞侯(杞靖公)、莒子在“曲池”盟会,我们让杞、莒两国达成了和约。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曰:

隐四年,莒人伐杞,自是遂不和,鲁与两国相邻,因而和之。

“曲池”(杨注:“曲池”,《公羊传》作“毆蛇”,《纪年》作“區蛇”。區、毆与曲为平入对转,蛇与池古音亦同。曲池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6.94,北纬35.94(蒋集镇-黄庵村)。

下面是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一些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桓十六年经》:

冬,城向。((p 0145)(02160004))(006)

《桓十六年传》:

冬,城向。书,时也。((p 0145)(02160401))(006)

我的粗译:

四年后的我们桓公十六年(公元前六九六年,周桓王二十四年,杞靖公八年),冬天,我们加筑了“向”的城墙。《春秋经》上之所以写这一笔,是因为这次行动是按节令来的。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冬,城向”曰:

向已见隐二年《经?注》,则此时向已由莒改属鲁。

杨伯峻先生注“冬,城向。书,时也”曰:

《春秋经》凡冬城者,《传》皆曰时,书时者凡七次。庄二十九年城诸及防,文十二年城诸及鄆,并在十二月下;宣八年城平阳,在十月下;成九年城中城,在十一月下;唯襄十三年之城防,昭九年之筑郎囿,以及此《经》,有冬而难推其月。但襄十三年《传》云:“冬,城防,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礼也。”则所谓时者,农事毕也。

————————————————————

说句开玩笑的话,鲁国之“平杞、莒”,就像是小熊分饼,作为饼的“”终入于鲁人之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