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国亦如是,纵观人类历史上伟大帝国,无不拥有一个宏大愿景。譬如英之日不落,又如美之昭昭天命,我国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大国心态,更是可以上溯商周。
蜀汉如果矢志北伐,那么它还可以自称为那个拓地万里,威行绝域,为民族定名的汉帝国的继承人。如果它彻底放弃北伐,那么就不过是违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民族价值观的一个反动割据政权。如果说北伐是不作不死,不北伐无非是混吃等死,蜀魏悬殊的力量比已经决定了蜀汉的前景并不光明,何不作一作,以求万一的不死呢?当然,作也要有作的法子,这一点上来说,诸葛亮作的比较好,姜维作的比较差,但这背后又有许多客观条件的不同。
文革,或者说主席治国的一系列措施,也早已经有很多可以总结为“不作不死”的评论了。但是我们评论诸葛亮,是建立在近两千年时光带来的眼界和知识的跨越之上,而主席才去世四十年,一般人能可靠地评论天才吗?我想谈这个话题,或者说把主席和诸葛亮参照来看,起因是一首诗: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作者罗隐和这首筹笔驿都不是十分有名,“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一联还比较经常的被引用,但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全诗本来是写诸葛亮的。我想就此引出的,其实是一个哲学性话题:人定胜天吗?
如果说把“人”看成一个宏观的整体,那么这句话看起来还有点希望;但我也很怀疑这个过程能否在数代,或者说有限代内完成,我认为其表述的更多的是一个趋势。但如果说把“人”定义为一个或者一群个体,那么哪怕个体再怎么优秀,答案恐怕都难逃悲观。
建立新中国的那批革命者群体,从能力到品格上,无疑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群人之一(甚至没有之一),但他们后来几乎(如果说不是全部)都不能完全认同主席的理想,甚至相当(如果说不是大多)人反对主席的举措。这是因为主席错了,还是因为他们变了?我看都不是,这是能力差距的问题,主席能战胜私欲的诱惑,不等于一般人也能。小平后来说要共同富裕,说出现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改革就失败了,是他存心撒谎吗?我看也不是,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大概都发过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才,现在我们几个人达成了幼时的理想呢?又有几个人当年是存心撒谎呢?
主席晚年的一些举措,甚至扩大点说,包括文革在内,都有很明显的缺点。人不能一贯光荣永远正确,主席没有老糊涂,但主席的身体情况已经不支持他准确的把握全局情况了。文革的组织路线失败主要原因,我认为就在于主席已经无法深入基层,从而思想路线也无法真正有效的达到基层。一方面基层的乱象来源于此,另一方面尽管在主席能直接影响到的中央层面造反派似乎有着势均力敌甚至稍微优胜的力量,但实际根基浅薄,主席去世后被老干部群体一击而倒。
主席留下的人事安排,我觉得就不要从高明与否的角度评判了,因为事实是这个人事安排不到一个月就被推翻了。主席当然希望左中右能达成平衡,团结向前,但问题是力量对比实际根本就不平衡。这归咎于江青没有道理,江青或者说四人帮的问题不是不能团结反对派,而是不能团结中间派。没有江青,邓陈叶就能容忍春桥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发号施令?不可能嘛。
而且江青的“跋扈”,也就是那么回事,老干部拍江青的桌子不算跋扈,江青拍老干部的桌子就是跋扈,这合理吗?某种角度说这是合理的,但这明显不公平,但归根结底,这是现实。三老四帅们拍桌子,大吼大叫的时候,很多人,至少他们的旧部,不会因此对他们产生多大反感。
我一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觉得主席当年面对的,很可能已经是死局。我们后人应该做的,不是从中找理由,而是从中找教训,争取在未来用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时间把它下活。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6 层
🙂资历可以传承,也可以来自功业。 6 盲人摸象 字1101 2016-11-06 14:07:21
🙂大错特错! 1 列宁同志 字243 2018-01-13 09:54:53
🙂隆中对中关键的一句是: 一旦天下有变 5 人云亦云 字697 2016-11-07 04:02:19
🙂人要有点理想。
🙂好像对面的台湾,当年小蒋表态反攻大陆只能说不能做的时候, 1 陈比尔 字151 2017-05-29 16:29:58
🙂文革失败最大的原因确实是基层没有另外一个毛泽东 5 删ID走人 字634 2017-05-28 03:16:05
🙂个人觉得未必准确 南宫长万 字207 2017-09-17 09:38:37
🙂解甲兄读史读通了 2 道可道 字226 2016-11-07 23: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