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共:💬517 🌺6785 🌵1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所有内容都是我本人的亲见或亲友讲述,是否具有代表性各位自行判断。希望就事论事,恳请各位不要随意解读,不要使用打脸之类攻击性语言,我也没有想要说服任何人。

我没有仔细规划,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我没提到或者你认为不够详细,而你想了解,我会尽我所知回答。

分田到户之前的情况

我生活的自然村人口200多人,划分为两个生产队。我家乡所在区域地理上属于浅丘陵,田地大部分是水田,有少量旱地, 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黄豆,棉花。生产队还有公共菜地,有若干鱼塘,生产队会放养鱼类,各家有小块自留地。还种一些其他副食,比如荸荠。

工分制度:按劳动能力,每个劳动力有额定工分,我记得满额是10工分。所有对集体经济有贡献的生产活动都有额定工分,比如包养一头耕牛,每年有工分。我小时候还捡过牛粪,也可以换工分。我父亲是当地卫生所的集体编制员工,除农忙外不参加农业劳动,所以每年还需要用现金兑换工分。

粮食分配:每年年终按各家工分总数分粮食,油料。平时有困难可以向生产队预支。

水利设施:池塘,大小沟渠。池塘是主要蓄水设施,每年冬季集体会组织挖塘泥,要不然会逐渐淤积,蓄水能力下降。还有一套重要的水利设施就是大型水库引水系统,解放后,我们家乡逐渐建设了一套从水库一直到农田的引水系统。生产队每年农闲是还要出劳力去建设维护大型水库,工地比较远,生产队安排住宿和饮食,个人自带铺盖。

村级基础管理人员,我记得有: 队长,副队长,妇女队长,会计,记分员,还有管水员,所有人员要参加农业劳动,有些额外工分补贴。

每年耕地可以种植两季水稻(早晚稻),或一季中稻 + 一季小麦,稻田一般过几年种一次黄豆,应该是为了保持土地肥力,有时候也种紫云英作为绿肥。

新鲜蔬菜主要是几个来源:1. 集体菜地收获 2. 自留地 3. 集市上买。 每家都自己养猪,一般一年一头,一部分好像要上交到供销社,生产队可以得到一些收入。过年宰杀后可以上交一部分到生产队换取工分,一部分自己消费。

公粮: 每年生产需要需要上交公粮,我们村附近有粮站,粮站建在附近的一个小火车站,公粮通过火车运出。

粮食消费方面,除了父母亲提到的三年困难时期,主食(大米,小麦)供应没出现问题,家里人口多粮食消耗大的会掺杂部分粗粮,比如红薯,胡萝卜。吃面粉有时候会掺杂麦麸。

肥料:农家肥(人畜粪便),化肥。从我记忆中,化肥(氮肥)的使用是逐年增加的,大部分来自本县的化肥厂,还见过日本尿素,我记忆深刻的是日本化肥看起来纯净的多,包装袋要精致的多。农药使用也是逐渐增加的,我对农药的印象不好,杀死了很多青蛙,每年都有农民不注意防护中毒,死亡的也有。

农业机械:我是亲见我们村逐渐添置农业机械的,刚开始是柴油机驱动的脱谷机和抽水机,后来有了手扶拖拉机。

通电: 这个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事了,我们村跟临近村合伙搭设了从附近集镇到村附近的供电线路,让后进入各家各户。当时农户唯一的用电设施就是电灯,每家按电灯的数目分摊电费。生产队也购置了马达,抽水机等等。

卫生保健:每个大队有几个赤脚医生,附近集镇有基层卫生所(我父亲在那里上班),一般社员头疼脑热的就靠赤脚医生和当地卫生所,处置不了了就送去更高一级医疗机构(县,省医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儿童免疫,每个儿童都登记在案,按要求做免疫(牛痘,小儿麻痹糖丸),这个是我父亲负责的,我见过他的儿童免疫名册,有详细记录。

关键词(Tags): #农村亲历通宝推:ciqly,xm,东海后学,柴门夜归,山远空寒,Rusher,吴用,故乡在喀什,蓝鸟,别来无样,驿寄梅花,hattie,鸡腿,camper,ifuleu,苏仙岭,ton,奔波儿,高中三年,地的得,柏林墙,五磊山,三笑,桥上,時千峰,阴霾信仰,赵美成,俺老孫,阿四,决不倒戈,冰棍,老阿,mezhan,jdrlgd,青颍路,何求,向前向前,西电鲁丁,金色阳光,襄阳之裔,任爱杰,伊粟,朴石,独立寒秋HK,白浪滔天,汉水东流,石狼,盲人摸象,笑不拾,qq97,豪哥的江湖,想象残酷,老老狐狸,七天,让领导先走,脊梁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