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同样是系统集成设计,为什么喷运十不喷C919? -- 脊梁硬

共:💬835 🌺4975 🌵1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逻辑不清的恰恰是你啊。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自己的民用航空运输和民用航空工业是早晚的事儿。英美是二战后开始搞喷气式客机的,苏法是五十年代初,到了六十年代末,歼五、歼六、歼七、歼八、轰五、轰六先后上天,中国开始搞自己的喷气式客机,基础并不比美苏英法起步时差太多。

既然要搞,以专机需求切入恰恰是当时最优选择,原因很简单,当时民航运输规模很小,而专机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研发投入也是能得到优先保障的,而领导人乘坐国产飞机的示范效应能相对化解对国产飞机的怀疑,就像总理坚持戴国产手表、跨越高铁试车非要站机头一样内容

你这一段说的仍然是民航工业,不是专机,国产手表是民用,高铁还是民用,要比也先用红都西装来比还差不多。——这逻辑不清的帽子先带着啊,而且你清楚我并不反对搞一个专机了么?我反对的是专机非要搞世界主流标准,不参考具体国情和技术水平。对于专机来说,就是两条:完全国产化+安全;不非要搞100吨以上,不一定要飞拉萨。做技术积累,小步快走就行。

八、九十年代军队确实没钱,但进入新世纪后,完全不一样了。至于实不实用,现在还有6、7百架KC135的美军,肯定认为老兄是在胡说八道。

老美用的东西我们一定合用?这逻辑刚刚的! 运8的载重量可是和运10(商载15吨)相当的,运10唯一的优势是速度:除了加油机没有一样是必须运10干的。我国当年有全球布武,大加油机队需要么?新世纪,一架飞机的研制是为了40年后的需要??

图104五五年首飞、六零年就停产了,彗星客机停产得更早。波音707、727是最早两种销量过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如此成功的机型不去抄(当年抄作业,咱也是抄学霸而不是抄学渣),还往图104坑里跳,那不是有病吗?

轰六/708的总师马凤山一开始就坚持不走苏联图104老路,得按西方标准来。老兄看来又是一个“我比总师还牛逼”的人物。

我当然没有总师牛逼,不过按你的逻辑兄弟比286牛逼看来是一定的。何况我说的是T104的改进,机侧进气涡喷改成四发翼吊涡扇(类似707),可比Tu104到Tu154的进化(当然方向不一样),西方标准当然没问题,但难道一定要707当标准,难道西方就707一种飞机不成?

运十算得上啥“高指标”?参看50年代首飞的707,运十指标很现实、很正常、很有针对性啊。要是上面发神经直接要求搞个747的C版或者要求搞个双发版的707,这才算高指标吧?

运10指标高在哪里?ARJ21和C919之间的距离就是运10高的地方,3米5粗的大管子又要轻又要结实就是指标高的地方,明白了么?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航空运输市场,能支撑起一个国产客机型号取得商业成功?更何况运十立项的1970年。这还没说技术基础。

波音707在当时的中国都谈不上商业成功,何况运十。上海航空公司1985年5月起先后引进的5架二手波音707型客机,仅运营三年多,1988年开始陆续退租了。

至于钱,85年开始买图154不要钱(这个应当是没有卖方信贷的)?小牛肉不要钱?进口轿车要不要钱?耀邦同志忧心的80年前后200亿/年的公款吃喝,还有楼堂馆所都不要钱?

其实不全是缺钱,是资源投放方向的选择而已。

很高兴,我们至少在运10没有商业前景上是一致的(看来我的204个字也不都是不靠谱的啊)。

如果现在200亿每年让你这么气愤,那么为了一个领导专机每年赔上几亿不是要把你气死?另外那时候是分灶吃饭,运10最多能在中央灶和上海灶吃点东西,200亿都省下来,能给运10的也就是几亿。资源投放当然有问题,但这就说明投给运10没问题了?这就是你的逻辑?80年代下了一堆的项目,没有一个比运10更值得投钱的?我说一个: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

我不反对当年搞大飞机(虽然认为项目没立好),更觉得运10团队消失非常可惜,但运10 下马是正确的。类似当年WS-6下马,搞WS-10就没错;运10下马,没搞MPC75或是BAC111,没有吃透转移过来的MD-82,没有在MD-90下马后立刻开始搞ARJ21就错了。

但一架几乎所有则子系统都是不符合标准的土法上马或是非正常渠道进口的,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生命周期内一无民用前景,二无军用采购,政府采购数量极小的高价玩具下马有问题?

通宝推:北纬42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