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二 -- 骨头龙

共:💬4004 🌺30241 🌵24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说乒乓球,就说说岳飞之死

前段时间看金史,倒是看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岳飞之死:其实岳飞死的时候,金国已经发生过两轮非正常政治变动(说通俗点就是政变),跟着完颜阿骨打打天下的那批老臣死的死,退的退,参与过灭辽与靖康之变的金国第一代军政领导人基本上凋零殆尽,而新生代也青黄不接。天眷三年(1140年)五月,完颜宗弼撕毁和约,分兵四路大举攻宋,但是随后就被宋军连番击败,这个时候,宋金的力量对比相比靖康之变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双方的战略平衡其实已接近达成:

1.金占据北方,骑兵强悍,但是南方水网密布骑兵无法深入施展不开,多次南侵作战不力。当然这一切只是表像。

2.金国老一代将星,就是跟着金太祖打天下的那一批人,基本上凋零殆尽,而新生代也青黄不接,宋朝那边经过多年残酷的战争,兵将中不能打的都打死了,剩下的都是能打的了,优秀者当属宋朝中兴四将。金国在军事指挥人才方面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3.随着女真人中第一代领导层逐渐老去,整个金国上层出现了对宋议和的声音,为什么?不是因为这批老家伙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这批老家伙当大官当久了普遍会有一些小算盘,权力会改变人,这句话真是普遍真理,第一,他们跟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打天下的,九死一生过来,已经有官有权有钱了,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儿孙们像自己一样也上战场用性命换取富贵,第二,如果宋金和议达成,就不会有新生代将领通过军功上位挤走他们的儿孙。。。这种上位者随着年龄变化而发生的微妙的心理变化其实是我们这些局外人很难觉察到的。

4.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女真人数量其实很少,经过多年征战,统治的区域越来越大,统治的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其它各族人加入金国的军队,这些人参军的目的无非是当兵吃粮。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金军从上到下,从官到兵,整体战斗力已不能和靖康之变时的金军同日而语。

基本上讲,到了天眷三年(1140年)金军南侵失败,宋金的战略平衡已经基本达成,对赵构来讲,这时候终于可以和金国达成一个类似于澶渊之盟的盟约,结束两国多年的战争了。澶渊之盟同样是宋军在澶州挫败辽军后达成的,之后宋辽实现了近一百多年的和平。对赵构来讲,多年的战乱奔走,他的心气怕是早就磨没了,通俗点讲,就是累了,什么光复中原名垂青史他都不在乎了,这时候,他就想当个太平天子,所以一个宋金之间的澶渊之盟是赵构求之不得的。这个时候,岳飞这个宋弱金强时宋金平衡最大的制造者到了平衡达成时反而成了这个平衡的最大潜在破坏者。于是岳飞死到临头了,赵构要用岳飞来换宋金之间的“澶渊之盟”,可以讲,这是一次极其凶险的政治赌博,换了别人怕是玩不转的,但是赵构不一样,早些年被金人追得朝不保夕,生不如死,根本不在乎这个。其实以前看古人今人评论岳飞之死,都是从很多微观的角度,岳飞个人品行,岳飞与皇帝还有其它官员之间的关系,等等等等。但是这一次选取的角度完全不同,是我第一次从宏观角度来思考岳飞之死,要理顺很多大事件,不妨跳出己方视角,站到你对手方的角度来思考,才能更好地还原很多事件的原貌。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实我的观点:绍兴和议是1140年达成,到了正隆六年(1161年),海陵王完颜亮再次南侵,但是被击退,完颜亮也死了。如果按常理,金人被击败,连金主都死了,赵构的位子应该坐得更稳才是,但是这时候赵构却退位了,接他班的是主战派的太子,其实根本原因还是赵构用岳飞之死换来宋金“澶渊之盟”的政治安排彻底破产了,金人一南下,南宋从上到下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想起了谁呢?只能是岳飞,其实天下人都清楚,没有皇帝点头,秦桧本事再大,胆子再大,都害不死岳飞的,皇帝才是岳飞之死的第一责任人,而这个时候秦桧已死,所以目标就只剩下准赵构了。全国上下都因为金人再次南侵以及岳飞之死将矛头指向赵构时,赵构就只能退位让贤,让主战派的太子登基。

通宝推:天堂,盲人摸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