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156:因果 -- 本嘉明

共:💬580 🌺4450 🌵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集体和小集体

古人在描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常有强干弱枝、尾大不掉两个对立的描述。强干弱枝的时候,中央强大,地方弱小;尾大不掉的时候,中央弱小,地方强大。这个时候所说的中央和地方,都是一个能量级别的范畴。比如说周王室在拥有关中沃野千里和西戎归附的强大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背景下,就可以凌驾于关东各国之上充当宗主国,可以远征楚国这样的大国;周王室在与西戎的战斗中遭到惨败、失去西戎军事支持和关中土地基础之后,就迅速沦为郑国这样的新建小国都敢欺凌对战的弱国,甚至连和郑国这样的小国作战都会失败。中央与地方的对比,是在一个相近的层面上说的。其涉及范围相当。

君主的集体化也是在官僚的集体化的层面上说的。

官僚的集体化,如果仅仅看其顶峰,那就无外乎唐代的群相制、明代的内阁制、西方的议会内阁制,只是寥寥几个人、十几个人。君主的集体化,如果也只看顶峰,那么大约也就是寥寥几个人、十几个人。

但是我所设想的君主集体化,这个范围,是在与整个官僚集团对比的层面上说的。

整个官僚集团,在古代,是从县吏到宰相、首辅一整个数以万计的庞然大物,在现代,是从乡村到内阁的一整个数以百万计的庞然大物。

那么整个君主集团呢?在古代,君主集团可以是商周时代的王族、贵族集团,可以是秦汉时代的皇族、勋贵集团。是这样庞大的集团。

正是这样的对比,让我注意到自从秦统一以后,君主集团事实上一直在萎缩。我原先一直提晋无公室的问题,在晋之后,秦也存在不蓄皇室的问题,特别是秦二世,几乎将皇族灭了。西汉时代虽然分封了很多诸侯王,但是随着统一的进行,诸侯王也逐渐失去干预政治的能力,这样的皇族根本就无法形成政治集团。君主集团和官僚集团都是政治集团,不能形成政治集团的皇族又怎么能够构成集体化的君主呢?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所谓封建王朝一直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作为君主集团的皇族集团往往名存实亡,其真正能够发挥政治影响力的皇族成员往往只有寥寥数人,与动辄数以万计的官僚集团相比根本不成比例。只有极个别的时代出现了培植皇族对抗官僚的事例,而这些行为又常常演变成为官僚推动下的皇族内战。

同时,由于不蓄皇族的问题,作为君主集团最终代表的皇帝需要经过相对来说少得多的竞争就可以戴上皇冠,而官僚要进入顶峰成为宰相、首辅、首相,就要经历范围极其广大、人数极其繁多、问题极其复杂的斗争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就直接导致了君主集团的筛选远不如官僚集团的筛选有效,君主集团最后筛选出来的产品也就无法保证在质量上与官僚集团的产品平衡。这就注定了君主集团非常难以驾驭官僚集团。以宋代为例,官僚们甚至说出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话来。宋仁宗曾经试图勤政,于是官僚集团们就给了他无数奏章去批阅,累中风了。后来宋仁宗就老实了,然后就获得了什么都不会就是会做皇帝的美誉。以明代为例,皇帝未必知道宋仁宗的悲剧,但是他们聪明地采取了抽样批阅奏章的方式来审查庞大的官僚集团的工作。但是这依然很被动。因为皇帝的更换都有强烈的偶然性(有时候突然就死了),不能像官僚集团一样定期平稳更换。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几个时代表现出了对官僚集团的驯化。其中之一就是清代。清代是一个残民以逞的时代,但是清代统治者为什么能够如此有效地驯服他们的官僚集团呢?其核心要素就是清代统治者拥有一个延续自八旗时代的满蒙贵族联盟。身处关外的蒙古部落和满洲八旗所构筑的置身于内地官僚系统之外的政治实体,事实上发挥了君主集团的作用。

然后我又想了一下为什么现代中国可以发展得如此平稳和迅速。如果没有制度上的创新,这种超出同侪很多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中国和外国在政治体制上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中国在官僚系统之外,还有一个党务系统。这个多达数千万人的党务系统,事实上发挥了君主集团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现代中国,如果我们将党务系统视同君主集团的话,那么中国的君主集团比官僚集团至少在人数上要庞大很多。这才是一个大集体。政治局只不过是这个君主集团的顶峰罢了,这不过就是一个小集体。

君主集团只有和官僚集团一样庞大时才是一个量级的集团。我说的集体化,在比较大的范畴谈论时是要达到这样一个庞大的尺度才是集体化。

关键词(Tags): #君主#集体化#官制#官僚集团#皇权通宝推:八面来风,老阿,舞动人生,坐言起行,柴门夜归,diamond,本嘉明,何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