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今天差点被三哥忽悠了 -- 唐门凤去

共:💬77 🌺638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点实在的,现在部分华裔政客未必喜欢中国继续增加新移民

这是个人的事情,所以重点说人的事儿。

先说背景形势。

一是中国的人才供给能力。

中国现代化发展,从教育行业来说,就是一步一步提供大批量优秀人才。首先是每年供应五百万初中生,后来是每年供应五百万高中生,到了本世纪初,每年供应五百万大学生,到了近几年,中国每年能够向就业市场供应近千万的大学毕业生(有两年甚至超过一千万)。

二是先发国家对后发国家的吸血方式。先发国家凭借各种包装宣传和掠夺,对人才有着很好的吸引力。有人对此做过分析,我粗略转述一下:

在教育体制相近的背景下,人才与人口基数的比例是稳定的,因此存在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普通国家的人才产率;先发国家可以吸纳后发国家的人才,这就等于将先发国家的人口基数扩大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假设一个百万人口的国家可以生产一万个人才,那么现在有两个百万人口的国家,一个是先发国家,一个是后发国家,先发国家有可能吸纳了后发国家五千个人才,那么先发国家的人才拥有率就相当于一个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国家,而后发国家就只相当于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国家,两厢对比,大家会觉得,后发国家的能力只相当于先发国家的三分之一,从而更加看不起后发国家。而根据历史,后发国家要超越先发国家,大多需要具备先发国家十倍的人口基数。

这是别人分析的内容,一下找不到原文,粗略转述一下。

这个观点很有用。

中国是后发国家,美国是先发国家,先发国家吸血的问题始终存在。比如说80年代90年代,这个问题就很典型。大量的人才被美国吸血吸走了,出国潮十分汹涌。这就是个吸血问题。

三是中国的特殊性。

或者说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才。中国是一个开挂的国家。这个外挂就是社会主义,后者说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做了非常多的公益性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社会福利。其中养老等方面的福利,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通过养老保险等制度进行了消解。欧洲的一些国家甚至建立了社民党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福利体系。其实社民党搞的也是社会主义,只不过人家不搞共产主义。由于早先以欧洲为主体的共产党们不太注意斗争策略,不注意统战,结果将他们列为“资本主义福利社会”。其实欧洲好多国家都很冤,人家好多都是社会党执政的,资本主义嫌弃他们,共产主义也嫌弃他们。结果这样分类以后,大家就觉得,资本主义在福利方面做得也是蛮好的。但是实际上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在很多方面确实不如社会主义。比如说,教育。社会主义就非常重视给予人民群众足够的教育。中共在建国前,在陕北那么贫穷闭塞的地方(据说,红军去了陕北以后发现当地人还有留辫子的——有可能是我记了),都试图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后来发现根本没这个本钱,只好妥协了。建国后就有这个本钱了,所以学生越教越多。其实后来“上山下乡”这个事儿,说白了就是学生教得太多,工业发展没跟上,用不了。这就是典型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危机”:公益供应的摊子铺得太大,撑不起来。北欧那些“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属于“福利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则是“剩余价值剥削危机”,这三个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三个背景。

就这三个背景来说,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既然存在这人才过剩的公益危机,那么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吸起血来就更痛快了。

然而物极必反。随着中国人才培育数量越来越多,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吸不动”的问题。

假设一个国家有十万个工作岗位,中国针对性的提供了十万个人才,你说这个时候是吸还是不吸?都吸了,本国人才怎么办?不吸,那中国就自己用了,还压制中国吗?只挑高端的吸,高端的也能填满,怎么办?高端的岗位都变成中国人,本国那些在高端岗位上掌权的会同意吗?高端岗位压制中国人,玻璃天花板,“高端中国人”都跑了,回去一宣传,谁还来?非常为难。

特朗普为什么在那喊中国夺走了他们的工作岗位,难道是因为他们要为美国劳工争夺权益吗?当初他们将工厂搬到中国去的时候怎么不考虑美国劳工权益了?很明显,这是因为中国人才已经威胁到美国中上层自己的位置了,所以这些决策者才心有灵犀有志一同地开始大喊什么美国劳工的就业机会。

海外华人一直在讲玻璃天花板,说什么印度人比中国人混得还好,就是因为美国人这个时候发现中国人已经在影响到他们的中高层岗位了。大面积的华人发现自己有能力但是就是不被提拔,相互交流之后发现遭遇了玻璃天花板。前些年,印度人没崛起的时候,颇有一些华人在美国做了高管的。华人被印度人取代,不是因为华人不行,而是因为华人太行了,华人太多了。

对于一部分老移民来说,他们为什么开始争取华裔权益了?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一现象已经开始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权益了,不出头不行了。

同时,基于这种情况,有那么一部分华裔,是不喜欢华人移民继续增加的。因为短期内,华裔的增加只会导致玻璃天花板更加严重、更加妨碍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发展。所以会出现很多华裔反而支持特朗普收紧移民窗口的“反常”做法。其实一点也不反常。

而在长期来看,华裔的持续增加,将会最终冲破玻璃天花板,迫使美国社会放开对华裔的限制。比如说,如果开个公司,哪怕只做美国国内的生意也要到处要和华裔做生意,这个天花板不破也得破了。而这大概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一代人。真正彻底冲破这个天花板大概要三四代人的时间吧,这个时间没谱。

对于这些政客来说,五年的事情就很长期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等到大浪淘沙,将这些短平快的家伙都淘汰掉,出现政坛常青树和选举世家的时候,他们的打算大概会长远些。有人大概觉得是两三代人才能看到成果,其实开始成型也就是一二十年的事儿,很快。一年忽悠人很容易,两年三年都忽悠人,就难了,五年八年都忽悠,举步维艰。谁长远谁留下,常青树很快就会出现的。

要说悲观乐观,就你遇到这点些许小事,压根就不具有代表性,管不了那么大的事儿。

细节可以违逆于整体,细节也可以反映整体,因此我们要审慎的观察我们看到的细节,看看这个细节到底是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还是就是个无足轻重的琐事。

你说这些,不过就是些在车站机场被开三蹦子的给坑了的事儿,这种车站派出所民警天天吆喝的破事儿,所在而皆是,不必是华人,也不必是欧人,没什么代表性。你不必这么关注,不然等你发现酒店坑你更狠的时候世界观还不得塌了。

社会学上有个词儿叫做焦点效应,名词儿解释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说一个人容易将自己当做世界的焦点,以为自己关注到的事情就是全世界的大事儿。不有个段子么?“任何在我出生时就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这就是焦点效应的一个典型体现。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在哲学上,我们也叫这玩意儿“主观唯心主义”。

啥事儿一扯到哲学就显得遥不可及无法理解了,其实就是个段子。这段子挺有意思,我再重复一遍:

“任何在我出生时就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只能说,你的生活环境真好,没在车站被人坑过。

通宝推:白浪滔天,梓童,tanhuan,我还有事,脑袋,决不倒戈,三笑,卢比扬卡,易水,鳕鱼邪恶,蓝鸟,坐言起行,神仙驴,向前向前,strain2,四维立交,何求,李根,审度,青颍路,未知如之何,老阿,小书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