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三 -- 骨头龙

共:💬4002 🌺31887 🌵37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知乎

2017年9月11日,更新“编外:历史和文化”

有感而发:近两年中国网民最热衷于踩台湾。踩的点主要集中在台湾媒体和台湾网民的“目光短浅”上面。大家对于中国蒸蒸日上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得不到台湾人(或者日本人、欧美人)的关注和报道而愤愤不平,更气愤于对方媒体只知道抓住中国那些黑点不放,总是不肯更新观念,指责对方网民优越感满满坐井观天不看看中国好的一面有潜力的一面。——这和二十年前发达国家嘲讽中国何其相似。不谈现在中国媒体对印度的报道,只看这2000多个回答里,有多少嘲讽,多少偏见,多少紧抓印度黑点不放啊。。。

2017年9月10日,更新“城市基础设施”

非常感谢关注和评论,从大家的评论中获益匪浅,感谢知乎提供理性对话平台。

如有其他想了解的内容,可以肆意留言

不想看作者絮叨的,可以直接跳过前言部分

把一些视频po到另一篇回答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移步:知乎用户:印度的现状真的很糟糕吗? 关于印度历史部分,感兴趣的话可以移步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p/27962897

前言

楼上大神们用了各种数据和分析论证了印度能不能追赶上中国。我倒是可以从一个美资公司IT部门员工的角度,提供一些素材和大家讨论。

(20170910补充:本人更多地想以此回答为入口,帮助大家也帮助我自己,增进一些对于印度这个复杂国家的认识。期望这些相对比较新、比较个人化的细碎印度观察能为中文世界的“印度知识库”添一块砖,加一片瓦。针对评论中部分人士的质疑,作者表示这只是一篇提供给大家讨论印度话题的素材型文章,后面的行文逻辑也只是为了组织起本次出差所得的材料,并不是“国家崛起指南”或者“经济发展几大要素讨论”。我真的没有动机也没有必要把材料组织成论据来证明自己“随口”说出来的行文逻辑是正确的……深感抱歉)

因为赴印出差期间刚好遇到“中印洞朗对峙”,行前安全顾虑很多,所以只选了几个大城市和市内比较安全的区域。尽管如此,印度对于我个人旧有认知的冲击还是挺大,对得起印度的旅游口号“Incredible India!”——几乎每天都在感慨“卧槽,这也行?”每天都在又怕又期待中度过(跟朋友戏称简直像“破处”)。于是就像一个误打误撞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一样,掉进同样底蕴深厚、文化异质性极高的古国“漩涡”里无法自拔。

我在行前和行中阅读了一些关于印度历史和文化的书后,最大的感受(也是这篇回答的立场):不要做傲慢的西方人;judge印度之前,至少给自己、给印度一个可以平等表达的机会。

批判东方主义的学者萨义德认为,相对于强势的西方殖民者,作为“弱者”的东方世界(远东、中东、近东)是被书写、被塑造的一方,他们是没有自我言说机会的“他者”。秉持东方主义理念的研究和观察,无一不是把地中海以东国家的社会生活做刻板印象、标签化处理,妖魔化其人民。

一句话总结的话,大家千万不能小看印度和印度人。

行文线索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分析一个复杂国家经济走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作为见识过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相信各位对于国家经济腾飞的路径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一些切身体会的。至少在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大潮开启后,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预测到家电、汽车、带电影院的购物中心将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必需品。这是先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会。

从中国的经验来看,国家想要经济腾飞:

首先要“伺候”好来做生意的人,机场和酒店是第一项必备条件;

生意人到来之后,需要到处考察、分析、选址,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电力、供水、网络、建筑)是他们直接接触到的这个国家的承载能力;

人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劳动力素质和结构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密集型工厂?还是IT外包公司;

人也是消费的主体,人口购买力、消费水平也是决定这个国家的市场定位;

最后,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服务水平,影响也非常大。

就用上述粗糙的逻辑来组织一下这次印度之行的琐碎观察和思考吧,供大家嘲笑和讨论。政府政策和服务虽然也非常重要,但是很难通过一次旅行了解清楚,这次就略过了。

访印背景

关注IT行业的朋友可能知道,美国很多IT企业的CEO都是印度裔;硅谷工程师和美国大学的CS专业学生也多以中国人和印度人为主。IT产业作为印度的明星产业,吸引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才;与此同时,跨国企业为了节省开发和运营成本,在印度(尤其班加罗尔)设立了大量研发和运营中心。我们公司也不例外。

于是,为了参加公司(美资企业)安排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培训,我在洞朗对峙形势最不明朗的7月、8月在印度待了20多天。同时利用这个出公差的机会,我也在印度玩了一周。整个行程覆盖班加罗尔 - 孟买 - 新德里 - 阿格拉(泰姬陵) - 班加罗尔。这几个地方类比中国城市的话,大概深圳/成都,上海,北京,西安吧?

?

孟买、加尔各答、金奈(靠近班加罗尔)是英属印度三大总督府所在地,至今仍然是经济引擎。加上位于北方的首都新德里和前迈索尔王国的首都班加罗尔,今日印度的经济资源主要沿着这样一个菱形分布。这次刚好游览了印度的三大经济引擎,班加罗尔、孟买、新德里。

1. 印度的机场和酒店

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是广州白天鹅酒店的建成。要想做好生意,如何“伺候”好这些见多识广、挑三拣四的生意人是第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印度其实做得挺好的。

印度机场

从机场来看,班加罗尔、孟买、新德里的国际机场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绝对不差于首都机场、虹桥和浦东机场。至少我去之前没想到印度的机场竟然这么现代化。。。

图1-1 班加罗尔机场

图1-2 班加罗尔机场等待check-in的乘客。与国内不大一样的,进印度机场需要航空公司把行程单打印出来,然后拿着护照或者身份证,交给守在门口的大兵检查。人证一致再放行。类似国内火车站。也就是说,在打印登机牌、办理托运之前,还要先去机场外面的柜台,打印行程单。

图1-3 印度捷特航空的飞机。其实按照中国的标准,印度国内机票价格很低。似乎是因为竞争非常激烈。

图1-4 个人感觉印度航空公司还不赖。

图1-5 孟买机场,铺天盖地的OPPO和VIVO广告,挤得三星无处投

图1-6 新德里机场航站楼

图1-7 印度国内航班似乎以商务旅客为绝对主体

与中国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坐飞机的人

从图1-7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同班飞机的大部分是西装革履的职场人士。当然部分原因可能在于,这趟航线是孟买 - 新德里,类似京沪快线上商务人群比例极大一样。但是从其他几次飞行观察来看,印度机场里的人绝大部分也都是职场人士。我不记得自己看到过任何一个像是去旅游或者探亲的乘客,看不到一个小孩,也看不到一个中年大妈模样的。(而且几乎只有我一个外国人,白人都没有见到太多)

同期的国内机场,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一定是一片乱糟糟的景象:小情侣度蜜月、小朋友出国夏令营、家长带孩子、老师带学生、广场舞大妈团集体出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出去玩,嘈杂的要命。印度机场,秩序井然,个个背着电脑包,读着财经类报纸。

当回国航班上被大妈和小孩子们吵到头疼的时候,我在想,印度机场和飞机上的秩序良好,是不是因为印度的大妈和小孩子们都不想坐飞机出去玩?

20170910更新:尽管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被国内素质不高的乘客打扰过,但是与印度这种只有极少数人能承受得起航空服务的相比,我宁可中国游客“丢脸”到全世界。。。毕竟我们素质不高的国民都支付得起出境游了,这算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吧?

多说一句,印度的中产阶级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十几年前,外企在中国应届生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极其神圣的。今天的顶尖大学生如何追捧BAT,当时的毕业生就有多么想挤破头进外企。从我个人观察,今日印度还处于外企极其受追捧的阶段(2000年左右的中国?)。这导致进入一家外企的竞争是非常非常激烈的。以我所在的某美资管培项目为例,似乎可以大概得出美国、中国、印度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同届的美国小伙伴大多是本科生,中国小伙伴大多是硕士毕业,而印度,则至少需要有MBA学位。实际招聘情况看,印度小伙伴大多拥有知名IT企业的从业经历,比如做过三年Adobe的开发工程师,或者已经是IBM的项目经理,之后再读了全职的MBA。

从这些优秀的印度同事身上,我觉得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今日印度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思考习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中产阶级比例大的城市,大概率是这一国家的经济引擎。近距离观察这些经济引擎城市,可能可以得出一些关于这个国家未来走向的思考。

20170910更新:有小伙伴在评论里说,你这只是在看印度1亿人的生活,其他10亿“过着牲畜般生活”的人你根本没有接触,因此这个回答没价值。可是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不正是这些印度小伙伴和一大部分的知乎er吗(嘻嘻)?了解这些人的所思所想,也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不过我也承认,以印度极低比例的中产来代表印度或者拿知乎er来代表中国,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还是坚信眼见为实。

印度酒店

正式培训期间我们住在班加罗尔市中心某豪华型酒店。

所有进入酒店的客人都需要经过类似中国地铁一样的安检,检包也检人。如果是坐出租车或者开车进来,迎宾人员会要求司机停车,打开汽车后盖,一一检查。(题外话:印度不仅进酒店要安检,大型商场、地铁站都需要安检,进电影院甚至要检两次。我跟老板报平安时,把这个当作印度很安全的证据反馈回去。老板听完,顿一下,说,这不正是证明不安全吗。)

图1-8 需要安检的孟买高档购物中心

我不知道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人人平等观念太深入人心?印度做过太长时间的殖民地?还是中国的平均服务水平太低了?印度酒店服务员贴心到谦卑的服务让我感觉有一丝丝不舒服。比如跟你说话之前先说“Sir”,打扫完房间出去时,弯腰微笑着退出去等等。

而且好像并不是因为这家酒店比较高级的缘故。我在新德里住在市中心一家普通酒店里,服务员也是类似的谦卑式服务,每次都想赶紧给他小费。同等水平的国内酒店,似乎远远没有贴心到让你觉得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像一个殖民者,或者在靠几个臭钱压迫别人的程度。

印度的酒店也可以作为这个国家贫富差距的缩影。孟买等大城市好的酒店可以达到每晚3000-5000人民币,差得酒店只需要每晚30元?我想找一个类似如家、锦江之星的快捷酒店,抱歉没有。。。要么住好的,要么住很破的,中间阶层的供给非常少。但是话说回来,那种非连锁的每晚200-300人民币的酒店,面积也很大,服务也不错。虽然有时候墙上的虫子杀不完。

2. 城市基础设施

20170910发布

城际交通,印度特色高速公路

只体验过坐车从新德里走高速到阿格拉这一段。

这一段印度的高速公路,速度似乎没怎么上过80km/h。道路倒是也没有很颠?可是速度就是上不来。350公里,我们几乎走了4个半小时,非常之慢。

图2-1新德里郊外建设中的新城和轻轨。那个写字楼上有两个logo,一个是Advant,另一个是KPMG。“四大”进驻也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四大在中国几乎也只进驻了二线及以上城市。前几天还看到新闻,中部某二线城市把“四大”里某一家进驻当作“本地经济发展良好”的证据。

图2-2 收费站也不少,350km大概过了四个收费站。没错,又是OPPO广告。

图2-3 沿着新德里-阿格拉高速公路,两边似乎分布着很多正在建设的新城。比如这个叫“Sports City”,依托着一个“F1赛场”?司机Singh特意给我们指了指这座新德里郊外的F1赛场。印度这个F1真的是舒马赫那个级别F1赛道?中国只有上海才吧。

图2-4 印度高速上远眺Noida市。从路面来看,印度高速质量还可以。

市内交通,塞“车”太严重

我在北京上海都居住过,国内的塞车和印度城市的塞“车”比,几乎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同事开玩笑说,印度人那么不着急、有耐心,堵车功不可没。

印度堵车最大的特点是,马路上不只有小轿车,还有大量的三轮车、摩托车、卡车在车缝中穿行。去之前听说很多司机为了穿行方便会把后视镜拆掉。我在班加罗尔坐uber,果然发现了几辆完全没有后视镜的车。。。不过话说回来,以印度城市行车速度之缓慢,没有后视镜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

图2-5 周五晚上10点半,班加罗尔进城方向还在堵车,而印度汽车喇叭声音尤其销魂。(02秒开始)

图2-6 可以打表的突突车,也是印度城市主要通勤工具。突突车也是骗局高发地带,被司机骗到过bazaar、被收高价绕圈等等;同时也被大胡子司机温暖过,与突突车司机的斗智斗勇可以另写一篇了。——骗子多,旅游市场不规范,中国在这方面也没有特别优秀。

图2-7 班加罗尔似乎一整天都有人在上班下班,公交车人多到让人绝望。有的公交车几乎是敞篷的,没有两边玻璃。在班加罗尔,很多大公司会给员工配空调大巴做班车。不过也一样要堵在路上,只是睡觉舒服点。

餐馆种类丰富,数量不算多

印度嘛,主食当然是咖喱。

来印度之前,我只在五道口吃过一次印度菜,觉得,还不错。(想下当年西方人为了香料可以开通新航线,甚至为了寻找印度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香料对于世界的影响有多大!人类本性都是大吃货。)

去泰姬陵玩的时候,印度司机Singh先生曾带我们去新德里的使馆区吃了一顿高档北印度菜。那个鸡肉咖喱和鱼肉咖喱,配蒜味馕,味道真是绝了。由于靠近使馆区,里面有不少日本人和白人。人均100人民币的价格,我猜一点也不是很亲民的馆子了。

图2-8-1 新德里三里屯 —— 使馆区附近的民宅

图2-8-2 班加罗尔卫星城里的公寓楼 ,周围世界五百强林立

图2-9 普通印度餐馆,鸡肉咖喱+烤鸡+馕,没有刀叉和筷子,其他食客都用手抓。吃完后服务员会端上一个带柠檬片的小碗,用来洗手。人均大概50元。

另外作为英国殖民地(还有葡萄牙、法国殖民地),印度的西餐也不少,味道还不错。外国人如果不喜欢印度菜,其实可选的西式快餐也挺多。欧洲和美国同事似乎可以找到很多他们吃得惯的食物。不过这个也只是限于班加罗尔。

图2-10 这一套人民币50元左右,味道不错,班加罗尔机场,。

轨道交通

去印度之前,我不知道印度城市竟然还有地铁。

至少首都新德里,班加罗尔都有轻轨和地铁线路。反倒“印度小上海”孟买是以铁路通勤为主?

大概发几张这几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大家看一下什么水平。老实说,我是有一点震惊的,毕竟国内媒体上的印度就永远只有塞满人的火车、满大街的牛和狗。发一点现代化的高楼,题目永远是“印度人说他们的XXX秒杀上海”——这题目不就是搞事情嘛?(真心希望国内媒体不要像台湾同行那样,只知道抹黑和挑落后的地方报道,对其他地方的现代化进展不闻不问,搞的大量国民见识短浅如井底之蛙。)

最震惊的,非常现代化的新德里机场快线,如图2-11 所示。可以说颠覆了我对印度的想象,唯一可以说服 / 安慰自己“印度是个落后地方”的是,德里机场和市区之间还有大量的荒地。(不过回国时发现浦东到市区两边也很多荒地。。。)

图2-11 印度机场快线。车厢内有禁止拍照的标志,拍完这张之后才看到。票价不高,大概几站就到市中心了。

图2-12 而且这个地铁站和国内的实在太像了,并没有太大感觉。特意观察了一下,车厢是Hyundai的,中车请加油。

图2-13 下了机场快线,一眼看到了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题外话:对新德里机场快线的好感到此为止,出去之后见到第一眼的德里,就是马路两边大量的流民,以及成功把我拐到什么“游客中心”的骗子。当我对新德里绝望之后,路边小店的小哥看我似乎是游客,担心我找不到酒店,放下手里活,把我送出门口很远的地方,确认我到了之后他才回去。)

到了孟买之后住的airbnb。Raj先生从事商业广告行业,他的公寓在孟买西北,这面的市民到市中心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这应该是国内朋友最熟悉的印度符号,一个破破的火车厢,牲口一样塞满的黑黑的印度人。——那个可能是乡村的铁路,孟买的铁路更多承担通勤作用。

在我一脸懵逼地在售票处排队时,排我后面乞丐一样的长发男士(无意冒犯,在国内他的装扮真的会被人当乞丐)用英语问我,你要去哪里?我说要去维多利亚火车站,但是路线图上好像没有这一站?他说不要着急。然后轮到我的时候,他就直接跟售票员说我要去哪里了。

战战兢兢地进到车站,这车站摇摇欲坠像要倒塌了。铁道边上就是贫民窟,一部分人很期待的贫民窟。铁道边的几个简易铁皮房子,小孩光着屁股和脚在泥地里走,跟羊一起拉屎。女人一般都脏兮兮地抱着吃奶的小孩。——可以说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了。

图2-14 铁道左面就是贫民窟,满地的垃圾和人类/羊的粪便。

图2-15 车站天桥好像摇摇欲坠。

结果证明,好心的孟买市民帮我买的是二等车票,大概一块钱人民币?但是其实上了车,并没有特别大的异味,也没有很挤。隔着中间空荡荡的女士车厢的一等座,衬衫西服的世界。

不知道这能不能说明,孟买的女性出去工作的比例有点低,只有很少几节女士车厢,而且还空荡荡的。——班加罗尔就好得多,非常多的职业女性。而且班加罗尔先进到轻轨没有特意区分女士车厢。当然,经济越活跃的地方,社会也越文明吧。

图2-16 女士车厢,一等座车厢。

二等车厢都是没有座位号的,找地方站着,或者挂到车厢外面。由于只有我一个外国脸,我在车里一脸懵逼,东张西望,担心有小偷(以貌取人),我紧紧攥着我的手机。过了一站,有一些人下车,空出来几个位置。旁边戴眼镜的男士指着位置跟我说,你可以坐那儿。我坐过来问他,你们不坐吗?他们就摇摇头表示要下车了。

到了维多利亚火车站,站台也是很陈旧很破。车厢外面也是脏得要命。

图2-17 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站台

出了站台眼前一亮。这座建筑作为一个火车站来说,未免太过奢华了,甚至有些浮夸。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文化遗产。就像孟买老城内众多精美建筑一样,这也是英国人留下的建筑。孟买作为英属印度总督府,欧式建筑非常多,就是大多破旧。破损程度接近于旅顺那些漂亮但是从来没人维护的日俄建筑。略感可惜。

图2-19 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

从孟买市区回住处也选择坐火车,这是一条通往市区火车站的路。人和车多到让人绝望。尽管孟买也有立交桥,可是立交桥上速度也上不去,下面的交通更是可怕。

图2-20 走向通往郊区的火车站路上

总算挤到了火车站,再次开始懵逼模式,根本分不清哪个站是哪个,应该给多少钱。但是只要我露出懵逼脸询问,都会有孟买市民来主动告诉应该付多少钱,应该去哪里办。而且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下,印度主动排队的情况比中国的车站好太多。平均水平看,印度一样落后,一样人多,一样拥挤,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图2-21 排队买火车票

尽管好心孟买人帮我买到了一等车,然而在下班高峰面前一等车厢也是挤到走形。更可怕的是,尽管火车已经到了郊区,但是还是有超多超多的人上车去更远的郊区。为了避免下不去车,很多人都是车没停稳就直接跳下去。我也只好入乡随俗地跳车了。刚跳下去,一群男人就挤着上了车厢。好在车厢都没有门,而且速度也不快,火车慢悠悠地载着一车人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图2-22 下班高峰时期,必须跳车才能下的去。

班加罗尔的轻轨就好得多,但是可能不是首都的缘故,轻轨的覆盖区域很少。郊区卫星城几乎都没有通地铁。

图2-23 班加罗尔的地铁线路图。虚线站点明明都通车了,但是完全没有人来更新线路图,害得我少坐了一站。

图2-24 班加罗尔轻轨,几乎都没有人,覆盖区域还是太小了。

图2-25 新德里地铁图,新线建设得很多。最有趣的是车厢里画着“禁止放音乐”的标志,可能真的担心印度人会跳起来吧!——想看印度朋友跳舞请先拉到最后。

新德里作为首都,地铁线要密集得多,而且很多新线还在建设中,包括印度理工学院德里校区站。图2-26是新德里的换乘站,人都走得飞快。而且又遇到这个现象,乘客(男性)大多数都穿衬衫和西裤。这个现象不仅仅是新德里有,班加罗尔去上班的路人也大多是这样的打扮。结合印度酒店和饭店的服务水平,怎么感觉印度人普遍比中国人更,职业化一点。。。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这个说法。但是从着装来看,印度职场男性真的比中国的男士们更专业一点。

说句题外话,之前曾经在北京西北角读书实习,觉得程序员等互联网从业人员、科技行业从业者穿着随便一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时的想法是,学习硅谷互联网公司做法具有天然正确性)。衬衫西裤应该是房产小哥的专属。到了上海工作之后,有一天在张江长泰广场吃饭,惊讶地发现穿衬衫+西裤+皮鞋(夏天)的人比例非常高,至少比中关村和西二旗高;女性的穿着也更加职业。考虑到张江附近也大多IT企业,更让我印象深刻。回忆下在香港和美国的观察,似乎职业装的比例也是非常非常高。

不知道穿着能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地区“职业化程度”的指标?

图2-26 新德里中心地铁换乘站的人流

城市街景和民居

从我游览的这几个城市里,班加罗尔明显最现代化,但是市中心面积很小;孟买总体现代化水平不如班加罗尔,但是面积非常大,而且在建设很大的一片新城区,高楼大厦林立(加路面破旧突突车);新德里更像华盛顿一样是纯粹的政治中心,不像北京这样是“一切的中心”模式的大首都,不过街道和绿化确实是首都水平。而且新德里的重要政治建筑建在小山上,进口处有荷枪实弹卫兵把守,看起来非常雄伟。只看政治建筑就可以得出印度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尤其是相比某些地区那种地级市政府水平的“总统府”大楼。

图2-27-1 新德里印度总统府,颇有美国国会山的味道

图2-27-2 印度国防部

我在孟买的住处,这是主人Raj的客厅。讲道理,家居陈设,是我家1998年的感觉。但是陈旧的居民楼,竟然有电梯。而且在入口处,每家每户的名字都写到墙上,似乎是个管理良好的公寓。

图2-27 孟买住处的客厅

图2-28 孟买市中心街景,正在修地铁

图2-29 班加罗尔地铁站入口(真不是给OPPO家做广告,贴的到处都是)

图2-30 在孟买证券中心附近,误入一处“高等印度人”聚会点

孟买天气有些炎热,在外面走一会儿就要进空调房休息一下,否则会头晕。另外城市里手机信号实在太差,偶尔也要到有wifi的地方查查路线。有一次,经Google地图指点。我找到离我最近的一家咖啡店。可是地图上的这家店左绕右绕找不到,有个看门的大叔盯我很久了,问我是不是在找这个,我说是,他就让我进去了。看到他桌前放了一张类似签到表的东西,没有让我签。

店里装饰不错,但是咖啡只要25人民币一杯。尽管咖啡和点心不算贵,但是店里的食客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邻桌这群女士,衣着高档,面容姣好,大多拿着Prada和LV包(抱歉我只认识这两个品牌)。她们操着流利且清晰的印度英语,似乎是在同学聚会?坐在我后面的两位男士,穿着白色的拉夫劳伦衬衫,一副婆罗门长相(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婆罗门长得和普通印度人确实有点不一样)。服务员大概是来自印度东北邦的黄种人,这种感觉怪怪的。

相比于新德里和孟买,班加罗尔整体的现代化程度就算比较高了,欧美公司印度分店确实比较多。个人观察,班加罗尔的外企质量和数量应该起码是京沪的水平。与中国相比,外企在班加罗尔布局的大多是研发中心和IT外包中心,而不是工厂和采购中心。(确实是有很多研发中心在)。中国劳动力的廉价体现在制造业工人供给充足,印度劳动力的廉价体现在工程、研发、IT行业供给充足。我不知道这种产业布局和劳动力结构对于印度这个国家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稍后放在劳动力结构部分。

图2-31 班加罗尔坑洼不平的城市道路,与路边精致的建筑和道路上的奔驰车形成鲜明对比

图2-32 班加罗尔出租车上看到的Netapp公司大楼

图2-33 市区与卫星城中间地带,等车的印度女孩

水电燃气通信质量?

水:自来水和中国一样不可以直接饮用

此行完全没有尝试过非瓶装水,也没有烧过热水,所以不知道自来水质量怎么样。至少是和中国一样不能直接饮用的。据同去的女同事反应,用班加罗尔酒店的水洗头发会有一种很硬的感觉。

电力:五星级酒店都会断电

几乎每天晚上十点左右,酒店房间都会啪一声断电。断电会持续大概30秒,之后又恢复供电。这种间歇性断电还不是全城大停电那种,所以我也不知道普通市民家里的供电是不是稳定。其他时间住酒店和在外面吃饭时,没有遇到过断电的情况。

通信质量:班加罗尔最好,新德里有点差

这个要先说,我开通了国际漫游功能和某移动的“一带一路”流量包(推荐一下!)。班加罗尔的Airtel 4g信号覆盖很好,孟买和新德里是tata,经常3g或者E,信号弱的跟没有一样。一旦出了城,信号基本就是E,完全连接不上网页。

WIFI相当不普及

超级不适应,走到哪里都没有wifi,很少很少的餐馆有wifi。现在wifi覆盖水平几乎可以代表国家信IT业发展程度了,没有这个真的很麻烦。所以国内app开发者和互联网企业如果要进入印度,似乎要把这一点考虑进来。比如多一点“离线存储”功能,方便印度网民离线时使用。

图2-34 班加罗尔市区商业街的轻轨站

图2-35 酒店眺望班加罗尔老城区街景,大型IT公司散布在城市边缘的卫星城

小结

不少人说我去了假印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班加罗尔这座城市实在太不印度了。如果担心卫生,担心安全,来印度不如从班加罗尔开始,接受度可以更高一些。但是如果你期待的是牛羊狗遍地,饿得吃不起饭的流民,贫民窟等等,那其实去以新德里为首的北印度更合适。

虽然中国近20年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迅猛,但是至少我个人而言是见识过中国之前的那些土路、泥路、大雨后的惨状。所以看到印度种种不如意的地方,也只是让我想起以前的中国和小时候的记忆,很难因为这些就生发出优越感。

可惜的是,当下大部分中国普通网民,甚至很多知乎er在遇到印度话题时的那种“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的态度,有点让人无奈。如果中国人都可以对仅仅落后于我们20年左右的印度保有这么大的优越感和敌视,并且不接受任何关于这个重要邻国现代化建设的正面信息,那么大家也应该多多可以理解一下日本人、台湾人、新加坡人、欧美人对中国人的优越感。毕竟日本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还修颐和园呢,这逻辑不是一样嘛。。。

更何况印度精英阶层对于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似乎比我们多得多。

劳动力素质

待更

孟买的一个火车站,市民在排队等突突车

班加罗尔市内的一个高级商场

国民消费能力

待更。。。

机场的免费报纸,一桩有点不能理解的荣誉谋杀:住在英国的印度穆斯林女性,因为不经家里同意与阿拉伯穆斯林交往,被绑架、强奸、杀害。——与其他国家穆斯林也不行?所以重点其实是女孩婚姻不能自己做主吧?

班加罗尔老城夜景,有点像中东?

班加罗尔“省长”官邸对面的漂亮民居

印度本地人的餐馆,咖喱非常好吃

打电话用TATA,看电视用TATA,开TATA的小轿车,买TATA的金银首饰

孟买Airbnb host家,每天佣人过来打扫房间洗衣服。

?

孟买下班高峰的人流,身着传统服装的女性比例非常高

孟买的商场,跟中国新开的购物中心差不多,但是几乎没有饭馆,商品种类也比较少。OPPO广告和LV并立,无印良品一样黑心价。

印度国内酒卖的非常贵,330ml的啤酒大概60人民币一瓶

孟买购物中心里的美式饭馆,正在播放中国乒乓球队比赛哈哈

编外:文化与历史,与中国对周边地区的争夺

四大文明at印度国家博物馆

震惊的印度国家博物馆之行

最震惊我的是,中国竟然是四大文明里进入石器时代最晚的那个?还是最孤立的。印度国博有文物表明古印度文明与古埃及、两河流域都有过交流。相比于前三个文明互通有无,中国直到很晚才和其他文明有交流活动。印度凭借这“点”领先优势,一直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净输出;而中国文化对于南亚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想像一下没有佛教传入的中国历史吧?结论是整个中国包括日本韩国的历史都得改写。除了影响东亚外,印度对东南亚地区的塑造力量也是极大的。印尼和马来西亚现在信仰的伊斯兰教就是经过印度转手过去的舶来品;印度自己也和以色列一样,能够在几亿穆斯林的包围中保持自身印度教文明。非伊斯兰的东南亚国家,几乎清一色都是佛教国家。

印度国博有一个专门展厅放置亚洲各国的佛教。各种璀璨文物来自中国敦煌、中国西藏、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阿富汗、斯里兰卡等等。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取得是印度真经

这种文化软实力不可小觑。

这样说来,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只有天主教化的菲律宾和儒家文化的越南“侥幸”逃脱了印度的“思想倾销”。

对于世界的争夺

不过中国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争夺才刚刚开始。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东南亚成为中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可能性更大。。。这方面信息很多,大家可以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等各处亚洲游记里看到中国经济影响力之大。但是文化影响力就呵呵了。直到2017年,国人看到外国人学习中文、看中国电影电视剧时,都会表现出超常的喜悦。这和美国小伙伴们理所应当地认为我们都应该看过《权力的游戏》、《纸牌屋》,真的不是一个量级的。希望能早日赶上。

摊开世界地图,除了东南亚和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中亚,西亚和除印度以外的南亚,也都正在接受/被迫接受中国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对外输出的产品种类有可能 / 似乎正在沿着“袜子纽扣-家电家居-手机电脑-汽车摩托车-大型设备-服务”的路径向利润率更高处爬升。

印度的主流杂志对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紧密联系,耿耿于怀。耿耿于怀这个词都说轻了。

印度人的软实力

除了目前各方激烈争夺的东南亚地区。印度对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世界的争夺,也有比中国更为明显的文化优势。纵观印度历史,印度人和伊斯兰教打了一千年交道。最后的封建王朝莫卧儿王朝的统治阶级也是伊斯兰化的。除了伊斯兰教,英国、法国长达百年的殖民,让印度对于西方的套路非常非常熟悉。绵延千年反抗、同化外族侵略的历史,让印度人,尤其精英阶层,非常擅长于跨文化沟通和管理。更别提他们具有的语言优势和更为外向的性格,这些印度独有的优势是中国暂时不具备的。——想到了公司培训时美国同事 v.s. 印度同事时的各种有趣结果。不禁感慨,印度人真的很擅长做那种coordinating型的管理者:爱操心,擅辩论,不愿意实际做事,但是喜欢安排事。

我写过一点关于印度历史的读书笔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略微文绉绉,但是自觉已经比较简明化了。非常欢迎小伙伴抓我讨论或者挑毛病,国内关注印度的小伙伴真的太少了!

莫卧儿王朝的精美画作

最后不负责任说几句大话:中国企业在出海国际化的时候,完全可以招募很多印度管理者,利用好印度小伙伴们跨文化的知识和管理者性格。中国资本家+印度管理层+日本工厂+美国创新中心,这真的有可能是“中国世纪”到来后的新现象呢?

最后以超嗨的印度舞结束本文(20170910-待更)。

?

大家想继续看的话,可以在评论告诉我关心哪部分,我再更新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