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扶贫免费教育医疗讲讲消费与积累的大道理 -- 陈经

共:💬470 🌺580 🌵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吃一惊

转瞬间居然有了100多跟帖!

陈先生的文章一直让我受益良多,今次的文章虽然“冷酷”了些,但是其实也是相当客观的。

其实不单是消费与积累,效率与公平,经济发展与环保,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等等都是一个一个的矛盾统一体。说其为矛盾,因为现实中二者常常是鱼与熊掌的选择;说其统一,因为二者其实又互相促进。我们常常看到其矛盾的一面,却常常忽略了其统一的一面。

比如说基建投资与教育投资。今天我们说中国的工厂是血汗工厂,剥削广大底层人民的血汗。不错,这的确是事实。因为我们的产品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这些领域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被一压再压。我们当然可以往产业链的上游走,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但即便我们真的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我们短期内,至少数十年内不能放弃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有13亿人口,大量的劳动力要工作,要生存。这些劳动力中,又以农村富裕劳动力为主体。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提供如此多的工作岗位?高端的产业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比如印度的信息产业很发达,但是并不能解决很多的就业岗位。以劳动力成本低廉为优势的产业则注定了是“血汗产业”。这是一个我们无奈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看到,很多农民工通过打工,虽然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在这个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教育并不是走出农村的唯一途径,更多的人是通过到城里打工改变自己乃至一个家族的命运。那基础建设和这个有什么关系呢?在中国,基础建设也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力的行业。大量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给了更多农村富裕劳力改变命运的机会,从而也给了更多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中国讲“生存权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首先养活大量的人口,活下去才有机会。而钱,根本的用途是消费。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意味着一个乃至数十上百以至成千上万的人获得了活下去的理由,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中国选择大量的基建投资,也正是因为它能够提供相比教育投资更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有长远的经济效益。这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的。当然这些投资有一个度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学家的问题了。

这样说并不等于说这个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就可熟视无睹。这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为了追求效率,往往要牺牲公平。为了消除不公平,政府就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弥补。但只有效率上去了,政府手上才有更多的闲钱能够用于转移支付。中国政府目前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主要还是因为开始的时间不长,法律法规都不完善,执行力度也不够。比如贫穷人家的孩子上学,各种减免学费、奖贷学金等政策应该与学校收费同步完善,但现在做得不够好。

各种投资,应该孰轻孰重,这个见仁见智。政府官员的考虑往往为了突出政绩而选择基建。这个中央这几年对地方有了诸多限制。朱总理在位时正是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要靠内需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大量的基建投资,甚至教育产业化,因为要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要让人活下去。朱那几年还搞了国企改革,胆子真是有够大的。无论怎样,将教育投资与基建投资,将消费与积累截然对立起来考虑问题在我看来就比较片面了。

人文关怀固然是要的。但解决问题还是得实事求是,虽然冷酷了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