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收费教育’的误区---关于教育话题的一点浅见! -- Gunpowder

共:💬36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收费教育’的误区---关于教育话题的一点浅见!

河里最近关于教育的话题很热烈,高人的理论阐述在前,贤人的英国高等教育的例子在后。 借西西河宝地说说偶自己的一点浅见。偶最早听到‘教育产业化’的论调是从胡鞍钢的讲座上听来的,最早听到‘免费教育’是‘劫贫济富’的论调是从张维迎嘴里听到的。大师们水平都很高,可以指点江山。偶小民一个,水平很低,想当年对大师们也是十分的敬仰,但如今发现自己离大师的境界是越来越远,大师们的说法偶是越来越不明白了。

政府支出的钱确实不是变出来的,也确实是从征税征来的,但为什么实行免费教育必然导致高税率我是一直也没弄明白。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体系难道就只有教育一项,想要增加教育的投入就必然的要从老百姓头上多拔几根毛?难道就不能从其它的开支上,比如说政府支出,工业投资等等,转移过来一些?所以,为什么总是说实行免费教育必然导致高税率? 这个必然性何在?为什么就不能把免费教育也完全看成一个社会收入再分配的手段,比如说适当增加教育的投入,相应的减少其它方面的投入,从而维持现有的平均税率基本不变?因此,用一个并不确实的‘劫贫济富’的理由来搪塞社会草根阶层对‘教育产业化’的意见是说不过去的。

虽然英国高等教育晚至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收费,但英国教育从不收费到收费的例子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没有借鉴作用。英国,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早都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发达国家,既然‘在英国,大多数学生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出身于劳动阶层’,那么在这个条件下,‘让中产阶级享受免费教育的优惠,而劳动阶层却必须交更多的税’当然是不公平的’。但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我们大多数应该受教育但无力负担教育费用的人是八亿农民和城市草根阶层,因此,我们的现实情况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千差万别,有着根本的不同,所以英国的教育收费的作法对英国而言可能是改革,但对中国而言可能就是毒药。‘病变而药不变’,可以想象最后的治疗结果。

我虽然不愿意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支持提高学费的现象都归结为自私,但我也不想完全排除他们当中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散布这种论调的可能性。毕竟他们也是人,在人这个意义上,他们在进行这种涉及个人立场的社会政策评价时,本也不应该享有比一个普通人更多的权力,这才是应然的状态,虽然在赤裸裸的现实中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拥有多的多的话语权。

行文至此,我不禁要问:教育是什么(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为什么总有人用这样的理论那样的理论来论述‘把教育当成产业来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但总是对其后果不加致评呢?按照经济学理论,你把教育当成一个产业来办,你就把‘受教育’当成了一个商品,你就无法避免市场规律对它的影响。当‘受教育’的价格升高时,对‘受教育’商品的购买必然下降,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但是,这岂是解决中国8亿农民中的大多数还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问题的办法?

为什么总把‘免费教育’和‘税收’、‘投入’联系起来?为什么不去想想广大民众的大多数都受到良好教育以后的情况?‘人不只是只有一张嘴,人还有一双手’,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一双手在进行社会生产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比一个文盲的一双手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一个简单的推论,在普遍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政府是不是也可以多收一点税?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自问不比大多数的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高明,只是因为运气稍微好一点所以有机会受了教育,懂了一点经济学的概念,但是如果现在我有机会投票选择,我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免费教育’,而不去管那些看起来无论多么漂亮的借口,更不要说那些挂着‘进行基础建设’的羊头,卖着‘,,,,’的狗肉的不正常的事了。

‘受教育’当然可以收费,但我认为现在不是收费的时候。还和英国对比好了,能不能等到中国和97年的英国一样富裕的时候再收啊?

元宝推荐:高士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