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左传》人物事略43:吴夫差——先自败也 -- 桥上
《哀十三年经》: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p 1674)(12130003))(132)
於越入吴。((p 1675)(12130005))(132)
秋,公至自会。((p 1675)(12130006))(132)
一些补充:
以上三段《春秋经》是下面七段《左传》的引子,我推测当时在讲解下面七段《左传》时讲解者会将载有这三段《春秋经》的简策拿在手里,必要时会念出来。至于《左传》的相关内容,则被他记在心里,有时还会自由发挥。
杨伯峻先生注“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曰:
传世器,辉县出土有赵孟庎壶二器,铭云:“禺(遇)邗王于黄池,为赵孟介(庎),邗王之惖(锡)金,以为祠器。”二器皆作于此时。详《积微居金文说?赵孟庎壶跋》。清-同治中,山西-代县出土吴王夫差鑑,铭云:“攻吴王-夫差择厥吉金自作御监。”则不知作于何时。出土于代县者,为后人所埋藏也。《汇纂》云:“书会止此。”
桥:既称邗王,则可能表明当时“吴”之所在或一度移至“邗”,即今扬州一带。
下面是赵孟庎壶铭文拓片图,出自孙仁杰_成都的博客《晋系铭文点滴说》:
下面是吴王夫差鑑的图片,出自《吴王夫差青铜鉴》: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晋”推测位置为:东经111.31,北纬35.62(成六年后,新田遗址,4000万平方米,在同一区域内有6座城址。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
“吴”推测位置为:东经120.48,北纬31.25(木渎遗址,春秋晚期大城遗址。阖闾以后)。
“黄池”(杨注:《吴世家》作春,盖吴用夏正。《吴语》云:“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如此说确实,则吴夫差又增长邗沟通沂水与济水。黄池当在今河南-封丘县南,济水故道南岸。),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36,北纬34.96(封丘南坝台村)。
史念海先生曾写道:
菏水本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道,也就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商鲁之间所掘的沟。原来始凿的时候,是直指定陶故城之下,所以定陶故城在菏水凿成后能够以两水之交的位置而繁荣起来。(《河山集》 三 人民出版社 (p 313)《論濟水和鴻溝?二、荥泽和巨野泽间的南济和北济》)。
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开凿邗沟还未能实现他的雄心壮志,他进而又开凿菏水,这是当时所谓商鲁之间的深沟。所谓商鲁之间,其实就是宋国和鲁国之间。这条菏水是由陶引济水东流,合于沂水,沂水也就是泗水。济水本是和黄河有关的,可以说是由黄河分流出来的。泗水为淮水支流,下游入于淮水。由于邗沟的开凿,江淮二水有所联系。菏水的开凿,不仅联系了济水和淮水,实际上是使当时所谓四渎,即江、淮、河、济,都能够联系在一起,其意义自是十分重大的。也应该是交通道路的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河山集》 七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p 132)《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三、春秋时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
下面是《大梁自然地理和鸿沟位置图》,截自网上:
“於越”——“越”推测位置为:东经120.57,北纬30.00(绍兴-府山,哀五年——越句践七年建都于此)。
“邗”(杨注:邗音寒,邗城当在今扬州市北,运河西岸。邗江即《水经注》之韩江。吴于邗江旁筑城挖沟,连通长江与淮水,大致自今扬州市南长江北岸起,至今清江市-淮水南岸止,今之运河即古邗沟水。),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9.42,北纬32.43(邗,扬州-蜀岗,有遗址,长方形城,1900×1400。春秋末至汉:吴,楚)。
下面是黄池之会一些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哀十三年传》:
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p 1676)(12130201))(132)
我的粗译:
过了大半年,到我们哀公十三年(公元前四八二年,周敬王三十八年,晋定公三十年,楚惠王七年,吴夫差十四年,越句践十五年),夏天,我们“公”在黄池会晤了周天子(周敬王)手下卿士单平公以及晋定公和吴国国君夫差(吴王夫差)。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曰:
杜《注》:“平公,周卿士也。不书,尊之,不与会也。”顾栋高《大事表》十二上云:“单平公,武公子。”
小狐《讀《繫年》臆札》所附《系年》通行释文《第二十章》:“闔盧即世,夫秦(差)王即位。晉簡公會諸侯,以與夫秦(差)王相見于黃池。越王勾踐克吳,越人因襲吳之與晉爲好。”
“王城”——“周”——“周宗”——“郏”——“郏鄏”——“京师”——“京師”——“雒邑”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3,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单”——“单氏”(杨注:单音善,天子畿内地名。单伯,天子之卿,世仕三朝,比及文公之世皆称单伯,成公以下常称单子。《单伯之为周人,而非鲁大夫,于此得确证。说详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扬簋跋》(页九一)。又据宋-吕大临《考古图》,黄河岸崩,曾于河清(今河南-孟县西南五十里)得彝器十数物,皆曰“单作从彝”。郭沫若《金文余醳之余?壴卣》因云,“单乃成周畿内采邑”,亦即此单。),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6,北纬34.9(洛阳-吉利区)。
下面是扬簋的图片,出自《扬簋》:
下面是扬簋铭文拓片,内容为:“隹(唯)王九月既眚(生)霸庚寅,王才(在)周康宮,旦,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司)徒單白内右(伯入佑)揚,王乎(呼)内史史(敖)冊令(命)揚,王若曰:揚,乍(作)司工,官司量田佃、眔司位、眔司芻、眔司寇、眔司工事,睗女(錫汝)赤韎巿、鑾旂,訊訟,共取五寽(鋝)。揚拜手稽首,敢對揚天子不(丕)顯休,余用乍(作)朕烈考憲白(伯)寶簋,子子孫孫其萬年永寶用。”,图片出自《揚簋》:
《哀十三年传》:
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馀、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雠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p 1676)(12130301))(132)
我的粗译:
就在“黄池”盟会将要开始时,六月丙子那天(杨注:丙子,十一日。),越子(越王句践)率兵进攻吴国,他把部队分成两路,由畴无馀和讴阳率领的一路从南方开进,先到达“吴”的郊外。吴国的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在“泓上”监视他们。结果弥庸(王孙弥庸)看到对方队伍中有一部分打着姑蔑之旗,于是说:“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雠而弗杀也。(那是我父亲的“旗”。见到对头我不能不上去杀他们。)”,大子劝他:“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这一仗要打输了,就会丢了咱“国”,还请等一等。)”。可弥庸不肯等,召集五千属下,王子地也出来帮他,就出动了。乙酉那天(杨注:乙酉,二十日。),双方开战,弥庸斩获畴无馀,“地”(王子地)斩获讴阳。随后越子赶到,王子地退守。丙戌那天(杨注:丙戌,二十一日。),再次开战,越军大败吴军,斩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那天(杨注:丁亥,二十二日。),越军打进“吴”。有吴人到“黄池”向他们“王”(吴王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那位“王”怕消息泄露,就在帐幕旁杀了自家七个人。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六月丙子,越子伐吴,为二隧”曰:
杜《注》:“隧,道也。”顾炎武《补正》云:“隧即古隊(队)字。”两说义异而实同,出兵异道,自各为一隊。
杨伯峻先生注“畴无馀、讴阳自南方”曰:
杜《注》:“二子,越大夫。”章炳麟《左传读》卷八云:“《汉?地理志》会稽郡-乌程有欧阳亭,盖即讴阳所封之地也。古字讴、欧通。”
杨伯峻先生注“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曰:
杜《注》:“观越师。泓,水名。”江永《考实》云:“吴地之水。”沈钦韩《地名补注》谓胥门西五里有越来溪,越兵自此溪入吴。泓上即今之横山。横、泓声近。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吴语》云:“越王-句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泝淮以绝吴路,败王子友于姑熊夷。越王-句践乃率中军泝江(即今松江)以袭吴。”与《传》所云稍有不同,自以《传》为可信。
杨伯峻先生注“弥庸见姑蔑之旗”曰:
惠栋《补注》引《墨子?旗帜篇》云:“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
杨伯峻先生注“吾父之旗也”曰:
杜《注》:“弥庸父为越所获,故姑蔑人得其旌旗。”旌旗为弥庸之父者,但已改署姑蔑。
杨伯峻先生注“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曰:
杜《注》:“地守,故不获。”《越世家》作“杀吴太子”,《伍子胥传》作“袭杀”,《吴越春秋》作“虏杀”,而《吴世家》作“虏”,足见司马迁见歧异而并存。
杨伯峻先生注“王恶其闻也”曰:
杜《注》:“恶诸侯闻之。”即不欲使败讯传于外。其指“越入吴”,非指“诸侯”。
杨伯峻先生注“自刭七人于幕下”曰:
灭知此事者之口。幕,会盟时于野,各国自立帐幕。
“泓”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20.6,北纬31.2(“吴”南)。
“姑蔑”(杨注:杜《注》:“姑蔑,越地今东阳-大末县。”据《清一统志》,姑蔑故城在今浙江-衢州市?龙游镇之北((龙游本县,今已废,地并入衢县及金华县))。),推测位置为:东经119.37,北纬29.07(汤溪镇-下伊村北青阳山遗址)。
《哀十三年传》:
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呼司马寅曰:“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对曰:“请姑视之。”反,曰:“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国胜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乃先晋人。((p 1677)(12130401))(132)
我的粗译:
到这年秋七月辛丑那天(杨注:辛丑,六日。),各家诸侯在“黄池”盟誓,吴人和晋人都想首先歃血,成为盟主,双方争执不下。吴人说:“于周室,我为长。(在周家,我们排行在前。)”,晋人说:“于姬姓,我为伯。(在各地姬姓诸侯里边,我们才是老大。)”。晋国方面主事的中军元帅赵鞅就吩咐手下司马“寅”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天这么晚了,大事还没搞完,是咱俩臣子的罪过。去架起鼓,召集队伍,咱俩臣子上去拼命,拼完谁大谁小就搞明白了。)”,那位“寅”回复:“请姑视之。(让我先去瞧瞧。)”,瞧回来,他说:“肉食者无墨。今吴王(夫差)有墨,国胜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能吃上肉的脸色都不会黑,可吴王今儿脸是黑的,也不知是他们“国”被攻破了?还是他大子死了?您知道这些夷人沉不住气的,挺不了多长时间,还请再等会儿。)”,最终,还是晋人当上了盟主。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曰:
杜《注》:“争歃血先后。”先歃血者为盟主也。
杨伯峻先生注“于周室,我为长”曰:
杜《注》:“吴为大伯后,故为长。”太伯为古公亶父之长子,季历之长兄,文王之大伯父,《论语?泰伯》所谓“三以天下让”者也。
杨伯峻先生注“于姬姓,我为伯”曰:
吴人、晋人,皆两方谈判之代表,非其君主,亦非卿,故称“人”。伯即霸,晋文公之后,历襄公以至悼公、平公皆称霸。
杨伯峻先生注“司马寅”曰:
杜《注》:“寅,晋大夫。”司马盖其官,《吴语》作“董褐”,韦《注》谓即司马寅。
杜预《注》“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云:“大事,盟也。二臣,鞅与寅。”
杨伯峻先生注“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曰:
长幼犹言先后,谓先歃后歃。赵鞅欲以将战之势逼吴,不得以而战,胜者自先歃。《吴世家》云“赵鞅怒,将伐吴”,即本此。《吴语》则叙夫差先为战势。
杨伯峻先生注“肉食者无墨”曰:
肉食者即庄十年《传》“肉食者谋之”之肉食者,大夫以上之人,详彼?注?。
杨伯峻先生注《庄十年传》“肉食者谋之”云:
肉食盖当时习语,大夫以上之人,每日必食肉也。《孟子?梁惠王》论庶人,云“七十者可以食肉”,是一般人民非至七十难食肉。襄二十八年《传》载子稚(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双鸡”;昭四年《传》载颁冰之法,云“食肉之禄,冰皆与焉。大夫命妇丧浴用冰”,则大夫例得食肉。哀十三年《传》亦云“肉食者无墨”。((p 0182)(03100101))(030)。
杨伯峻先生注“乃先晋人”曰:
《吴语》叙事与《传》异,云“吴公先歃”,《公羊传》谓“吴主会”,《史记》于《秦纪》、《晋》、《赵世家》均言“长吴”,《吴世家》则言“长晋定公”,司马迁存异说。
“周”——“宗周”——“镐”推测位置为:东经108.74,北纬34.24(沣河东岸斗门镇一带)。
“成周”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8,北纬34.69(瀍河两岸)。
“周”——“王城”——“周宗”——“郏”——“郏鄏”——“京师”——“京師”——“雒邑”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3,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左传》人物事略43附:夫差求大7/7 3 桥上 字17305 2018-10-26 06:14:39
🙂我倒是觉得夫差更多的是为了超越阖闾 4 青色水 字333 2018-10-26 19:07:25
🙂《左传》人物事略43附:夫差求大6/7 3 桥上 字10233 2018-10-25 05:19:33
🙂《左传》人物事略43附:夫差求大5/7
🙂用现代地图谈先秦地理,不太严谨。 3 283号出口 字126 2018-10-23 05:43:11
🙂花!谢谢 桥上 字286 2018-10-23 21:18:09
🙂《左传》人物事略43附:夫差求大4/7 9 桥上 字19201 2018-10-23 05:23:44
🙂效夷言,足见吴语有自己的特征 1 东学西读岛主 字72 2018-10-24 1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