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清顺主力会战看顺军战斗力真的“不堪一击“? -- flyingcatgm

共:💬16 🌺88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从清顺主力会战看顺军战斗力真的“不堪一击“?

经过二百余年满清文网后,过滤下来的资料主要显示清军入关赫赫武功,尤其是入关之初一两年给人灌输的印象简直是天兵天将。比如在之前我开的贴子里洒落网友评论“从清顺战争来看,顺军主力和清军战斗力差别不大“,别人就问“这个结论怎么看出来的,清顺战争里面闯王打赢了几仗?”,而有某些自称非军盲的家伙拿个“二万清军在潼关大败闯王主力十多万“当宝在炫耀。

那么,真的仔细看一看清军入关初期的战斗力全盛时与顺军主力的几次交战状况,某些细节,数据反映出的真实,是不是像某些人吹嘘的那样农民军“不堪一击“呢?

交战一,就是决定性的山海关之战,清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清军自身近十万,吴三桂军五万外加辽民可战者八万被大量编为乡勇,大顺军只有六至八万),体力(大顺军八日强行七百里,不逊于清军的一日夜二百里,又全力与吴军激战一天半),时机(大风突起,大顺逆风而战极为不利)全力突击,按理说在这种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清军理应让大顺军匹马不返才是,结果是大顺军以刘宗敏为代表“殊死斗“,清军虽然获胜,大顺军仍有数万人马返回永平,而清军也付出自大将萨苏喀(正二品)以下十二员将校阵亡的代价。

顺便说,按照清方官史的说法,就是仗一打,只是两白旗的骑兵一冲,一二顿饭的工夫大顺军几十万人就垮了,这战局就定了。要不是别的资料显示出大量其他各旗,甚至蒙古部落的参战记录,我还真就信了。

交战二,是李自成撤了北京后,清军尾追的庆都之战,这一仗记载很简单,殿后的大顺军看见多铎率领下的清军追过来就吓乱了,大将谷英想制止也制止不住,自己阵亡,另一名将左光先马死人伤,被背着逃跑。瞧,又是清军轻而易举的一场大胜。只是日后阿济格不太给多铎面子,直接指责多铎在庆都之战中“潜身僻地“,多铎王爷不是三岁小孩子,真是轻而易举的大胜,他潜身僻地是吃饱了撑的吗?

交战三,是清军追至真定后再次追上了大顺军主力,根据记载是李自成大怒,回师力战,战前还高呼“不要人助才是好汉子“,意思是激吴三桂别要清军帮忙。吴三桂当然没那么蠢,满汉交替上阵,和大顺军殊死搏杀,双方激战了大半日,李自成不慎中箭,天又起大风再次帮了清军的大忙,大顺军的旗帜多折。读至此处,任谁都会以为如此有利的情况下理应是清军再次摧枯拉朽地大胜,杀敌无数才是吧?啊不,史书至此,笔锋一转记载实际结果是双方打平各自回营,大顺军连夜撤走清军居然也没再追。。。。。。

交战四就是清顺两军的陕西决战。清军兵分两路合击陕西,北路阿济格八万大军绕路塞外进攻陕北,同时有山西清军在带路党唐通的指引下渡黄河配合阿济格作战。他们的对手是大顺的李过,高一功部约四万人马,可谓众寡悬殊,结果呢,各种史料记载“自成勒边兵与战,杀伤相当”“锦(李过)颇善战。。。。。互有胜负”,“惟此一队能相当”,榆林城难下,于是阿济格主力弃榆林而攻延安,二十余日也未攻下,其间二十日七战,可见大顺军战意旺盛。当然满清单方面战报宣称这七仗全是清军战胜,要不是满清的个人列传中记载某个侍卫打延安在“四牛录俱败”的情况下单身冲阵,然后如愿被宰的英勇事迹,我也真信了。 西路是多铎部。阿济格和多铎从北京分路出发时阿济格部是三万骑,绕路出塞到陕北前已经兵力扩充到八万,多铎部二万骑,要说到潼关时还是二万那是傻瓜才能信。潼关多铎和李自成大战十几天,多铎的单方面战报再怎么吹嘘,每战敌军出动兵力多少,杀敌多少,在多王爷的嘴里统统是个未知数,倒是马世耀诈降失败后“降兵七千人,马千匹”他这个数报的真真的。倒是其他史料记载一笔,潼关仅三日激战,双方就“互杀至十数万”,十数万这个词当是夸大,但是明显双方打得有来有往不是什么单方面屠杀。

而且上述内容还是满清二百年文网禁,削,改下漏过的东西,典型如《流寇志》中记载阿济格入陕北时“自成勒边兵与战,杀伤相当”的记录,多铎渡黄河时与大顺军守军激烈拉锯的记录,即使李自成放弃西安南下途中尚且击败清军于许州的记录,在满清史馆以《流寇志》为基础编写的《平寇志》中就统统删掉了。

最后以一个大顺军余部和清军作战的纪录当结尾吧。顺治六年,大顺军余部王永强在陕北响应姜瓖反清,力战前来镇压的清军精锐吴三桂部,王永强军“皆剧盗,屡经战斗,绫甲厚七八十层,刀箭不入”,这是典型的大顺军特征,王永强与吴三桂两次大战,均“相持不决”,“不分胜负”。最后是吴三桂示弱诈退,连夜偷袭,反清战士在“不及甲”的情况下才大败。但是这个战例已经显示出了大顺军的正面作战能力,真的是“不堪一击”?

通宝推:方恨少,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