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鱼丽鱼丽 -- 郭十一
《左传·桓公五年》有一段文字,大约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对阵形进行了描绘。
周公黑肩左军,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
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
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
曼伯为右拒,祭仲为左拒,原繁、高弥渠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
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
命二拒曰:‘方旝动而鼓。’
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
这就是著名的鱼丽阵的来源,可惜鱼丽是什么意思,诸家各有说法,难以分辨。
不过,有不少解说者,把鱼丽阵与诗经《小雅·鱼丽》联系起来为说,所以我们不妨先来
读一读这首诗。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多矣,维其偕矣。
物其多矣,维其时矣。
这里的鱼丽是什么意思,比较容易确定。
丽,一般解释为:同“罹”,遭遇,落入。
这个解释意思是对的,但略有些僵硬。
其实罹还不是本字,本字应该是“离”。
离的甲骨文字形是
,小鸟落网之形。罹是该字的后起分化字。
罹之所以作遭遇讲,是把人遭遇厄运比作鸟儿落网。
而丽,只是同音通假。
这三个字的通用有现成的例子——
《洪范》中有一句“不罹于咎”,
《史记》作“不离于咎”,
《尚书大传》作“不丽于咎”。
以上,就是鱼丽应为鱼离的可能性。
下面讲必要性。
诗经另有两处结构类似的诗句。
一处是
《国风·王风·兔爰》
雉離于羅
雉離于罦
雉離于罿
这不需要再解释了,野鸡落入了三种网具。
另一处是
《诗经·小雅·渐渐之石》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毕,田网也,繁体为畢,字形为
星图为
星图与字形对照,可见
那句诗的意思是,月亮落入网形的毕宿,将要下滂沱大雨。
将以上三例放在一起
雉離于羅
月离于毕
鱼丽于罶
遵循一个相同句法结构
物---落网---于---捕具。
鱼丽句中的捕具是罶,其使用绵延不绝,一直到今天都还可以见到。
确立了鱼丽一句的含义,又目睹了罶的实物照片,再回来理解鱼丽阵,就不至于那么迷惑了。
在列阵之前,郑方对周方的缺陷作了分析,认为其左军没有斗志,右军战斗力弱,应该先击败
其左军右军,再合三军之力对付中军。鱼丽阵就是为了实现这个作战意图而摆下的。
那么,交战之时肯定是己方的左右军先与敌方的左右军交锋,在击溃敌军之前,我方的中军应有意拖后,尽量延迟与对方的中军接战。
于是,可以想象周方的普通阵形是这样的
口 口 口
郑方的阵形是这样的
口 一 口
一 口 一
两军交战
口 口 口
口 一 口
一 口 一
周师的左右两军都已接敌,中军还没能杀到郑师中军跟前。
郑军的阵形,与罶相对照,简直如合符契。
这个鱼丽阵,就是一个捕捉周师中军的捕鱼阵。
前人异文纷呈,很多时候纠缠于先偏后伍,伍承弥缝与鱼丽的关系,实际上鱼丽是三军所呈阵形,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是每一军内部配置。
另外,鱼丽与鱼鳞相近,颇易诱人往密集阵形方面考虑,这又与伍承弥缝偶合,所以愈加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