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f直名人(一):陆龟蒙 -- 糖醋兔子

共:💬49 🌺3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f直名人(二):王韬

  第二号人物,姓王名韬。在纪念馆看其人生平介绍,先是巨汗,这么个牛人,俺咋就不知道呢?继尔越想越冒火:俺读的书是少了点,但是这么个大虾级人物,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维新第一人,被林语堂誉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咋说也有资格在启蒙教育时就被普及,写入小学、中学、大学历史课本吧?

  王韬筒子1828年生,原名叫王利宾。18岁考中秀才,就改成王瀚,字濑今,兰卿。呵呵,偶像都有换马甲瘾。陆龟蒙筒子对家乡子弟的影响太大啦,简直就是?f直的灵魂人物精神象征啊。所以,王韬筒子在某些方面很象陆筒子,比如说,在考中秀才以后,他也同样屡试不第:--)但是陆筒子家里还有四百亩地十头牛,可以搞搞绿色农业和畜牧养殖业,而同样清高孤傲无心仕途的王韬筒子家境就差了点。22岁那年,王筒子为谋生计,到大上海打工去啦。

  王筒子的Career Development证明,人的工作经历是相当重要的,一份有价值有教益的工作,相当于上了一所好大学。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墨海书馆,这是英国伦敦会在中国办的最早的编译、出版机构,呵呵,原来王筒子进了一家外资出版社。他的工作是协助传教士做翻译工作,如果你知道19世纪中期活跃在中国的传教士们,不仅仅是汉学家,而且很多都是拥有各方面专门知识的科学家时,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兔子对他找到的这份好工作眼红得滴出血来。用脚趾头想一想吧,一个只读过孔孟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值得钻研的文化,声光化电,各种动物、植物、矿物~~~~~~~我打5块钱的赌,如果那时候有BBS的话,王筒子的马甲一准叫我们爱科学:―)

  王筒子首先参与翻译了《圣经》,经他润色过的文字信达雅,完全达到了美文的标准,很快就在中国流行,不到十年再版了十一次,到了20世纪20年代还是最佳译本。然后他又主编了《六合丛书》,这本刊物宗教与西方科技并重,天文地理、历法商贸、格致西学无所不包。19世纪中叶啊,清朝咸丰年间,他的同胞们仍然扎在孔孟诗书八股文章里,而“我们爱科学”筒子已经孤独地走上了介绍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启蒙者的道路。

  1862年,出了件蹊跷的事。有个叫黄畹的人,给太平天国军队写了一封信,建议先别急着攻上海,应该先把长江中上游打下来,并阻断长江,以和清廷分庭抗礼。这封信给情报部门截获啦,经过研究,认定这个叫黄畹的人就是王筒子,同治皇帝下令以危害国家安全罪通缉,作为“圣朝之弃物,盛世之罪人”,他只好逃亡到英殖民地香港。

  这宗疑案至今悬而未决。纪念馆的官方正史史料也认定黄畹就是“我们爱科学”,呵呵,农民起义总是革命地、进步地。但也有不少资料闪烁其词,字里行间认为这是宗冤案。到了香港,王筒子正式把马甲换成王韬。而被迫逃亡香港的生涯,使他的眼界、思想和成就都到达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王韬先是协助汉学家李雅各将中国的“五经”翻译成英文。1867年,李雅各回英国度假,也把他给捎上了,在英国,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一呆就是两年。旅英期间,“我们爱科学”筒子展现了旺盛的求知欲和精力,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军械馆、蜡像馆、现代印刷工厂和监狱,考察了电报、火车、铁路、轮船、城市交通、公用事业,还跑去英国国会旁听,以了解议会和君主立宪制。 当然,王筒子深知潜水是可耻的,他跑到牛津大学演讲,比较中西之道的异同;去苏格兰亨达利教堂讲学,朗诵白居易《琵琶行》。“我们爱科学”筒子出尽了风头,他的照片作为世界名人像,被伦敦照相馆挂出。

  1869年,“我们爱科学”海龟啦。他第一个向中国人介绍了哲学家培根、天文学家赫瑟尔,哈维的人体血液循环理论,亚立对太阳表面黑子的观察,牛顿的光学,哈雷慧星;他第一个将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介绍到中国,介绍了归纳、分析、比较、观察等科学方法; 他撰写了《法国志略》、《普法战记》、世界史地专著《四漠补乘》,叙述犹太国五千年兴衰史的《西古史》。对于还处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著作振聋发聩,煽情一点说,王筒子简直就是盗火地普罗米修斯啊。

  1873年,王韬创办了《循环日报》,十年间坚持宣传变法改良,“我们爱科学”又多了一个马甲:“我们爱维新”。而此时,距离中国在甲午海战中失利,举国掀起维新热尚有二十年。听听他的观点吧:他认为向西方学习,不能仅学其船坚炮利,“徒袭其皮毛”,而“我中国之政治,所谓本也”。他主张设立议院,“国家有事,下之议院,众以为可以则行,不可则止”。 想到这是130年前提出的主张,俺无语中。

  1884年,李鸿章默许,王韬终于结束了逃亡生涯,回到上海出任格致书院院长。他以现代教育的形式,传播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变法维新的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通晓西学、主张变革维新的知识人士。这批人士,日后参加了兴起的变法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894和1895年,就在他去世前两年,孙中山、康有为还相继到上海拜访他,畅谈中国变法图强的大业。

  在王韬纪念馆屏风的背面,镌着“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维新”筒子一句豪情万丈的预言:百年之内,中国必将变法图强,走上西方富国强民之路,并超越其上(未作笔记,原文记不清了,遍搜不着,汗),想想这句预言,再次无语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