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正说唐之梦 -- 给我打钱87405
我以为,作为一名老师,最为重要的感受是:当你想讲授的时候,你能不能组织出多条红线。并且你的这种组织比较“自然”,人工的痕迹比较轻。也就是说,它不是规划、设计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有的老师认为,这需要非常熟才行——恰好相反,它靠的不是熟。并且,它恰好是不断的进行不同的组织,才熟起来,好比张三在不同的活动中与李四相遇:“哈,我们又相见了。”
所以,(综合)练习,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初学者,并不是用习题来练习,而是由老师来讲授。
还是以“温度”为例。
纬度对温度的影响很大——这是一种打包的知识,公式化的知识。其实“头”并不在这里,需要去看真正的“头”。
我们怎么就觉得热了呢?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
太阳照到我们身上,并且太阳比较大。靠近火源也会觉得热。运动之后也会觉得热。衣服穿得多也会觉得热。还有什么情形吗?
这回答,完全是生活经验。
还有一种情形,不容易回想起来:吃了东西。某类比较特殊的食物让人更热。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几种情况做一个比较简单的分类:内、外。
太阳、火源、衣服多,算是外。这里面太阳、火源算是一小类,衣服算是捂,是另一类,跟前面不一样。
运动、进食,算是内。运动跟进食的机理并不一样,前者是消耗,后者是补充(是不是突然在这里发现很像化学?)
大概就可以说,外——物理,内——化学。
这是一个简单的梳理。还有一个,是不容易想到的,就是相对热。在有太阳的情况下,夏天比冬天热——季节的影响;无遮挡比有遮挡热——“直”射的影响;靠近水边,会觉得冷或凉爽;有风吹,热风热,冷风冷。
现在是不是发现,我刚刚提到的,其实全部都在地理知识里?
比如最后一条,热风就是夏季风,冷风就是冬季风。比如倒数第二条,就是陆洋的影响?
我们只要大脑里稍加比较,就会明白,太阳的影响是最大的。但这不代表,譬如火源在某个局部不能比太阳更强大——其实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气候是讨论的宏观态。
这也暗示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反自然”的情况出现——夏天在某个环境 中可以让人冻得发抖,冬天可以让人流汗。
因此,严谨的说,气候,讨论的是“纯”天然(主要关心天与地,而不太关注万物)、大范围。所以,西方人建立的这个气候概念,并不是很好用的,当然更谈不上万能。对于地球跟人的这种尺度比例来看,人的生产生活,有相当一部分,跟地理学里所描述的某地某特征是不符的。
这样我们就要问:花这么多时间去学,它的意义有多大?所以我说:知识本身,其实价值有限。特别是某种所谓专业的知识,价值非常低。【只有在某种需要之下】,将若干种知识融合起来,才能创造价值。
在这里,就要注意到,自大心理的出现有多么 的容易了。不需要人反复教导,学着学着,就很容易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我的这个“头”,是中式的“头”。有太极,有阴有阳,是自然的。
用纬度来判断温度,这是西式的“头”,公式感、机械感十足。纬度本来就是人画出来的,是人为了某种需要制订出来的一种表达,用来描述位置。
我如今再说,其实教学,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现在能接受吗?
这并不是对哪门学科熟悉不熟悉的问题,这涉及到对东西文化的理解深度。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这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后,他才会花功夫去探索(相当于探索历史、了解人性)。当他花了功夫之后,他才能理解到,单个知识的价值非常低。进一步,他才会去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学习,才算是高效。自然的,他就会谋求,首先要【会学】,然后是【随用随学】。而要达到【会学】的程度,前面的投入非常高,并且根本不能像如今教学这样来安排。有一些科目,要进行一些缩减,比如语文和数学不宜单开课。即,语文不能就语文来学,非要在另一科里才能学好语文。数学也是一样,一般来说,在物理里容易更好的学数学。为什么会这 么讲?我就从数学来说。我们在面对物理问题时,就一定会遇到测量问题、数值化问题、表达问题。这不恰好就是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吗?
另一方面,还要多考虑实用性。这里的实用性,在初期,主要考量的是某学科,第一,学生学习的时候,有没有足够充分的生活经验,第二,它是不是能够比较好的促进学生【会学】。因为像我这样的学法,完全是从生活经验迁移过来的,它不是背书,它的开始是默想,回忆生活的片段。这是典型的从实践到理论。反观我们如今的安排,理论是【横空出世】,从无开始——学生当然只能死背,连【头】都只能死背。万事开头难。学生往往是开不了头,自己开不了。这样学出来的人,长大了也开不了头,总得靠别人来引导——为什么那么盼望导师?有各种所谓的伟大导师?人生导师?上帝当然就成了一种需要。
非一般的人,当不了老师。如今的老师,只是程序员,把代码编写进学生的大脑。
为什么会那么强调背诵?这是因为一般的老师发现,背,多少能管点用,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整个学习方式造成的——本末倒置了。这就类似于各学科所谓的难点、重点那样——学习方式造成了某些地方让人觉得难,觉得重要,这样就进入 了“逻辑自循环”——自己证明这个是难点那个是重点。是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此,不妨简单的说,在西方文化的框架下,西式教学是授鱼,学生永远摆脱不了老师的“控制”,离不开上帝;而在中国文化的框架内,中式教学是授渔,但教会了徒弟就饿死了师傅,于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们的道德训诫并非是无中生有,无根无源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我记得自控这门课班上只有三个人及格 1 删ID走人 字280 2019-12-09 09:53:08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我好像有点理解你不断在河里谈教育的目的了 4 删ID走人 字1322 2019-12-09 09:04:14
🙂对老师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然而现实中……
🙂哈哈,看来我可以自吹一句“功夫不负有心人” 2 给我打钱87405 字1151 2019-12-09 18:21:10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这些东西是天然形成的吗? 删ID走人 字0 2019-12-09 08:39:15
🙂在学习西式知识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2 给我打钱87405 字3206 2019-12-09 08: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