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转帖]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简评 -- 机会主义者

共:💬7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转帖]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简评

一般来说,西方人所说的四大军事伟人是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和拿破仑。亚历山大是最早的一个,他20岁即位,一年以后出发远征波斯帝国,33岁在征服了波斯,埃及,和印度北部以后在回军途中病逝。这个人在西方历史上有多伟大,可以由一则逸事看出来:凯撒年轻时碌碌无为,直到34岁在西班牙当财政官时,有一次在神庙里看到亚历山大的塑像,突然想起亚历山大在他这个年纪,早已征服了当时希腊人已知的整个世界,对比自己,不禁悲从中来,仰天长叹。由此亚历山大的事迹激发了凯撒的雄心,此后发奋图强,终成一代伟人。

亚历山大时代的背景是这样的: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公元前5、6世纪时试图征服希腊半岛,希腊城邦国家联合击退了波斯侵略(象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斯湾海战等著名战役),而后希腊内部雅典和斯巴达为争夺希腊世界的领导权,打了3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雅典,斯巴达,和底比斯先后称霸,但是都两败俱伤。

希腊北部的小国马其顿乘机崛起。亚历山大的父亲是马其顿王菲利普。菲利普创建了一支精锐的职业部队,完善了步兵方阵的组织,使马其顿成为希腊世界的一个强国。亚历山大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的宫廷氛围里,不仅习武,而且受到极好的教育。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3岁起,跟随亚里士多德在一个小山村里住了3年之久。根据英国军事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富勒的评价,亚历山大是希腊这个小国寡民传统的城邦世界中,第一个具有"四海一家"的帝国思想的君主,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罗马帝国,现代西方的文化则是源于古希腊罗马。"他不仅是一个世界征服者,而且他还创立了一个世界观念,自此以后在(西方的)每个时代中,这种观念都曾经一再地复活,因为这一点,所以在(西方)历史上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够赶得上他这种光荣的地位"(引自富勒"亚历山大的军事艺术"(Generalship of Alexander the Great)1960年英文版)。这里面肯定有他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亚历山大20岁时(公元前336年),菲利普被刺杀,亚历山大继位以后,利用他父亲打下的坚实政治军事基础,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以前几百年雅典、斯巴达、底比斯都没有作到的事情,成为整个希腊世界的共主,并征集了一支希腊联军开始远征庞大的波斯帝国。

公元前335年底或334年初,21岁的亚历山大率3万步兵和5千骑兵,横渡赫勒斯庞海峡(今天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踏上亚洲的土地,开始远征。自此,直至病逝,亚历山大一直是在远征中渡过的,再也没有回到希腊。他的希腊联军,步兵以马其顿方阵兵为主,骑兵以希腊帖撒里亚骑兵为主,还有他最精锐的马其顿近卫骑兵(是后世西欧重装骑士团的雏形)。美国军事理论家杜普伊认为,马其顿方阵是当时世界一项真正的军事组织和战术革命("武器和战争的演变"85年中文版)。

亚历山大一生在征战中渡过,打过大小战役无数,最重要的是四大会战。第一战是横渡赫勒斯庞以后不久的格拉尼卡斯(Granicus) 战役,波斯边疆省份的3位总督,包括波斯皇帝大流士的附马,联兵4万人(2万波斯骑兵,2万希腊雇佣兵),被亚历山大一战击败。此战中亚历山大亲率近卫骑兵冲锋,手刃2位波斯总督,自己的头盔和帽缨也被其中一位波斯总督的战斧劈掉。另外一位波斯总督在亚历山大身后偷袭时被亚历山大的部将杀死。

此战之后,他发现波斯的海军优势对他的后勤补给产生严重困扰,但是当时希腊又没有足够强大的舰队来挑战波斯的制海权。因此他决定采取一个笨办法--从陆地上攻占所有的东地中海港口和基地。亚历山大从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出发,一路征战南下叙利亚,巴勒斯坦,直到埃及。途中,波斯皇帝大流士御驾亲征,从亚洲腹地征调几十万大军出现在亚历山大的背后,切断马其顿军的供应线。亚历山大回身面对大流士的优势兵力,进行了伊苏斯(Issus) 会战。对伊苏斯会战中波斯方的兵力,古典历史学家的说法不一,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中的60万肯定是大大夸张了。不过波斯兵力占很大优势是没有问题的。但波斯军的素质不如马其顿军。此战几乎全歼波斯军,大流士皇帝落荒而逃。为了巩固后方,亚历山大没有穷追,而是回身继续征服地中海沿岸港口,其间进行了著名的推罗城(Tyre)围攻战 ,历时7个月。

然后亚历山大南下征服埃及,建立今天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并宣称自己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此时,"他联想到Homonia这个观念,就是和谐团结,万众一心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告诉亚历山大说,对待希腊人应如朋友,对待野蛮人应如禽兽。但是亚历山大却要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又进一步,他宁愿把人类分为善恶两种,不考虑种族的区别,因为亚历山大相信他负有一个神授的使命,来调和全体的人类"。(源自英国历史学家塔尔恩Tarn的著作,转引自富勒"西方世界军事史"1980年中文版第一卷107页)。

征服埃及以后,亚历山大北上向波斯腹地进发,和大流士作总的清算。在阿贝拉(Arbela)会战,又称高加米拉(Gaugamela)会战中,亚历山大的4万步兵和7千骑兵,面对大流士御驾亲征召集的波斯帝国各部族倾国之兵。普鲁塔克的古典著作"十二帝王传"说波斯军100万(没错,壹佰万呀),阿里安说是4万骑兵,100万步兵,200辆大镰刀战车,15头战象(早于汉尼拔对罗马的战争,在印度以外使用战象这是历史记载的第一次)。这些数字当然是大大夸张了的。真正的波斯军数字已经不可考,最保守的估计是20万步兵和4万5千骑兵。阿贝拉会战的结果是古老而庞大的波斯帝国一战崩溃,大流士逃出战场,后来被反水的臣下所杀。

灭亡了波斯帝国以后,亚历山大继续向里海进发,经过一系列征战,灭国无数,一直向东进军,越过阿富汗,入侵印度,进军到印度何以东的海达佩斯(Hydaspes)河,和前来抗击的印度国王波拉斯(Porus) 夹河对峙,打了他4大会战的最后一次,海达佩斯会战,彻底击溃波拉斯的军队。因为钦佩波拉斯的勇敢,也为了赢得当地人的拥护,亚历山大战后义释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让他作印度国王。尽管波拉斯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战场上阵亡,波拉斯本人此后仍然对亚历山大死心塌地地效忠。

此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已经厌战,亚历山大不得不开始西归,途中他还派人进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寻找波斯湾,并绘制海岸地形图,还想查清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等等。公元前323年6月回到巴比伦城,在那里染上疟疾死去,终年33岁。

亚历山大死后,他以一人之力征服的庞大的马其顿帝国分裂成4个部份,除了马其顿本土和最远的印度以外,亚洲部份由部将叙拉古(Seleucids, 又译塞琉古)继承,这就是后世和罗马帝国庞培,克拉苏等人征战不休的叙拉古帝国。埃及由部将托勒密(Ptolemy)继承,这就是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直传到后世和凯撒结婚的埃及 艳后克莉奥佩特拉为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