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愚公移山,虽千万人吾往矣——纪欧美群媒抨击之时 -- mobilesaga
六十年代,中苏交恶,中国无限孤立,旋即利用第三世界的理论辗转腾挪:
**************************************************************
“第三世界”的说法最先由经济学家Alfred Sauvy于1952年8月14日的法国杂志《新观察家》中提出;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第三阶级”;后被引申来描述冷战时期,一些在国际政治上倾向中立,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这种说法,系从冷战背景下的意识型态区别着眼。“三个世界”的概念逐渐流行之后,一般即以“第一世界”指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包括英国、西德、加拿大、法国及日本、等;而以“第二世界”指称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集团国家(主要集中在东欧),如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此外,几乎所有的不结盟运动成员国都自认属于“第三世界”──即使这些国家多数带有社会主义倾向,或对源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怀有疑虑;相反的,一些不结盟的发达国家也属于“第三世界”,例如爱尔兰、中国。
此外,若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观点出发,因这类国家数量占世界多数,故有称其为“主体世界(The Majority World)”的说法。
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谈话中曾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此一定义,与最先流行的──着眼于冷战框架下意识型态区别的说法──采取完全不同的观点,而后稍微做了修正。
毛泽东着眼于当时国际战略局势下的权力分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工业化程度较低、相对弱势的大国──反对美苏“超级强权”的观点出发,对所谓的“前两个世界”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定义。在毛泽东的说法里,“第一世界”是美、苏这两个称霸世界的超级强权;“第二世界”则是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工业化国家。在1970年代初期的全球战略背景下,中国自居“第三世界”所传达出的政治讯息可以被解读为:“无论实行何种意识型态指导下的政经制度,中国不愿依附于任何超级强权之下”;这也成为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实行的国际战略路线。
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以及发端于19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集团意识成形的三大里程碑。亚非会议着重去殖民化,不结盟运动标榜政治中立,七十七国集团旨在促进“南方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大致勾勒出“第三世界”概念的几个主要面向。
**************************************************************
历史证明,和领先者一昧妥协没有意义,盲目硬拼也没有意义,走自己的路,日拱一卒,愚公移山,终得初心。
无论新冠如何终结,无论欧美如何指责,回首历史,我们的前辈曾经战胜过更大的困难,顶住过更大的压力,虽千万人吾往矣。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讨论】愚公移山,虽千万人吾往矣——纪欧美群媒抨击之时
🙂有时没有动力了就看这几句 12 mobilesaga 字1395 2020-04-26 00:45:40
🙂太祖曾有诗云: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 4 梓童 字941 2020-04-25 21:11:30
🙂太祖对三个世界的划分和定义,是有深刻含义的。 8 海无涯 字264 2020-04-24 23:53:40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今天中国要引领全球化 一着 字84 2020-04-24 08:39:39